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列表如下:
物质 |
性状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安息香 |
白色固体 |
133 |
344 |
难溶于冷水 溶于热水、乙醇、乙酸 |
二苯乙二酮 |
淡黄色固体 |
95 |
347 |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苯、乙酸 |
冰乙酸 |
无色液体 |
17 |
118 |
与水、乙醇互溶 |
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冰乙酸、水及 , 边搅拌边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
②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安息香,加热回流。
③加入水,煮沸后冷却,有黄色固体析出。
④过滤,并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得到粗品。
⑤粗品用的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淡黄色结晶。
回答下列问题:
a.热水 b.乙酸 c.冷水 d.乙醇
a. b. c. d.
A.萃取分液 B.过滤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①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填写字母)。
②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标定,发现其浓度小于1.0 mol/L,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为(填选项字母)。
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物质 |
Cu(OH)2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pH |
6.0 |
7.5 |
1.4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3.7 |
分离实验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目的为:(完成下表空白处)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操作目的 |
步骤1 |
在溶液中加入H2O2 |
① |
步骤2 |
② |
保证将Fe3+完全沉淀 |
步骤3 |
③ |
滤出氢氧化铁 |
步骤4 |
洗涤沉淀 |
④ |
步骤5 |
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铁粉 |
得到FeSO4溶液 |
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TiCl4 | -25 | 136 | 1.5 | 易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能溶于有机溶剂 |
CCl4 | -25 | 76.8 | 1.6 | 难溶于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③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④加热装置D中陶瓷管
物质 |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苯 | 78 | 0.88 | 5.5 | 80.1 |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
氯代叔丁烷 | 92.5 | 1.85 | -26 | 51.6 | 难溶于水,可溶于苯 |
叔丁基苯 | 134 | 0.87 | -58 | 169 | 难溶于水,易溶于苯 |
叔丁基苯的制取原理为:
实验室制取叔丁基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20 mL的苯和适量无水AlCl3 , 由恒压滴液漏斗滴加氯代叔丁烷15 mL,控制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稀盐酸、2% Na2CO3溶液和H2O洗涤分离,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过滤,先常压蒸馏,再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得叔丁基苯30 g。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在冷却后补加
b.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量是烧瓶容量的~
c.冷却水的方向是上进下出,保证冷却水快速流动
已知: +H2O
密度(g·cm-3) |
熔点(C) |
沸点(C) |
溶解性 |
|
环已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g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83℃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在操作ⅰ前要对青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实验步骤:
①按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量装置E、F中仪器及试剂的质量;
③取青蒿素放入硬质玻璃管C中,点燃装置C、D处的酒精灯;
④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装置E、F中仪器及试剂的质量。
装置E、F应装入的试剂分别为、。
装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E | ||
F |
通过质谱仪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结合上述数据,得出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名称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苯甲醛 | 1.044 | -26 | 179.62 | 微溶于水 |
乙酸酐 | 1.082 | -73.1 | 138.6 | 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形成乙酸 |
肉桂酸 | 1.248 | 135 | 300 | 可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
实验步骤(加热与夹持仪器省略):
Ⅰ、向图1所示的仪器A中加入足量碳酸钾、(约为)乙酸酐和(约为)苯甲醛,在约条件充分反应约60分钟。
Ⅱ、充分反应后,向A中加入适量溶液至混合溶液的 , 然后按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分离:加热B使其产生的水蒸气进入A中进行水蒸气蒸馏至馏出液无油珠为止,以除去杂质R。
Ⅲ、向A中剩余溶液中加入浓盐酸至 , 然后进行冷却结晶、抽滤,再用冷水洗涤晶体后干燥晶体,就可得到干燥的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呋喃甲酸并测定其纯度的步骤:
I.a中加入0.1 mol新蒸馏的呋喃甲醛,b中加入8 mL33%的NaOH溶液。缓慢滴加NaOH溶液,搅拌,在8~12℃回流20 min得粘稠的黄色浆状物。
II.a中的产物倒入盛有约20 mL水的烧杯中,转移至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4次。
III.向水层中分批加入25%盐酸,调至pH=3,静置,过滤得呋喃甲酸粗品。
IV.将该粗品用适量水加热溶解,冷却加入活性炭,加热煮沸,趁热减压过滤,将滤液冷却、过滤、洗涤,80~85℃烘干,得呋喃甲酸样品4.8 g。
V.取1.120 g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准确量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用0.0800 mol/L氢氧化钾(经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溶液滴定。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氢氧化钾溶液24.80 mL。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溴分子 | 苯甲醛 | 1,2-二氯乙烷 | 间溴苯甲醛 | 无水AlCl3 |
沸点/℃ | 58.8 | 179 | 83.5 | 229 | 178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 | 微溶于水 | 难溶于水 | 难溶于水 | 遇水水解 |
相对分子质量 | 160 | 106 | —— | 185 | —— |
其实验装置与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三颈烧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作催化剂)、1,2-二氯乙烷(作溶剂)和5.3g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足量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后再水洗。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减压蒸馏收集122~124℃的馏分。
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准确称取mg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所配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稀H2SO4和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到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样品有效氯含量为%(有效氯含量)。
实验操作如下:
Ⅰ.合成反应:向仪器A中加入12.2 g苯甲酸、20 mL无水乙醇、25 mL环己烷和2片碎瓷片,搅拌后再加入2 mL浓硫酸。按图组装好仪器后,水浴加热回流1.5 h,已知:环己烷、乙醇和水可形成共沸物,混合物沸点为62.1℃。
Ⅱ.分离提纯:继续水浴加热蒸出多余的乙醇和环己烷,经油水分离器放出。剩余物质倒入盛有60 mL冷水的烧杯中,依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无水氯化钙处理后,再蒸馏纯化,收集213℃的馏分,得产品8.8 g。
已知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分子质量 | 密度 | 沸点 | 水中溶解性 | |
苯甲酸 | 122 | 1.266 | 249 | 微溶 |
乙醇 | 46 | 0.789 | 78.3 | 易溶 |
苯甲酸乙酯 | 150 | 1.045 | 213 | 难溶 |
环己烷 | 84 | 0.779 | 80.8 | 难溶 |
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苯 |
溴 |
溴苯 |
密度/(g · cm³) |
0.88 |
3.12 |
1.50 |
沸点/℃ |
80 |
59 |
156 |
在水中的溶解度 |
不溶 |
微溶 |
不溶 |
①将装置 Ⅱ中的混合物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黄褐色的粗产品→ ……→无色的粗溴苯。
③无色粗溴苯先用水洗涤,分离后再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完成步骤②省略的实验操作:将经水洗后的粗产品 倒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NaOH 溶液 → → → 放在铁圈上静置 → → → → →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操作不重复使用) 。
a.打开上口玻璃塞; b.塞上上口玻璃塞; c.关闭旋塞; d.打开旋塞; e.倒转分液漏斗振摇并 放气; f.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A. 重结晶 B. 过滤 C. 蒸馏 D. 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