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和稻茎叶 |
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格局形成 |
B |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和仿制贝 |
中国古代最初的货币可能是海贝 |
C |
河南辉县出土战国时期铁犁铧 |
战国时期已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
D |
中国北魏墓葬出土拜占庭帝国时期的金币 |
拜占庭帝国一直垄断欧洲市场 |
① |
制举、吏部、御史台 |
② |
“取士不问家世”、路、“台谏合一” |
③ |
征辟、“上计”、刺史 |
④ |
“进士”、“通考”、六科给事中 |
①中国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③69国签署《全球基础电信协定》,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④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为人类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①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②改进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
③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法律文件
④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①“奋斗者号”潜入水下10909米
②“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实验突破1000千克
③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④中国自行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
①英国实行文官制度,通过考试录用并有任期
②文官在政党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公开参加政治活动
③英国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保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④政务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材料一:唐太宗慎重地采取了众生一体、共治天下的原则。大唐帝国打败突厥之后,唐太宗并没有把突厥迁入华夏内地散居同化,也没有把他们赶回故地,而是就地安置,“因其习俗而抚驭之”,任用突厥首领治理,朝廷不派官员,基本是自治,相当于世袭封建。唐太宗执政时的唐朝廷是多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突厥、吐谷浑、吐、丹等)分享天下。唐太宗与异族分天下,还有更深一层考虑,“把敌国变成异族自治,留住外部监督,不留边祸,则外有制衡,内不失道”。
——摘编自邱成岭《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时期为例》
材料二:1879至1885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推出若干改革措施,让教会丧失大片教育阵地,培养了大批充满爱国热情的共和派教师。“加强民族共同体团结”,如选用共和主义史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选用民族主义作家戴鲁菜德的《士兵之歌》作为全国中小学传唱歌曲……“公共仪式的发明”,“公共纪念碑的大规模出现”,以象征手法渲染爱国情感的作用。如玛利亚娜、三色旗、《马赛曲》等等,并附之以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形态解释,强化公民们爱国意识。
——摘编自黎英亮《十九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裂变——以法国的共和爱国主义与反共和民族主义为典型》
材料三:今年我们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在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1年2月3日至5日)
材料一 战国时期以来,铁农具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的产生标志着石器时代的彻底终结。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之,铁农具伴随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
——摘编自徐旺生《中国饮食文化与晚近农业结构关系探析》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驱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弦易辙。机器的发明、动力资源的变更和新材料的供应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与人均收入、人口总量、知识、投资及技术创新形成了正反馈机制,从而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摘编自(英)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已经走过了70个年头,它植根于美国现代经济机制,已经成为影响美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它起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器作用、稳定美国社会需要的安全阀作用和美国各阶层及利益集团调整关系的调节器作用。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运行中积累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节选自《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材料一:宋朝对外贸易中……由于瓷器产品具有易碎性的特点,同时又考虑到海路运输方式兼具运量大、成本低且时效快等优势,宋朝统治者由此将海上丝绸之路视为对外贸易的首选通道。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称号——“海上瓷器之路”。“宋代最为著名的瓷窑分别为均窑、哥窑、定窑、汝窑与官窑”,这些名窑所烧制的瓷器产品类别丰富、数量众多且兼具极高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了满足庞大的外贸需求,宋代的瓷器产品主要经由扬州、杭州、泉州与广州等多个大型港口被销往全世界。
——摘编自张昳晗《唐宋文化对外传播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二:16-19世纪商业贸易一览表
时间 |
事件或现象 |
16世纪以后 |
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被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取代 |
1531年 |
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
1694年 |
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 |
17世纪前后 |
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
1852年 |
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整理
材料三:
二战后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表 |
|||
国家类型 |
国家 |
时期 |
平均经济增长率(%)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德国 |
1950—1970 |
10+ |
日本 |
1955—1972 |
8.8 |
|
韩国 |
1960-2000 |
10+ |
|
社会主义国家 |
东欧各国 |
1960-1980 |
5-6 |
中国 |
1978—2018 |
9.5 |
|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
印度 |
1991-2018 |
7.3 |
巴西 |
1968—1973 |
11.2 |
——根据(奥地利)鲁道夫·希法亭《人类经济万年史》等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