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鲧,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龙而入于羽渊。这个叛神很有点近于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失败后,被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戚作战。

    在叛神的诸神中间,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当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爱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上诉于天帝,而失败于天帝,这时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羿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嫦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埋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

    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

    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士”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出现,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

    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

    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的占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值的世界、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恶可辨的世界。这在美学上,反而丧失了神话所体现出的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

    在美学上,比较接近于神话的,有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剜肠剔骨,还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还意味着对亲情的割舍,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确是一种大胆的叛逆。最富悲剧意味的还是纣王的儿子殷效,殷效的母亲因纣王而死,要报母仇就必须杀父,可是他又是殷王的太子,如果要维护殷商的江山,就必须助父抗周。结果终于叛师,违背了答应师父的诺言而抗周,最后惨死在太极图中。这幕悲剧展现出一种人的不可选择的叛逆结果,应该说具有极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

    神话是集合了许多无意识活动的群体思想,具有人类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涵义,因为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

    (摘编自蔡翔《叛神世界》)

    材料二: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惟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

    (摘自鲁迅《神话与传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北大荒神话系统提供了鲧、共工、后羿、逢蒙等众多叛神形象,从而充满叛逆带来的悲剧性。 B . 《红楼梦》叛逆精神中体现的“士”文化和市民精神,是由古代神话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 C . 人文意义的加强使后代文学更强调社会价值判断,丧失了神话原初的混沌与无序所体现的美学价值。 D . 随着后世对神话的演说,先民当时所遇到的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全都湮灭。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鲧偷天帝“息壤”而被杀和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造反的不同讲述,反映了神话在后世演说中会有改变。 B . 面对具体的社会文化规约,市民阶层对婚姻爱情的追求比知识阶层流露的“狂”“隐”情感更具叛逆性。 C . 《封神演义》中殷效的结局之所以呈现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是因为他的叛逆体现了人的不可选择性。 D . 通过研究不同时代对古代神话进行改易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发掘出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形象的婚姻或爱情不能体现叛逆思想的一项是( )
      A . 王英与扈三娘(《水浒传》) B . 贾宝玉与林黛玉(《红楼梦》) C . 张生与崔莺莺(《西厢记》) D . 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
    4. (4) 两则材料都对神话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请分别概括其内容要点。
    5. (5) 有评论认为,从大闹天宫到修成正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审美力量是逐步减弱的。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论述,作简要分析。
  • 2.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我的鱼塘

    [加]斯蒂芬·里柯克【注】

    我的鱼塘在山谷的一片小洼地里,隐映在树木丛中。我最后一次去那儿正好是秋季结束的时候,当时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并沙沙地落到平静黝黑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么高峻,岸边的树又是那么古老高大,因此难得有一丝风把塘面吹皱。在鱼塘周围,世界好像陷入了沉寂,而时间也融进了永恒。

    当时看着那个鱼塘,我再一次意识到,它是一个多么美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它叫钓鱼者着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儿。

    为了不至于搞得神秘兮兮的,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我的塘里根本就没有鱼。据我所知那里从来就没有过鱼。不过,我从来没发现那有什么区别。不时有些客人从外面的世界来访,旨在来此挥钩一个下午,他们绝不会怀疑没有鱼,他们也绝不会问,于是我也就听之任之了。

    我周围的人都很清楚,我不会随便带人到我的鱼塘去钓鱼。我只喜欢请那些真正懂钓鱼的能挥钩的人——也就是钓鱼行家,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没见过我的鱼塘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远方来客。他对钓鳟太了解了。他知道,即使在真正棒的鱼塘里都常有一连几天钓不到一条鳟鱼的情况。他本人事先会对你解释一番,在解释完之后,假如结果被他不幸言中,一条鳟鱼都没有钓到,那他会更加高兴。说实话,我只需对我的钓鱼行家朋友说上一句:“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向我解释半天。关于钓鳟鱼值得学的东西太多了,难怪热衷此道的人们可以一连好几个小时谈论钓鱼理论。

    我们一般都是一边谈这类理论,一边在塘边做准备工作的。你知道吧,我在那儿有钓鱼所需的各种设施,有一条方头平底船,有一个用香柏搭成的整洁的小码头(香柏能吸引鳟鱼),而最棒的是有一间小小的钓鱼屋——它小巧别致,形状像宝塔,主靠在水边,而且有树木荫庇。屋里放的是钓具,各种钓具一应俱全,它们随意地挂在墙上,但并不显得紊乱。

    “瞧,老兄,”我说,“你要是想试试念珠钓的话,拿这条去好了。”或说:“你见过这种日本式铅线吗?没有吧,它们不是肠状的,而是像丝一样。”

