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训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2 类型:单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略有改动)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炼,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 . 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 . 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 . 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 . 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 . 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 . 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B . 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 . 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 . 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自从计划生育以来,很多家庭结构都出现了“421”的模式,现在的中年人除了要教育好下一代之外,还要负担起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城市家庭相对好点,有居民养老保险,而农村的父母,没有养老保险或者养老金数额极低,他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又该如何实现呢?

    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不能也不应照搬西方模式,只能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只能建立在发挥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作用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创新之本。第一,强化家庭养老能使农村老人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使老人的精神得到慰藉;第二,强化家庭养老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养老,可以弥补政府养老之不足;第三,强化家庭养老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强化家庭养老可以使我国避免走上西方式福利国家的覆辙,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之路。

    我们认为,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村家庭保障为主线,以家族成员互助为补充,把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其基本架构为:

    首先,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土地保障筑起农村养老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担负着农民失业保险的重责,也是农村居民之温饱水平的实物保障。广大农村在土地承包中把人口作为主要要素,把“口粮田”作为永佃田,明确“口粮田”的福利性,“口粮田”体现政府的社会公平导向,给予农村人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农村土地因被征用而增值,农民要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时农民的土地保障形式要随之改变,由实物形态的保障变成价值形态的保障。

    其次,家庭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形式,为此要重塑家庭文化,夯实家庭保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养育小孩、扶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只有家庭不能保障时才需要社会保障。当前形势下搞好家庭保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重塑孝文化,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村家庭保障能力;三是提倡邻居互助合作,传承家族文化;四是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努力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增加村集体的公共收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

    再次,建立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老有所医”的问题。云南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4年底全省20个试点县市共有

    648.3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占试点范围农业人口总数的88%,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保障,医药费用尤其是大病住院治疗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家庭养老能力的提高。

    总之,要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文化在促进养老保障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中国的制度文化和农村的传统习俗,借鉴现代社会保险的运作机制,才能建立起针对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摘编自张衍河《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架构》)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家庭已进入“421”的老龄化社会模式,这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必然结果。 B . 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立足中国自己的国情才是制度创新之本。 C . 土地和家庭是建立中国特色农村养老制度的两大关键,两者都是这一制度的主体。 D . 建立新农合制度以促进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是解决农民“老有所医”问题的唯一办法。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三段式”结构展开论证。 B . 文章内容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兼顾中国的传统、历史和国情。 C . 文章论证重心得当,把重塑孝文化作为强化家庭养老保障的核心要素。 D . 文章引述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功,证明了医疗改革的有效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养老问题,城乡二元化的“瓶颈”问题还是存在的,农村的养老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B . 不尊重中国农村的现状,摒弃家庭养老,就会有走上西方式福利国家的覆辙的可能。 C . 减轻农民负担仍然是提高农村家庭养老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做到增收减负双线并重。 D . 增加村集体公共收入,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就能改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8岁的哥哥,侠骨生香

    毕淑敏

    西藏阿里军分区,成立于1968年4月1日,至今已经50年了。

    那一年,从河南省中牟县征召了500名新战士,成为阿里军分区第一批士兵。

    1969年,我入伍被分配到阿里军分区卫生科,那年16岁多一点。一进营地,耳膜马上被一水的河南中牟话浸泡。卫生科负责训练我们的老卫生员,都是早一年军龄的中牟士兵。他们教会了我最初的医学知识和军人的果敢忠诚,我至今把其中的一位,亲切地称作“师父”。在奇苦的高寒征战缝隙中,中牟男儿常常眺望万水千山。我明白,他们目光之外“无穷远”的地方,有他们的老家。

    从他们永不衰竭的思乡话题中,从他们饱蘸乡音的述说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那块遥远土地的厚重历史,知道了那是官渡之战的发生地,知道了那里物产丰富、人情淳朴……不过,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中牟曾有个男子名叫潘安。

    稍有一点儿中国古典文化常识的女子,都会对潘安念念不忘吧?都曾对潘安充满了柔美的想象吧?

