农业 | 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
手工业 | 丝织业技术进步 |
青瓷烧制技术高超 | |
城市 | 建康城人口众多 |
材料一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元鼎六年(前111),又在河西走廊设张掖郡、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法。此外,政府还采取了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措施。这些政策既开发了边疆又保卫了边疆。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此后中原每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会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摘编自曹文柱《乾坤众生》
材料一 西汉中后期,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或者成为地主的佣工、奴仆等。那些掌握大量土地资源的大地主不仅恶意兼并土地,还躲避政府课税,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并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王莽通过“禅让”建立新朝后,公元9年,他颁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具体分配办法则是一夫一妇田有百亩。“王田制”运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均田制"的出现是北魏政府对封建土地生产模式的重构,其制度内容的设计既有对“王田制”和“屯田制”的继承,也有依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北魏政府将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田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和宅田四种,其中露田、麻田为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允许私人买卖。耕种户死亡或年满 70岁免除赋役义务,需将露田交还给国家,桑田和宅田不在还授之限,允许私人自由买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武祥、范家琛《古代土地财政增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