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2023八下·零陵期末)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概括为三个词:“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三大改造完成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2. (2023八下·零陵期末) 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历经72载风雨,终于归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是(  )
    A . 杨虎城 B . 杨靖宇 C . 黄继光 D . 雷锋
  • 3. (2023八下·零陵期末)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 改革开放以后 C .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 洋务运动时期
  • 4. (2023八下·冠县期末) 如表是1953-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建设投资分配情况。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项目

    工业

    农林水利

    运输邮电

    文教卫生

    城市建设

    其他

    比重%

    58.2

    7.6

    19.2

    7.2

    3.7

    4.1

    A . 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 B . 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加紧进行 C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D . 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5. (2023八下·麻章期末) 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拉开帷幕,“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制度的确立( )
    A . 社会主义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6. (2024九上·丰城开学考)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C .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 .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7. (2023八下·零陵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图中三位英雄模范人物共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 

    A . 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B . 崇尚法治,民主主义 C .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D .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 8. (2023八下·零陵期末) 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以下最适合作为对联横批的是(  )
    A . 当家作主 B . 合作社好 C . 多快好省 D . 联产承包
  • 9. (2023·夹江模拟) 如图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在图中①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 . 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 D . 开放众多内陆城市
  • 10. (2024八下·武威期末) 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 . 毛泽东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1. (2023八下·麻章期末) 学习历史时归纳整理了部分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建立”、“中共十八大”、“中国梦宏伟蓝图”。这些知识的主题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12. (2024八下·惠山期末) 近年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奥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第41届世博会……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等。中国能成功举办这些国际盛会的根本原因是(  )
    A .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 .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 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 13. (2024九下·雁江月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实行(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基层村民选举制度
  • 14. (2023八下·赫山期末)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好态势得益于(    )
    A . 一国两制 B . 九二共识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带一路
  • 15. (2023八下·零陵期末)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表达了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的渴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双方达成的“共识”是(  )
    A .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 . 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 .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互补互利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6. (2023八下·闽清期末) 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

    A . 体制改革 B . 钢铁长城 C . 国家统一 D . 民族团结
  • 17. (2023八下·零陵期末) 近年来,中国最新军事装备相继亮相,比如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并服役的航空母舰山东舰,我国自主设计和研制的最新一代主战坦克99A型坦克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  )
    A . 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B . 重视和平利用核能 C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 . 大力发展航天技术
  • 18. (2023八下·零陵期末) 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出现人员伤亡。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建国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不结盟的政策 C .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 反对霸权主义
  • 19. (2023八下·零陵期末) 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展露出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西方媒体对此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冠华之所以这样开怀大笑,是因为(  )

    A . 中国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 . 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
  • 20. (2023八下·零陵期末) 2018年至2022年,中国共提供822项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近三年,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这表明中国(  )
    A . 成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D .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 (2023八下·封开期末)   如表是我国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表(亿元),其中2000~2010年间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16年

    产值

    3678.7

    18667.8

    100280.1

    401512.8

    744127.2

    A . 发展乡镇企业 B . 建立市场经济 C . 加入世贸组织 D . 中国梦的推动
  • 22. (2024八下·讷河期末) 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它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舟七号 C . 嫦娥五号 D . 长征十号
  • 23. (2023八下·零陵期末) 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的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一一袁隆平。下列对他评价恰当的是(  )
    A . 隐姓埋名、两弹元勋 B . 杂交水稻、泽被苍生 C . 青蒿济世、科研报国 D . 九天揽月、太空漫步
  • 24. (2023八下·零陵期末) 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是,我国(  ) 

     

    1910年时的中国火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车

    汽车长龙

     

    磁悬浮列车

    A . 国防力量的壮大 B . 教育事业的繁荣 C .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 民族关系的和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25. (2023八下·零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面对天安门广场上排山倒海、激昂振奋的人民群众,毛泽东主席高呼:人民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3年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了近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逼退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既有力地巩固了新中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和平的环境,也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改编自黄超《试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 26. (2023八下·零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图表一

    图表二

    图表二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走出来的。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的背景下,7.7亿农村人口全面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邢丽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时习近平在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人民网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个图表中全国粮食产量均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请你为乡村振兴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7. (2023八下·零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二十一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我们将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1. (1)  指出材料一中“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所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智慧”并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原因。
  • 28. (2023八下·零陵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置经济特区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20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回眸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千秋伟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改编自河北新闻网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