    只是在十六七岁的阿里女兵面前,潘安家乡的男性子嗣们,实在让人大失所望。他们与潘安,南辕北辙。

    潘安该神采飞扬俊美飘逸吧?潘安该玉树临风面如傅粉吧?面前这帮中牟人,肤色黧黑面容皲皱。高原的罡风将他们剥蚀如风化的褐岩,头发孱细花白,眼眸浑浊布血,指甲翻翘,口唇龟裂,步履蹒跚,身形佝偻……表层的不似之下,更有缺氧导致的血红蛋白异常增高,催化出心脏病、高血压、肺水肿、风湿骨痛等一系列内伤。退一万步讲,就算潘安美男真的现身藏北高原,女生也不可能掷果盈车。高原水果稀缺,情不自禁一定要掷点宝贝以示倾慕的话,我们只能将干燥的洋葱脱水菜抛向潘安。

    阿里防区位于中印边境西段。每一个戍边的战士,都化身钢铁界桩。飞雪封山风暴席卷,艰难困苦大兵压境,我们绝不可退后一步。身为女兵,要为饱受病痛折磨的将士们注射、吸痰、擦澡、备皮、端屎端尿……无数次抚摸他们滚烫的额头,触碰他们年轻的肌肤。甚至,清洗血肉模糊的烈士遗体,更换凝冻的弹穿尸衣……那时,我是分区唯一的女兵班班长。伙伴们说:“都是未婚姑娘,咱们怎么拉得下脸,面对青年男子的赤身裸体?”

    我说:“唯有一个法子。”

    姐妹们忙催促:“快快告知。”

    我说:“把他当成你哥哥。”

    从此我和我的女兵战友们,心无旁骛、面不改色地承担一切职责。在冷彻肺腑的狮泉河水里清洗染血的绷带,在万古不化的寒冰之上俯身抢救病人……心中充盈一个无比单纯的信念——你是我的哥!

    我知道,如果在那一刻你英勇战死,你的最后一眼,见不到魂系梦牵的河南中牟,看不着至亲的父老兄弟,唯有素不相识的我,为你裹伤,将你掩埋。我们共同戍守祖国西陲最凛冽的国土,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亲情,只有胜似血缘的战友之情,犹如一道钢索,将年轻的生命捆扎在一起,铸成共和国的界碑。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年有缘参加河南中牟雁鸣湖金秋笔会,得以看到今日中牟胜景,和昔日的战友们相会。当年18岁的哥哥们,已然老了,鬓发苍苍老态龙钟。他们也早不满500名之数,渐次凋零,有些长眠边关,有些安息家乡。他们说:“毕医生,我们还记得你当年的模样。”我说:“我也记得啊,当年你们就不似潘安,现在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

    微笑。伴随你我的唯有不灭的回忆和那道固若金汤的国境线。

    中牟之美,除了有庄严历史和征战硝烟,除了有动人传说和悠远箜篌,除了有丰饶物产和旖旎风光,更有一代代熠熠生辉的儿女们。古有列子、潘安,今有勤劳奋进的中牟人,期待着中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怀念500名中牟男儿,他们将青春挥洒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三山交会的地球之巅。共和国最高领土的皑皑冰雪中,有哥哥们的侠骨生香。

    (选自《小小说月刊》,略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通过士兵们的讲述,介绍了中牟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饱含了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与后文阿里的环境形成对比。 B . “高原的罡风将他们剥蚀如风化的褐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既表现了阿里自然环境的恶劣,也赞美了士兵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C . 文章对医务女兵们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表现她们尽责勇敢的同时,也赞美了她们与兵哥哥们胜似血缘的战友之情。 D . 全文使用插叙的手法,从回忆开始写,追忆了曾经在中印边陲共卫家国的往事,再回到现实的相遇中,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2. (2)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你是我的哥”在文中的内涵。
    3. (3) 请分析文中加点词语“微笑”的表达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肇,字伯始,高祖赐名焉。历通直郎、散骑侍郎、魏郡太守。为政清简,加以匡赞,甚有声绩。景明末,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转太府卿,兼御史中尉。持法仁平,断狱务于矜恕。尚书令高肇,世宗之舅,为百僚慑惮,以肇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赐,志不许,高肇甚衔之。宗嘉其刚梗。

