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模拟试卷(七)

更新时间:2023-08-21 浏览次数:1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 1. (2023·湖北模拟)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 . 官僚政治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 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明显影响
  • 2. (2023·湖北模拟) 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竞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 . “三教合归儒”现象出现 B . 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 . 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 . 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 3. (2023高三上·新疆月考) 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地区

    措施

    东南地区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

    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

    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

    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 . 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 B . 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 .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4. (2023·湖北模拟) 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即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谑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B .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C . 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D . 学习西方层次过浅
  • 5. (2023高一上·唐山月考)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法令,民众纷纷剪去辫子。1917年,张勋扶持清废帝复辟,京津地区民众纷纷抢购假辫子戴上。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 B . 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要有一个渐进过程 C .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取决于政权的变更 D .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艰难曲折
  • 6. (2023·湖北模拟)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 . 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 . 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 . 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 . 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7. (2023·湖北模拟)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某一时期处理农民与地主的关系时,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法:                                                                                            

    (1)

    凡地主土地在苏维埃时代未被没收的,不再没收,土地所有权仍属地主

    (2)

    已被没收了土地和房屋的地主回到边区来,可由政府分给与一般农民一样的一份土地和房屋,并享有公民权

    (3)

    出租土地给农民,只要地租不苛刻,政府不加任何干涉

    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 . 民族革命战争的发展出现新形势 C . 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已建立 D . 抗日民主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 8. (2023·湖北模拟)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记录了中国革命征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堪称诗史。下列诗词与地图形势相对应的是(  )

    A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B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C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9. (2023·湖北模拟) 《人民日报》在某一时期曾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 . 农村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10. (2023·湖北模拟) 如图为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表。据此可知我国(  ) 

    A .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B . 工业体系日益完善 C . 贸易市场日趋多元 D .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 11. (2024高一下·衡阳月考) 11世纪法兰克的安茹伯爵富尔克不仅对领地的民众百般苛待,甚至将自己的妻子们一个个杀死,担心冤魂惊扰的他因此长期失眠。1046年,富尔克携巨资前往巴勒斯坦,暂居后身心状态好转,富尔克此后多次前往耶路撒冷朝觐。富尔克的经历反映了(  )
    A . 西欧的生活环境恶劣 B . 阿拉伯医学水平精湛 C . 基督教具有深刻影响 D . 罗马正统转移至中东
  • 12. (2023·湖北模拟)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

    A . 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 . 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 .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 13. (2023·湖北模拟) 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
    A . 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B . 研究的普遍性和工业的普及性 C .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D . 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 14. (2023·湖北模拟) 作家茨威格以“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记录下曾亲历的社会政治事件。其中写道:曾经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息的威廉二世皇帝终于越境出逃了。那一天却给我们带来许多宽慰。因为我们——当时全欧洲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相信战争永远结束了。蹂躏我们这个人类世界的野兽都已被制伏。我们相信威尔逊的纲领,就好像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纲领似的。当俄国还在以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欢庆自己蜜月的日子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朦胧的曙光。下列项中,与作者回忆直接相关的是 (    )

    ①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  ②美国崛起,国联建立

    ③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2023·湖北模拟) 据统计,1965年苏联未完成的基建工程量占投资总额的69%,1975年为75%,1978年为85%,原计划于1982年完成的“世纪工程"贝阿大铁路直到1987年还未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  )
    A . 服从于美苏争霸的需要 B . 留下了苏联解体的重大隐患 C . 改变了重工业优先策略 D .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 16. (2024高三上·湖北模拟) 21世纪初,国际形势继续走向缓和,但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如中东地区的动荡。这表明(  )
    A . 战争和动荡是主流 B . 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 C . 世界和平任重道远 D . 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
  • 17. (2023·湖北模拟) 【近现代中国金融战与货币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作为近代北方的工业与金融中心,金融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

    天津近代发钞银行一览表(摘录)                                                                                                                                                                                                                                           

    银行

    设立时间

    总部是否在天津

    性质

    津钞发行额

    (民国 26年)

    银行

    设立时间

    总部是否在天津

    性质

    津钞发行额

    (民国26年)

    汇丰

    银行

    1881年

    外资

     

    天津农工银行

    1916

    商办

     

    华俄道胜银行

    1896

    外资

     

    中法实业银行

    1916

    外资

     

    通惠

    银行

    1896

    官督商办

     

    花旗

    银行

    1919

    外资

     

    天津官银号

    1902

    官办

     

    中国实业银行

    1919

    是(后迁出)

    官民

    合办

    1750000

    横滨正金银行

    1903

    外资

     

    中国丝茶银行

    1925

    商办

     

    大清

    银行

    1905

    官办

     

    中元实业银行

    1925

    商办

     

    中国

    银行

    1912

    官办

    115161

    800

    中国农工银行

    1927

    官民

    合办

    1500000

    ——摘编自黄丽珍等《天津近代货币“斗争”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就先后在东北和华北建立起多家日本银行支行和日伪银行,日军依靠这些银行大量发行伪币来兑换法币和地方货币,掠夺中国人民……为稳定根据地的金融,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货币;国民党政府则在国统区严禁使用敌伪货币,并在敌占区推行地方银行纸币护卫法币,维护法币在沦陷区的流通。日伪银行还采取不合理的兑换关系,人为贬低法币,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为了扰乱金融秩序,日军大批伪造根据地货币,发行大量假钞。而敌后根据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假斗争;国民党政府下令军统局与美国合作,在重庆制造沦陷区的伪币,用于抢购物资。为套取中国外汇,日本在华北各地掀起挤兑银元的风潮,用钞票购兑中国银元,再购兑成白银运往关外,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国民政府采取外汇管制等多种手段以粉碎敌人阴谋,稳定金融秩序。除此之外,日军还开展物资战,到非沦陷区抢购物资,引起通货膨胀,物资战也成为货币战的一种形式。敌后根据地和国民政府也采取积极措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王永进《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的货币战》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天津金融领域“斗争”的主要特点,并

      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国反击日军“货币战”的重要

      意义。

  • 18. (2023·湖北模拟) 【中国人口变化与政策调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主张人口众多以富国强兵,以增加社会财富,以承续后嗣,一直是中国社会人口观的主流。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便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据统计,涉及人口研究各个领域的文章多达111篇,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者41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群体庞大,既有专门的人口学者陈长蘅、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又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农业学家彭家元、历史学家张荫麟。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又在人口数据、理论框架、调查方法等方面激烈论辩。

    ——岳靖芝《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口研究——基于<东方杂志>学界同仁论说的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全国迎来了第一次生育高峰。60年代我国人口总量达7.2亿,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满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粮食紧缺、受教育率低、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隐患,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产生激烈冲突。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高和荣《建立中国自己的人口学理论》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杂志》人口研究文章的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人口学发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新中国人口政策演变的主要内容,分析影响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因素。
  • 19. (2023·湖北模拟) 【欧洲民众情绪变化与苏联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已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1918年12月,当威尔逊(时任美国总统)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宏伟的五年计划。欧洲大多数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要失败的。然而,30年代初期,大多数观察家意识到,改变前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的剧变是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和制度的挑战,并且似乎表明了它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甚至部分追求进步的人们,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民众情绪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士对“苏联模式”态度的转变,并说明其影响。
  • 20. (2023·湖北模拟) 【制度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

    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