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瓯水,温暖之州。
十二月令
正月灯。二月鹞。
三月麦杆作吹箫。
四月四,做做戏。
五月五,过重午。①
六月六,晒霉毒。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②
八月八,月饼馅芝麻。③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④
十月末,水冰骨。
十一月,吃汤園。
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注释1]晒霉毒:晾晒衣服、被褥、书籍等容易霉变的物品。
[注释2]水冰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注释2]水冰骨:
材料一:
温州是美食天堂。清展,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糯米饭、猪脏粉端上餐桌:中午,在老街里寻觅鸭舌、灯盏糕、猪油渣;傍晚,清蒸的黄鱼,腌制的“江蟹生”出现在大排档。
温州菜也叫“瓯菜”,被列入《中国莱谱》的瓯菜菜式就有46道。瓯菜选用的食材多样,烹调方法多达30余种。瓯菜烹饪技术还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在欧美,瓯菜馆占了中国餐馆的较大比例。“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 ”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温州人来到餐馆,只为吃上一碗地道的温州糯米饭。
材料二
道是无鱼却有鱼
说起鱼类菜,人们往往联想到鱼头、鱼尾、鱼身。温州名菜三丝敲鱼,让人看不出鱼的痕迹,但尝上一口鲜嫩滑爽,味道醇美。不见鱼却尝到了鱼鲜味,真是“鱼”味无穷。
传说道光年间,温州府来了一位府台,随身带来一名福建厨师。这位厨师模仿福建敲肉做了敲鱼。
敲鱼的关键在于“敲”,给鱼块拍上适量的淀粉,随后就是不断地拍粉、敲打,直至成为薄如蝉翼的鱼片。这期间,淀粉扑太多,鱼肉就失了韧度;敲太重鱼内不成形,敲太轻鱼肉敲不薄。敲好后,将鱼片切条烧熟,最后配以香菇、火腿、鸡脯肉、青菜等辅料。
①因为瓯菜入选省“非遗”名录,所以瓯菜走向了世界。
②三丝敲鱼的故事,说明瓯菜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博采众长。
③材料二详写敲鱼片的制作,略写入锅做汤,这样详略得当,突出瓯菜做法巧妙。
鱼块拍粉→→→配以辅料
温州美食,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更是的味道、的味道。
水墨仙境楠溪江(节选) 肖复兴 ①我想清澈这个词应该是专为楠溪江而设置的,因为水透明得已经没有了深度,水底的鹅卵石、水草和小鱼,仿佛山力眼前,伸手摸它们,其实还在很深的地方。 ②最好是乘坐竹排顺江而下,水在脚下,一路亲近着你,湿润而温馨。竹排和江水那样亲密无间,我们也才会体会到水如净土、鱼若行空的澄净透明。江上的舴艋舟和船头的鱼鹰,如国画中点染出的水渍墨晕,更显出江在平缓而幽美地流动。|两岸的滩林婆娑摇曳,杨树、枫树、松树、杨梅树,尽情地舒展腰身,像是一江平静的碧水长出了秀发,婀娜多姿,随风飘逸,显出楠溪江风情万种的一面。 ③都说女儿是水做的,那得是好水,就像楠溪江的水一样。其实,反过来可以说好水也是女儿做的,楠溪江就是好女儿做成的,是那种藏在深闺的漂亮女儿做的。藏在深闺的漂亮,是没有污染的漂亮,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漂亮,清新纯真。 ④楠溪江上那些碇(dìng)步,实在是太漂亮了。那是楠溪江独特的风景,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垒在江中刚刚高过水面,每块石碇间有一段小小的间隔,横躺在水中,像一个美丽的口琴,江水从中潺潺流过,吹响清亮的乐章,那是只属子楠溪江自己的旋律。 ⑤如果说楠溪江是小姑娘明亮的眼睛,碇步就是自然而恰到好处的眉毛。 (选文有删改) |
镜头捕捉笔记 (1)拍摄第一自然段适合用近景镜头,这样能表现楠溪江 水 。 (2)最后一段作者用精妙的比喻,突出 了楠溪江的美,表达 了 可以采用全最镜头 拍摄。 |
拍摄计划单
拍摄意图:展示楠溪江处处风光如画
拍摄顺序:脚下————
制作建议:配上(舒缓优美 激昂热烈)的音乐,并以(气缓声沉 气平声柔)的语气来录制解说词。
我选图。理由是:。
材料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 ,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材料二:
自2019年温州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来,“青科会”累计邀请了2600余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参会。2022年“青科会”,温州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16个,引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和技术合作项目232个。
在青科会的大健康论坛上,温州医科大学的李院士介绍了他和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一全球第一个获批的“生长因子”药物。李院士说:“研究‘生长因子’最难的不是发现,而是提炼。"李院士从事“生长因子”研究30多年,前15年只专注做一件事一提炼出可批量生产的 “生长因子”。李院士和他的团队试过无数种方法,后来把基因技术用到提炼上来,才解决了难题,有了全世界第一个“生长因子”药物。
事例 |
相同点 |
1.都是关于科学探究的故事。 2.研究成果都是才获得的。 |
|
李院士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长因子”药物。 |
小鹿:材料一选自温籍作家叶永烈的文章。近来我看到他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书的梗概。看了梗概,我猜测小灵通在“未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事是。
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在未来市,小灵通看到了耳朵里的小小扩音器、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等数不清的高科技新事物。 |
通过“制作城市宣传手册”这一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对“温州人”钦佩不已。大家决定发起“身边的温州人”征稿活动,并在“出彩温州”版块进行展示。
征稿海报
征稿主题:身边的温州人
征稿要求:①介绍身边令人佩服的温州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②突出他(们)的特点,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表达出来。③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