    “我怀疑我是否能用那玩意儿钓到鱼。”他说。

    “也许吧。”我回答说。事实上我肯定他钓不到,塘里根本没鱼可钓。

    钓鱼塔里的木钉上挂着一两件防水雨衣。除了雨衣之外,当然还有个香柏餐橱什么的,里面装满了一瓶又一瓶的酒和姜汁甜饼之类。

    当我带我的某位朋友出去钓鱼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些纯粹的准备工作,这些钓鱼的前期活动,在整个钓鱼过程中是最开心的。它们常常要花去一个小时。要谈论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有钓具的重量问题,有蝇饵的颜色问题,另外还有不少更宽泛的理论问题。

    我们度过了一个很痛快的下午,我们一条鱼也没钓到。我承认,由于我的鱼塘里没鱼,有时安排起来真需要点手腕。来客有时会变得有点不安。于是我对他说:“你的垂钓技术棒极了,没说的!”他听了之后大为高兴,一门心思地想着把钓钩越抛越远,以至于把鱼全给忘了。

    诚然,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确把鱼钓住了,他们会大谈特谈所谓“我弄丢的那条大鱼”。——在事后的回顾中,这一话题足以令任何一个钓鱼者感慨万千。“你还记得我去年夏天在你的鱼塘那儿弄丢的那条大鳟鱼吗?”几个月之后有一个伙计在我们城里的俱乐部对我说。

    “当然记得。”我说。

    “你后来把它钓上来了吗?”

    “没有,根本钓不上来。”我回答道。实话实说,我确信我就是钓到死也钓不上来,他或任何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然而那种错觉却相当令人惬意。再说你也绝对说不死。说不定塘里真有鳟鱼哩。为什么不呢?无论怎么说,凭什么塘里不该有一条鳟鱼呢?你有那么好的一个塘,那里面应该有鳟鱼!说到钓鱼的众多妙趣,最令人开心和着迷的事之一便是禁期钓鱼。假如刚好在这时候有客人来访,那么我会说:“我知道渔季过去了,但我想你大概还是乐意上那儿去看看鱼塘的吧。”他没法抗拒那种诱惑。我们就会钓上它一个下午。

    “我真高兴,”客人最后说,“它们没有吃饵。反正我们同样享受到了乐趣,就跟它们吃了饵似的。”

    就这样——幻觉而已!人生与这多相似啊。重要的是对事物的那种意念和期待。

    现在我要回城去,回我的俱乐部去了,在那里我们整个冬季都会“钓”将下去,钓起那些大大的鱼,但弄丢那些更大的。而对我来说,在这一切后面,对我的鱼塘的回忆正在纷纷坠落的秋叶下越变越黑……不过,至少这一切已给了我的朋友们无限的快乐。

    (有删改)

    文本二:

    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他不是靠奇特、滑稽的故事情节来把读者逗得哈哈大笑,而是善于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些为大家司空见惯却又往往熟视无睹的可笑的和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放大后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产生共鸣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或无奈的苦笑。在里柯克看来,真正的幽默具有抚慰心灵创伤、净化甚至提升人类精神的作用。里柯克在其众多作品里通过幽默与讽刺艺术地表现了人生的种种尴尬,揭示了人类的众多人性弱点。他坚持用笑去净化和超越人生的尴尬与悲哀。喜剧精神与悲剧意识的完美结合,使里柯克的作品既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

    (节选自里柯克《幽默之我见》,有删改)

    【注】斯蒂芬·里柯克(1869—1944),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美国)之后最受欢迎的幽默作家。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钓鱼行家在“我的鱼塘”里没钓到鳟鱼却更高兴,因为他并不关心是否钓到鱼,而是享受着鱼塘的美景。 B . “怪了,它们居然不吃饵”,“我”也不清楚鱼塘的情况,却能得到钓鱼行家的认同,符合他的钓鱼理论。 C . 钓鱼行家质疑“我”推荐的钓鱼线,表现了钓鱼行家对自己钓技的自信,也表现了“我”与朋友关系的亲密无间。 D . “我”邀请访客到“我”的鱼塘钓鱼,虽然没有任何结果,却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在禁钓期钓鱼的乐趣。
    2. (2)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还是让我立即告诉你吧”“你知道吧”,作者用这种表述方式,既让人感到亲切,又增强了现场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B . 小说中反复强调鱼塘里并没有鱼,重在表现“我”爱捉弄人的心理,同时也嘲讽了钓客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 C . 小说结尾“纷纷坠落的秋叶”既与开头“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照应,又烘托了“我”即将离开鱼塘的伤感。 D . 小说淡化故事情节,叙事舒缓,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引发了思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 (3) 文本二指出里柯克的幽默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幽默”,这种风格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4. (4) 作为读者,你从小说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 3.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查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初元年,汉使人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群臣谋:“汉去我远,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是安能致大军乎?无奈我何。”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天子大怒,乃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往伐宛。三年,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昭帝元风四年,楼兰王死,匈奴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时骏马监傅介子使大宛诏因令责楼兰介子至责其王谢服还奏事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于是大将军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帛,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之西国矣。”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立死。介子遂斩王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

    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且以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不亦可羞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1. (1) 断句,用铅笔涂黑,断7处.

