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

更新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3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湖南模拟) 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了当时(    )
    A . 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 B .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 .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D . 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 2. 在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
    A . 蕴含“怀柔远夷”思想 B . 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C . 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D . 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 3.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修筑的(    )
    A . 灵渠 B . 阿房宫 C . 骊山陵墓 D . 万里长城
  • 4. (2019高三上·扶沟模拟) 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    )
    A . 冲击了传统政治秩序 B . 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 C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D .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 5. (2022高二上·鞍山月考) 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中国郡县制的史书中,找到了“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赢)政代立为秦王……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邹,置南郡矣”等资料。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郡县制在秦国已占主导地位 B . 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 C . 秦始皇统一后采用郡县制度 D . 商鞅变法普遍推行郡县制
  • 6.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下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据图可知,秦汉时期(   )

    A . 官僚政治制度已经成熟 B . 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 . 地方机构建设分权明显 D . 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 7. (2022高一下·太湖开学考) 公元前221年,在议定嬴政“皇帝”称号的时候,廷尉李斯奏曰:“陛下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嬴政对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是为了( )
    A . 显示谦虚品德 B . 回归上古制度 C . 期盼皇位永固 D . 突出个人功业
  • 8. 下图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 内外服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宗法制
  • 9. 公元前220年起,秦朝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驰道宽50步,车轨宽6尺。道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驰道的修建( )
    A . 促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 . 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导致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
  • 10.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所以汉高祖灭楚,以实在情形论,与其说是汉灭楚,无宁说是许多诸侯,亦即许多支新崛起的军队联台以灭楚,汉高祖不过是联军的首领罢了。由此可见,项羽之败的主要因素是( )
    A . 刘邦“约法三章“,指挥得当 B . 缺乏稳固根据地 C .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D . 恢复分封政策失当
  • 11. (2023高一下·乌鲁木齐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才使“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据此可知(   )
    A . 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B .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C . 分封制下难以形成家国一体 D . 秦始皇是设置郡县制的首倡者
  • 12. 一位当代学者说:“中国两千多年来非封建制的实践带来了近乎无地方政府的传统,用严复的话说是“尺柄寸权,悉归国家”的传统。”这一“传统”实际指(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3. 大逆罪是源于秦朝的一种罪行,主要指毁坏皇家宗庙、山陵及宫阙等礼制性的建筑物的犯法行为,是古代刑律处罚最重的一类犯罪秦律规定此类平罪事实—旦确认,则不分首从一律处死,而亲属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大逆罪的这一立法精神( )
    A . 体现了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 . 突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 . 诠释了轻罪重罚的法家思想 D . 强化了君权神授权力观
  • 14. (2021高一下·淮北开学考)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 职能细化,各负其责
  • 15.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秦朝设有监御史,其地位不高,排在郡守、郡尉之后,但因其隶属御史大夫,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员,限制地方官员的活动,具有相当大的权力。秦朝监御史的设置是(   )
    A . 维护地方统治权的需要 B . 树立监察体系独立性的要求 C . 实行郡县制的重要措施 D . 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的手段
  • 16. “帝国没有在和平到来时,改革其战争时期的政治体制,予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扩大言路,反而变本加厉……自毁长城的做法削弱了统治的基础。”这旨在说明( )
    A . 因时调整政策的必要性 B . 采用儒学治国势在必行 C . 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理由 D . 法家思想违背历史潮流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战国形势图 图2 秦朝形势图

    指出图1、图2长城空间分布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玺皆玉,螭虎钮,凡六,其文亦殊,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外有大蓝田玉玺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二 国玺者,本卞和所献之璞,琢而成璧。……而秦昭王请以十五城易之,赵使蔺相如送壁于秦,秦纳璧而吝城,相如乃诡而夺,致秦始皇并六国时,独有天下,乃命李斯篆书,诏工人孙寿,用是璧为之。一云用蓝田玉作之。其篆文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宋代郑文宝《传国玺谱》

    材料三 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秦二十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此玺复归于秦。……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

    1. (1) 材料二所述的事实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2. (2) 指出材料三对研究传国玉玺之谜的价值。
    3. (3) 关于传国玉玺的上述材料中,哪一则材料的记载更为可信?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