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大门 B .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特点 C . 建立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 . 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 2.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如表为《春秋》所载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单位:次)春秋时期的会盟活动反映了(  )                                                                                                                                                                                                                                     
     

    隐公

    桓公

    庄公

    悯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哀公

    总计

    天子与诸侯

         

    6

    1

    1

    1

    1

    1

    1

    11

    诸侯与诸侯

    8

    8

    4

    12

    4

    8

    3

    6

    6

    3

    57

    诸侯与卿大夫

    2

    4

    3

    5

    8

    3

    15

    14

    14

    5

    60

    卿大夫与卿大夫

    1

       

    3

    1

    3

    4

    10

    10

    9

    31

    总计

    11

    12

    7

    26

    14

    15

    23

    31

    31

    18

    159

    A . 传统宗法制度的式微 B . 周天子统治尚能维系 C . 儒家的政治功能凸显 D . 争霸战争的社会现实
  • 3.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唐朝早期实行宵禁制,但宵禁制只针对坊间大街,长安等城市的坊间小巷在夜间仍有商业活动,被称为“鬼市”。唐朝中后期取消了宵禁制,夜市正式出现。据此可知,唐朝(  )
    A . 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 . 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 自然经济出现解体出 D . 城乡发展呈现一体化
  • 4. (2023高一上·淳安月考) 《辽史·营卫志》记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种田或打猎)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辽朝因此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①保持本民族的“猛安谋克制” 
    ②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③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④中央机构既有汉式官称又有本民族官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5.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在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皆为北方之地)等五路设置学官,单独录取,称为“五路取士之法”。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科举制度的没落 C .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 儒学地位的衰微
  • 6.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了检核簿册、连坐告密、遣吏巡行、密查侦缉、密奏传呈等方法进行监察督核。其中密奏传呈是经过特殊渠道将奏报的内容直接送呈君主,由君主亲阅,再朱批处理,并不通过各级军政部门,拥有最大的权威。清朝的“密奏传呈”指的是(   )
    A . 刺史制度 B . 设置通判 C . 奏折制度 D . 内阁制度
  • 7.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下图为明至清粮食总产量、粮食总需求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演变示意图。结合所学判断(  )
    A . 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减少折射出人地矛盾加剧 B . 全国各地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制约了粮食产量 C .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未能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 D . 明清时期粮食的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同步增长
  • 8.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思想家李贽在《续焚书》中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据此可知,李贽的思想(  )
    A .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 .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 反对传统礼教的虚伪 D . 具有蔑视权威的倾向
  • 9.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里程碑。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武昌起义爆发

    ③公布《清帝逊位诏书》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 ②④③①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②①③
  • 10. (2023高一上·玉环开学考)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11.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暂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是,实为下策。”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原因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功 B . 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C . 满清政府的妥协退让 D . 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在全国爆发
  • 12.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梁启超曾说‘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从今以后,任凭他哪一种异族……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 ,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段话表明,辛亥革命后(  )
    A . 梁启超由维新派转变为革命派 B . 国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 . 中华民国的政权得到有效巩周 D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3.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1914—1920年中国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表,下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净进口货值

    净出口货值

    入超

    1914

    569 241

    356 227

    231 014

    1917

    549 519

    462 932

    86 587

    1919

    646 998

    630 809

    16 189

    1920

    762 250

    541 631

    220 619

    A . 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B . 中国经济结构产生变动 C . 北洋政府对实业的重视 D .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 14.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1894年,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一书,该书封面写着:“首为商战鼓与呼”。他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手段归结为“兵战”(军事侵略)和“商战”(经济侵略),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有威胁性。郑观应这一思想反映了(  )
    A .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 实业救国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 . 西学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拓展 D . 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 15.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新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下列机构与新疆相关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北庭都元帅府 ③宣政院 ④宣慰司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
    A . “齐物”;“逍遥” B . “天行有常”;“仁政” C .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 .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17.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顾炎武以精卫自比,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体现的情怀是(    )
    A . 知行合一 B . 天人合一 C . 天下兴亡,四夫有责 D . 循天下之公
  • 18.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 . 反对奴隶制度 B . 主张权利平等 C . 抨击贫富差别 D . 具有人文精神
  • 19.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 . 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
  • 20. (2023高二下·苍南月考) 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的巨型“雪花”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大雪花由标有参赛各国名称的“小雪花”组成,寓意世界大同,和谐包容。这一设计蕴含的传统理念是(  )
    A . 无为而治 B . 民贵君轻 C . 和而不同 D . 法不阿贵
  • 22.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 .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 .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 23. (2023高二下·商丘期中) 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相对应的史实是(    )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4.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唐代以来,中国瓷器远销欧洲。明末“海禁”后,瓷器出口大幅减少,同时期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技术,生产出色彩艳丽的伊万里瓷,在欧洲广受欢迎。清前期,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借鉴伊万里瓷的艺术设计,质优价廉,重新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瓷器再次畅销欧洲的原因是(  )

    ①制瓷技术保持世界领先 ②艺术设计注重借鉴创新

    ③官营制瓷业占主导地位 ④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下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5.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 共和制度的确立 B .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 .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 .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26.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1919年5月,英国驻华公使与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陈篆举行会谈时,不断询问何时重启“西藏问题”的谈判,陈篆答复“因青岛问题,已引起国人对领土问题注意,西藏事务,恐难办理。”此后北洋当局以“政府无权变更领土”一再拒绝了英人的无理要求。这表明(  )
    A . 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 五四运动决定政府外交决策 C . 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D . 北洋政府外交政策的近代化
  • 27. (2023高二下·龙岗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开始引进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国人开始了“中国化”教育学的尝试;改革开放后,强调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说明(  )
    A . 中国教育深受苏联影响 B . 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 外交方针影响教育发展 D . 政治环境影响教育方针制定
  • 28.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
    A . 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 .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 . 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 . 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 29.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1966年的“新德国电影”描述了小人物的命运与抗争,社会中的冷漠、落后和家长制作风,飞黄腾达的丑恶等现象。这类电影的风格属于(  )
    A . 新古典主义 B . 浪漫主义 C . 现实主义 D . 现代主义
  • 30.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
    A . 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 B . 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 . 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D . 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材料题,共40分)
  • 31.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 (3) 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 32. (2023高二下·长春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京师大学堂的置废颇为曲折。甲午战争后,改革求变呼声起,光绪帝下旨兴建京师大学堂,工部尚书孙家鼐负责筹备工作。1898年9月27日,“在孙家鼐上奏筹备方案之后,光绪帝面见各军机大臣,对此没有进行太多的讨论,大学堂筹备被搁置”。1898年12月6日,上谕令“各直省添置学堂,实力举办”,“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京师大学堂,以崇体恤”。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办。

    1899年5月6日,因御史参奏京师大学堂“糜费过甚,请饬归并删除”,清廷要求孙家鼐对其整顿。7月17日,上谕批准孙家鼐因病续假,由吏部左侍郎、大学堂总教习许景澄“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1900年4月20日,许景澄上奏,称大学堂开办以来,图书、仪器购置费用在常年经费动支,未动用20万两开办经费,呈请缴还此款。适逢“庚子事变”,他再次奏请“暂行裁撤京师大学堂”,并说:“创建大学堂之意,原为讲求实学、中西并重,西学现非所急,而经史诸门,本有书院、官学”,不必另立学堂。7月9日,该折获准。

    1901年9月14日,清廷颁布兴学上谕:“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1902年1月10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复办。

    ——摘编自蒋宝麟《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1. (1) 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曲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识之士对待“西学”和“中学”态度转变的历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