      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A王辞不至B时C骏马监傅介子使大D宛E诏因令责楼兰F介子至G责H其王I谢服J还奏事K迁平乐监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匿不肯与汉使”与“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B . “而宛善马绝不来”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C . “于是大将军白遣之”与“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白”字含义相同。 D . “我去之西国矣”与“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宛君臣认为汉相距遥远,又有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难以出动大军攻打自己,所以拒绝了汉的要求,这成为汉伐宛的导火索。 B . 大宛的行为激怒了汉天子,汉天子想要出兵讨伐大宛时,却遭到群臣反对,但他不为所动,并且处罚了持反对意见的邓光等人。 C . 傅介子认为楼兰反复无常,应该受到惩罚,于是主动请求前去刺杀兰楼王,并以此向各国显示大汉的国威,他的请求得到批准。 D . 傅介子利用楼兰王的贪财心理,以退为进,诱使他前来相见,伏下武士刺杀了他,随后将其人头飞马送回大汉朝廷,悬挂示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

      ②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

    5. (5) 司马光认为刺杀楼兰王有哪些危害?请概括作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 4.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岑  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注】《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先写自己“年纪”“四十”,“头白始为郎”,有年华已逝、感时伤世之感。 B . 颔联描写了作者读书的清幽环境,既照应题目,也为下文的抒情言志做了铺垫。 C . 颈联通过写“惊蝉”“求高树”,“旅雁”“厌后行”,触景生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D . 全诗写作者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发慨叹,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
    2. (2) 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 5.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一句可以看出子路的直率,和子路相比,曾皙因为“”而有顾虑,不愿主动言志。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与苏洵《六国论》批评秦国自取下策,因而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观点相似。
    3. (3)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登高远望,“”两句用比喻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景象开阔高远。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不愧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不但能配合建筑与雕刻,而且能呼应文学与绘画;不但能美化生活的环境,而且能加强艺术的欣赏。无论是登高临水,或是俯仰古迹,只要有宏美的书法跃然于匾额、楹联或石碑之上,现场的情景便得以聚焦,怀古的气氛立刻就点醒了。

    所以面对名胜古迹,我常低回于历代的题咏之前,幻觉祖先的魂魄(①),(②),在顿挫转折的点捺之中向我手语 , 幻觉历史就躲在那后而隐隐地向我题词,有时是楷书的端庄,有时是行书的从容,而有时是草书的狂放。

    近年来,自己不擅书法,常在登临之余邀请我题词,我对于题什么词,倒不难。只是实在是难以下笔,因为拙腕管不住顽笔,轻毫控不了重墨,只要一落笔就清纸云烟,不,就____了。看到书法家的朋友健笔淋漓,____,墨渖上纸,或驻或行,或舞或飞,或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盘马弯弓、__,或轻舟出峡、顺流而下,看他们一管在握如挥魔杖,我总是艳羨之余,以指书空,摹拟那夭矫笔势。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用下列材料中的词语,在文中括号①②处补写两句话,要求符合语境,前后衔接,句式整齐,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材料:呐喊 述说  泄密 低语

      篆隶之间 浓淡之中 俯仰之间 行楷之中 流畅雅正 繁复艰深 神秘难认 飞扬灵动

  • 7.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做任何工作,有两件事都是最重要的保障,一是吃,一是睡,只有吃得好,睡得好,①______________,对于航天员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在电视里,航天员在太空舱中飘来飘去,②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航天员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出舱任务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算起,到后期收尾为止,航天员需要连续十个小时高强度工作,体力和精神的双重消耗可想而知。既然航天员的工作如此繁重,③______________,而在没有上下之分的失重环境下睡觉,专用的睡眠区是必不可少的。

    而说到睡眠区,(          )国际空间站的睡眠区显得有些憋屈,在航天员乘组轮换期间,仍然会出现航天员没有床位的情况;天宫空间站的睡眠区相对安静,空间更大,采用了规则的横向布局,更有利于航天员的精神放松。

    1. (1) 联系上下文,在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就不得不提到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那么,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什么不同呢? B . 就不得不提到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不同之处。 C . 就不得不提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那么,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什么不同呢? D . 就不得不提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不同之处。
六、写作题(60分)
  • 8. (2023高一下·凌源期末)   2023 年高考落下帷幕,汶川大地震的“敬礼娃娃”郎铮考取 657 分的高分 (含少数民族加分),而冬残奥会盲人演奏者马奕菲的分数远超艺术录取分数线,从暗夜中破晓生光的他们,终将奔赴更光明辽阔的未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