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第3课 秦...

更新时间:2023-07-05 浏览次数: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
    A . 三公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 秦始皇首创的制度是(   )
    A . 宗法制 B . 宰相制度 C . 郡县官僚制 D . 皇帝制度
  • 3. 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B . 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 C .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 . 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4.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 . 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B . 加强北疆与内地的联系 C .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 导致了北方匈奴的灭亡
  • 5. 秦统一后,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如何产生?(  )
    A . 世袭 B . 地方推举 C . 考试 D . 中央任免
  • 6.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今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一举措(   )
    A . 加强北部边防 B . 使“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C . 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D . 突出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地位
  • 7. 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 .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B . 都没有突出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弱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 .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 .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8.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C . 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D . 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 9. 王莽认为,"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而秦"坏圣制,废井田……强者规田以千数"。在王莽看来(  )
    A . 实行土地私有促进国给民富 B . 秦朝灭亡缘于土地兼并加剧 C . 秦废井田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D . 分户经营能激发生产积极性
  • 10. 中国历史由封建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东至大海,西至青藏高原边缘,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的辽阔国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
    A . 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B . 秦始皇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封建社会走向了衰落 D . 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 11. 根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评价

    出处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书》

    A . 秦始皇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B . 秦始皇进行法律和制度变革 C . 秦建立起皇权至上的皇帝制 D . 秦建立的功业得到高度评价
  • 12. (2024高一下·襄汾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制度,成为“大一统”所需的一种能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
    A . 等级森严 B . 皇权至上 C . 垂直管理 D . 分工明显
  • 13. 秦灭六国后,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城郭,决通雍阻河川的堤防,消除六国地区的关隘险阻等。这些措施旨在(  )
    A . 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 消除民族差异 C . 防止六国旧贵族的复辟 D . 弱化君主专制权力
  • 14. 下列官员中,最有可能被秦始皇当作心腹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卫尉
  • 15. (2023高三下·天津市月考) 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以下为某朝代交通状况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驰道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五尺道便于中原与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③直道直接沟通了该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        ④构成以洛阳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驿路交通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读下列两幅秦统一前后时期的形势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依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的条件。
    2. (2) 秦统一后如此广阔的疆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呢?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利)(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律》中这样的内容:"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即使在官营手工业系统,这样讲究标准化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工律》还规定,县和工室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当校正1次。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o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3. (3) 综上,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