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在新石器时代的安徽含凌家滩遗址和辽宁西部的牛河梁遗址中都出土了随葬玉器,且玉器的种类非常相似,甚至玉人手臂并拢举于胸前的姿势也完全相同。这可用于说明(    )
    A . 生产工具的重大突破 B . 中原文化的向外辐射 C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D . 南北文化的跨区交流
  • 2.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周朝《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此规定旨在 (    )
    A . 构建礼乐文化实现利益调和 B . 利用分封制度影响权力分配 C . 强化等级观念维护统治秩序 D . 缓和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
  • 3.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西汉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征兵制度,到东汉时征兵兵源严重缺乏,募兵在军事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募兵成为东汉政府重要的作战力量。这一现象可用以佐证东汉 (    )
    A . 庄园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 . 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 朝廷失去对小农的控制力 D . 宦官外戚的交替专权
  • 4. 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中央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品评制度 (    )
    A . 确保选官用人的公平性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提升乡议品评的话语权 D . 打击了门阀政治
  • 5.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唐律疏议·名律例》中对于涉外的法律有如下规定:“诸化外人(外国侨民),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本国)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唐朝 (    )
    A . 司法管理制度混乱 B . 法律礼法色彩浓厚 C . 治权和外俗的兼顾 D .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 6.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唐代制度规定“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而宋代形成了从草市、镇市,到州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的市场网络。这一材料可用于探究宋代(    )
    A . 商业空间的变化 B . 江南经济的开发 C . 阶层流动的方式 D . 海外贸易的发展
  • 7.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西夏建立,大量用西夏文翻译《孟子》《孝经》等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并选择党项官僚子弟入学,待其学业完成后出题测试,根据成绩,量才而用,授以官职。元昊此举(    )
    A . 实现了党项文化的转型 B . 维持了宋夏的长久和平 C . 推动了民族政权封建化 D . 取代了原有的官僚体制
  • 8.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清朝在地缘上的“内”“外”概念与明朝不同,所谓“内”从明代两京十三省扩及内地十八省和所有边疆的整个中国,而“外”则由原长城以外的所有游牧部落,转变为边疆以外的周边邻国。这反映了清朝
    A .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 解决了人地矛盾的问题 C . 达到了中国古代疆域的最高点 D . 消除了华夷之辨的观念
  • 9.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下图是1910年的讽刺漫画《辫子之新作用》。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 . 新政效果的显现 B . 革命形势的酝酿 C . 社会风俗的变迁 D . 中体西用的影响
  • 10.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左图是《新青年》的创刊号,使用“青年”的法语“LA JEUNESSE”作为封面设计的一部分,右图是《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封面设计是两只劳工的手跨越地球紧握着。《新青年》的封面设计反映出(    )
    杂志创刊号(1915年)  杂志第九卷第一号(1921年) 
    A . 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已建立 B . 战后国际秩序正趋向公平 C . 国际工人组织指导中国革命 D . 思想解放运动的方向转变
  • 11.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1941年,蒋介在日记中两次提到一场战役。8月29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截断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一打击。”8月31日又在日记里称:“第八路军袭击正太与司蒲各路,予敌以相当之威胁。”由此可知 (    )
    A . 国民党反共意识已消除 B . 国共力量对比发生转变 C . 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D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壮大
  • 12.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下表为1952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指数的统计:                                                                                                                                                                                                    

    产品名称

    产量指数(以解放前最高产量为100)

    钢锭

    170

    电力

    114

    水泥

    153

    棉纱

    150

    造纸

    212

    粮食

    109

    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

    A . 具备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 B . 农轻重的比例趋于平衡 C . 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D .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 13.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13世纪西欧很多市镇的批发商或零售商结成了形式多样的同业公会,同业公会开始控制城镇或城市的管理与经营,一方面规范从业者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则“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里进行贸易”。同业公会的出现 (    )
    A . 反映出市镇自主权扩大 B . 推动世俗王权的加强 C . 促进了自由竞争的实现 D . 瓦解了封建庄园经济
  • 14.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不得进行政治性捐款和参与任何政党活动,也不得因拒绝从事这类活动而遭免职。这一规定有利于 (    )
    A . 扩大政党政治的影响力 B . 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C . 推进行政运作的中立化 D . 贯彻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 15.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印尼、老挝等国家纷纷独立;非洲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拉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这一形势 (    )
    A . 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B . 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出现 C . 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D .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 16.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1953年,尽管美国新闻署一开始很排斥爵士乐这种音乐形式,但他们还是陆续派出爵士乐音乐家赴非洲和欧洲巡演,并吸引了大批歌迷,使宣传取得巨大成功。这说明了 (    )
    A . 美苏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 B .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C . 全球化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D . 文化输出战略服务政治需要
二、非选择题:有3道大题,共52分。
  • 17.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学在官府”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处于变动当中社会的需要。孔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从政人才,对以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据说孔子有门徒3000,其中优秀者72人。这些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变动,同时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及汉武帝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其后太学生徒,动至万数,郡国黉(学校)舍,悉皆充满。故自两汉登贤,咸资经术。

    ——摘编自《南史·儒林传》

    材料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在塑造传统中国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影响至深。甄士隐、贾雨村和贾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墨较多的士人(如下表),在他们身上程度不同地凝聚着儒家文化的理想,也暴露出儒家文化的弊端。

    人物

    形象

    甄士隐

    既仁义为怀,又懦弱无用。

    贾政

    既为人端正,又拘泥保守。

    贾雨村

    既自强不息,又贪酷无耻

    ——编自邱丽梅《从<红楼梦>中士人形象看曹雪芹对儒家的态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孔子讲学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时期儒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史实分析其成因
    3. (3) 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曹雪芹塑造士人形象的因素。
  • 18.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编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二

    图:南宋至明清时期状元籍贯分布

     

    ——摘自韩茂莉、胡光量《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

    材料三

    图: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

     

    ——摘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数据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出现的原因,分析材料二对研究这一经济现象的史料价值。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矛盾,并概述其解决措施。
  • 19. (2023高二下·江门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高二学生以“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以下的材料:

    作者及出处

    内容

    司马迁

    《史记·曹相国世家》

    “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颟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一。”

    欧阳修《明用》

    “凡物极而不变,则弊;变则通,故曰'吉’也。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顾炎武《军制论》

    “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

    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理解。请围绕“历史的传承与创新”,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论述要结合材料,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