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银川市第十中学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5 浏览次数: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 1. (2024九下·浦口模拟) 商周之际产生的“敬天保民”思想,体现了统治者高度重视民众的力量以及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下列主张体现重民思想的是(   )
    A .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 . 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 2. (2023·银川二模) 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通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

    A . 无需依据文献记载 B . 必须摒弃文学作品 C . 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 . 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 3. (2024七上·衡阳期末) 文化地标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唤醒着城市的记忆,如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那么唤醒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 .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 .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 .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 .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4. (2023九下·景德镇期中)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指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号召人们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由此可见,他们旨在( )
    A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 . 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的束缚 D .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 5. (2024八上·栾城期末)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
    A . 当时外交时局变化发展 B .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 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 .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6. (2023·银川二模) 下面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B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 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7. (2024九下·邗江模拟) 1955年,《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全部吸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今《联合国宪章》序言和第2条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也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化、浓缩与提升。由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 只适用于亚非拉国家 B . 成为世界各国的外交原则 C . 阻止了霸权主义行径 D .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 8. (2024八下·连云港期末) 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 .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 9. (2023·银川二模) 拜占庭帝国矗立在欧、亚、非三洲交叉路口,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多年。他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材料强调拜占庭帝国(    )
    A . 属于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 B . 开启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大门 C . 突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 . 启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 10. (2023·银川二模) 1934年,洛雷纳·希科克在美国访问数月后感慨道:我原以为至少在大工业中法规会起作用,但我现在敢断言,99%的美国大企业正试图撕毁法规,而小企业则连假装遵守都不干。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 克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B . 遭到大部分资本家抵制 C . 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D . 实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
  • 11. (2024九下·兴宁开学考) 《人权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历史进步性在于(    )
    A . 揭露了剥削的残酷性 B . 宣告了民族国家独立 C . 保证了英国政局稳定 D .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 12. (2023·银川二模) 下图为某篇历史论文的写作主线,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 C .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 .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材料分析题(第13题10分,第14题8分,共18分)
  • 13. (2023·银川二模) 近代化探索历程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
    2. (2)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项内容?
    3. (3) 根据材料三,陈独秀认定的“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4. (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总结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
  • 14. (2023·银川二模)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材料三:元朝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明白如话”,说明其艺术风格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也是元曲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诗之盛者莫过于唐”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改变世界的三项科技发明。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曲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说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