    卢昶之在朐山也,肇谏曰:“知贼将屡以宿豫求易朐山,臣愚谓此言可许。朐山久捍危敝,宜速审之。若必如此,宿豫不征而自伏。持此无用之地,复彼旧有之疆,兵役时解,其利为大。”世宗将从之,寻而昶败。后迁侍中。萧衍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以郁州内附。朝议遣兵赴援。肇表曰:“玄明之款,虽奔救是当,然事有损益。且灾俭之年,百姓饥敝,饿死者不少。何以得宜静之辰,兴干戈之役?军粮资运,取济无所。且新附之民,服化犹近,特须安帖,不宜劳之。”世宗并不纳。大将军高肇伐蜀,肇谏曰:“臣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兵者凶器,不得已而后用。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及讨蜀之略愿后图世宗又不纳。

    肃宗即位,出为使持节,加相州刺史,有惠政。肇于吏事,断决不速,主者谘呈反覆,有时不晓,至于再三,必穷其理,虽宠势干请,终无回挠。方正之操,时人服之。及领军元义之废灵太后,将害太傅、清河王怿,乃集公卿会议其事。于时群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言以为不可,终不下署。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九。肃宗举哀于朝堂。赠谥文贞公。

    (节选自《魏书·游肇传》,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B . 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C . 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D . 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愿俟后图/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畿内,古代指王都及其管辖地区。后称“京畿”“京兆”,泛指京城及四周管辖的地方。 B . 太府,官署名。北魏孝文帝末年,改少府为太府,以少卿、卿为主官。 C . 御史中尉,官职名。北魏由御史中丞改置,北魏战时有军中执法性质,便于监察武官。 D . 文德,可指写文章的道德,也可指礼乐教化,文中特指与“武功”相对的礼乐教化。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肇处理政事稳妥,政绩突出。他初为官便获得声名,转任后公平宽容处理事务,任相州刺史时决断吏事必求其理,当时人们都很佩服他。 B . 游肇为人刚直不屈,方正忠义。他对于高肇欲令自己改名,坚决拒绝;而他对于时局多次上疏皇帝,请求谨慎用兵,虽未被采纳,但他忠义可嘉。 C . 游肇论事权衡利弊,敢于谏言。他对于敌人多次请求交换朐山以及对于高肇征伐蜀地的行为,都能权衡利弊后向朝廷上奏谏言。 D . 游肇德行节操坚定,据理力争。他曾作为使者出使,也曾在吏事上不受宠臣显贵干涉,更曾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去世后皇帝亲自为他举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肇以高祖所赐,秉志不许,高肇甚衔之。世宗嘉其刚梗。

      ②于时群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言以为不可,终不下署。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众 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①莽:即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交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作者态度很镇定。 B . 诗的颔联用典,巧妙地暗示作者的处境,直接点明贤圣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 C . 颈联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 . 尾联写面对众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2. (2) 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 6.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面描写琵琶声。
    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写“”,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 (3) 《出师表》中“”两句写诸葛亮希望用尽自己的才能来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表现了诸葛亮对汉室的忠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来,“诗和远方”这句话____,这原是个比喻的说法,有人却误以为诗歌真在远方。某些当代诗人一向持这种观点,他们写诗,尽量避开身边的____,唯恐沾染日常生活的烟火气。诗歌果真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吗?《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仅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刻画。汉儒对诗歌功能的定义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哪一类不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诗歌源于日常生活,好诗必定产生于民间大众。喜怒哀乐,皆为诗情。柴米油盐,莫非诗料。诗歌即使随着诗人的足迹走到远方,对于诗人来说,也仍在他们眼前。试读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____的“远方”了,但是当岑参来到之前,大漠哪有什么诗歌?甚至可以说,当岑参未来之时,(   )。在____的“远方”,诗歌是根本不存在的!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胫而走 等闲之辈 名副其实 荒无人烟 B . 不翼而飞 芸芸众生 货真价实 荒无人烟 C . 不胫而走 芸芸众生 名副其实 杳无人烟 D . 不翼而飞 等闲之辈 货真价实 杳无人烟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管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刻画。 B . 《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无论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写。 C . 《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但是民间情歌,而且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绘。 D . 《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仅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写。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片大漠对于人们毫无意义,更不会具有诗意 B . 那片大漠不会具有诗意,更不会对人们有意义 C . 人们不会感受到那片大漠的意义,更不会对它产生诗意 D . 人们不会对那片大漠产生诗意,更不会感受到那片大漠的意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写出你的理解。

    20世纪初,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这话颇值得琢磨:“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①;“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②

  • 9.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节日内涵。请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进行仿写,结构与示例一致。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微雨,清扫祭台怀亲人。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