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学习华夏文化
②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③僭越周朝礼制
④丧失游牧民族习性
名称 | 中书省 | 陕西行省 | 河南江北行省 | 辽阳行省 | 甘肃行省 | 云南行省 | 江浙行省 | 江西行省 | 湖广行省 | 四川行省 |
驿站数量 | 198 | 81 | 190 | 135 | 6 | 78 | 262 | 154 | 173 | 131 |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④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在两汉统治的四百余年间,跳鞠等运动项目得到了广泛的流行与传播。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名为《跳鞠》的新书,共计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蹴鞠专业书籍,也是世界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当时的跳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多流行于军队;另一种是以娱乐、表演为主的非对抗性的蹴鞠,主要流行于民间和宫廷。考古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多次见到跳鞠的图像,如河南省南阳出土的《击鼓蹴鞠图》,从其形象来看两人是边击鼓边跳鞠。值得注意的是,汉画像石的跳鞠图中,蹴鞠者的形象有男有女。东汉时期的李尤在《鞠城铭》中讲述了汉代蹴鞠的场地、球具、队长、裁判、比赛规则、比赛道德等问题,是今天研究汉代蹴鞠运动的重要资料。
——摘编自杨绍华《汉唐时期河洛体育文化研究》
材料一: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
——摘编自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富余达1亿以上。苏南地区开创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随后,“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异地转移”、“异地流动”的模式逐步发展起来。198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90年,户籍制度开始了新一轮的综合改革,上海、广州等城市也自主出台了“蓝印户口”、“居住证”制度等新政策;一些省区开始考虑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实行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改革。
——摘编自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
材料一: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从单纯的政治变法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欲使维新救国大业获得成功,必须首先“新民”,即刷新国民精神,提高国民觉悟,振作国民志气。而“新民”的最有效方式,莫若用文学向国民灌输文明思想和救亡意识。而当时陈旧的文学内容和形式是难能承担此项任务的,于是他们在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同时,也提出了“戏曲改良”的主张。
——摘编自张俊才《近代戏剧改良运动始末及意义》
材料二:传统戏里的旦角服装如女帔、女褶,一向铺金列绣,宽大厚重,色彩绚丽,穿法是将裙子系于上衣的里面,形成了袄长裙短的着装格局。这种穿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女性的形体美。梅兰芳的新式古装,在设计上突破传统,以上衣短、裙子长、裙子系于上衣外面的穿戴方式,突出女性袅娜的形体。“新古装”剪裁合体,料质轻柔,颜色淡雅。
——摘编自梁燕《从“古装新戏”的程式创造看梅兰芳的创新意识》
材料三:梅兰芳的新古装京戏,引起国际艺术界的重视。自1919年始,先后应邀到日、美、苏等国访问演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促进了中外戏剧文化的交流,与卓别林、斯旦斯拉夫斯基等戏剧大师结下了深厚友谊,美国两所大学分别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赢得了国际赞誉和友人尊重。
——摘编自郭克俭《近代戏曲变革与“四大名旦”崛起》
中国古代歌谣、谚语合称“谣谚”,二者都因很上口而便于传诵,是民风民心的直接体现,也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在宋代,谣谚流传广泛,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下表是节选的部分宋代谣谚。
类别 |
谣谚 |
经济谣 |
富儿更替做(轮流做富户) |
科举谣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政治谣 |
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 |
社会谣 |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文化谣 |
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 |
——摘编自赵瑶丹《论宋代谣谚》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并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合理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