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 | 制度建设 | 出处 |
辽 |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 《辽史》卷45志第15《百官》 |
金 | 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 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 《金史》卷55志第36《百官》 |
西夏 |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日御史台,日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日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 | 《宋史》卷485列传第244《外国一·夏》 |
材料一: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宋太宗即位诏曰:“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奉,不敢逾越。”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据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材料一:“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于资本主义各国工人阶级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经常趋向是要极力把工作日延长到体力可能达到的极限,因为随着工作日长度的增加,剩余劳动,从而这劳动所创造的利润也同样增长起来。”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约40万工人参加,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严酷镇压。1889年7月,第二国际第一次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通过了以下决议:“在一个作为永久规定的日子里,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游行示威,以便在一切国家和一切城市,劳动者都在同一天里要求执政当局从法律上把工作日限制在八小时之内,并实现巴黎国际代表大会的其他一切决议。”这一决议标志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正式形成。
——摘编自金愈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形成及恩格斯与五一国际劳动节》
材料二:国民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五一”节的纪念活动,“在工界作简易之宣传,俾彼等了解个人之利害与夫世界之趋势”,以“唤起工人自身之觉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商人、农民、学生、妇女等群体也参与了“五一”节的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五一”节活动中号召:团结一切“劳动阶级与被压迫民族”“加入世界无产阶级的队伍,实行与世界无产阶级联合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大示威运动”。
——摘编自曹晓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
材料三:1948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以通电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形式阐述党的重要主张。
第三条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庆祝全解放区和全国农民的土地改革工作的胜利和开展!庆祝全国青年和全国知识分子争自由运动的前进!
第四条 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第五条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30日
材料一:
2016年8月至10月,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的巴塞特基村发现了一个大约为青铜时代的大城市遗址。但是无法确定该城市的属性。直到2017年夏天,考古学家们在遗址中发现一个装有92块楔形文字泥板的陶器。据此考古学家确定该古城遗址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一度声名赫赫的城市马尔达曼。该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多有提及,但在此之前人们并未发现它究竟何在,可谓是失落了数千年。 |
材料二: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治两河流域。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指出,现代化过程在经历启动阶段之后,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在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福利、居民健康与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
请选取材料中的任一方面,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