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有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体现了民族正义性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是恢复自然经济和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的保守心理的反映”,“从爱国主义出发而希望回到中世纪”。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2. 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第二次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都(   )
    A . 以学习西学为核心内容 B . 以争取民主为政治追求 C .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号召 D . 以反对封建专制为归宿
  • 3. 下图为1900年前后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危机的加深 B . 西学东渐的深入 C . 清末新政的推动 D . 经济结构的变动
  • 4. 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年份 书目 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总数 占比 总数 占比
    1896 《西学书目表》 259种 73.6% 93种 26.4%
    1900-1904 《译书经眼录》 164部 33.4% 327部 66.6%
    A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 . 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 D . 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 5. 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写道:“赫胥黎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我们要断然理解,社会的伦理进展并不依靠模仿宇宙过程,更不在于逃避它,而是在于同它作斗争。”这实质上反映了(   )
    A . 该理论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 B . 资产阶级的民权与平等理论 C .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 . “天朝上国”观念发生了嬗变
  • 6. 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   )
    A . 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 B . 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C . 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 D . 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
  • 7. 梁启超在 1897 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
    A . 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 . 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 . 深刻认识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 . 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 8. (2023·广东模拟) 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国家是皇帝的私有财产,皇权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在一个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要存在下去,必须形成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这说明当时( )
    A . 维新思想发展完善 B . 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C . 国家安全观的进步 D . 总体安全观的形成
  • 9.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传统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
    A . 批判传统文化 B . 推行维新变法 C . 发起文学革命 D . 推动社会改良
  • 10. (2023·济南一模) 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   )

    A . 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 B . 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 C . 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 D . 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
  • 11. 19世纪60年代后,反洋教运动迅速发展,共计400多起,遍及全国各地。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廷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C . 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 .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 12.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一观点(   )
    A . 沿袭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 B .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 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D . 代表大革命时的认知水平
  • 13. 天津市曾是近代中国租界数量最多的城市,据下表可以推知(   )

    天津各国租界面积统计表                                                                                                                                                                                                                                                               

    国别

    数据年份(年)

    总面积(亩)

    折合面积(平方公里)

    英租界(含美租界)

    1903

    6100

    4.07

    法租界

    1900

    2800

    1.87

    俄租界

    1901

    5474

    3.65

    德租界

    1905

    4200

    1.80

    日租界

    1898

    2150

    1.43

    意租界

    1902

    771

    0.51

    奥租界

    1902

    1030

    0.69

    比租界

    1902

    740

    0.49

    A . 天津民族工业更为发达 B . 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 C . 天津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 清政府腐败领土主权沦丧
  • 14. 19世纪70年代中期,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指出:“天下之治,以民为先。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也”“富国强兵之本,系于民而已矣”,倡导“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其观点实质上是对(   )
    A . 传统民本思想的否定 B . 儒家思想的现实改造 C . 西方民主思想的机械照搬 D . 洋务派所持论调的批评
  • 15. 1898年7月,吏部尚书孙家鼐上奏光绪帝,请求“降谕旨亟令删除……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字样”。对此康有为自辩称,“即如《孔子改制考》一书,臣别有苦心,诸臣多有未能达此意者”。由此可知,维新变法(   )
    A . 面临重重阻力 B . 注重变法策略 C . 缺乏社会基础 D . 意在思想启蒙
  • 16. 清末民初,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编译所除以编撰教科书为重点外,对于一般图书则注重西方文化思想的译介,如严复翻译《天演论》等思想名著。“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逐渐成为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成了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将这些名词作为孩子的名字。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 . 先进分子接受了进化理论 C . 进化论成为社会主导思想 D . 译书是西学东渐重要途径
  • 17. 严复自英国留学归来后,初拜桐城派大师吴汝纶学习古文,“欲博一第入都,以与当轴周旋”;后又用投士大夫所好的文字从事翻译工作,用古文介绍西方思想。严复的这些努力(      )
    A . 推动了士大夫思想解放 B . 意在融合中西方文化 C . 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艰难 D . 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
  • 18.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所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也与这两本书的主张基本契合。据此可知,当时( )
    A . 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 . 改革势力内部缺乏共识 C . 康梁思想的根本转变 D . 维新力量重视发动群众
  • 19. 1902年,梁启超明确提出要用“淬历其本有”“采补其本无”的方法来“维新吾国民”,尤其要借鉴西方"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这表明梁启超(   )
    A . 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B . 宣扬变法维新思想 C . 强调对民众进行启蒙 D . 思想观念日益保守
  • 20. 1895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维新派帮助下进行改革,先后设立矿务局、铸币局,兴办新式学堂等,得到湖南乡绅的大力支持。梁启超入湘大讲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却遭到湖南乡绅们的激烈反对。这表明维新运动(   )
    A . 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受到湖南乡绅的强烈抵制 C . 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D . 与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 21.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作出向英、法等11国“宣战”的决定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表示“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两江总督刘坤一则称“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 . 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B .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冲击 C . 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终结 D . 在南方的统治土崩瓦解
  • 22.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等11国同时宣战。当月,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议定条约,其内容包括: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湖督宪张之洞切实保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该条约的签订(   )
    A . 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 B . 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 C . 表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 D . 助推了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
  • 23.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古议院考》,开篇写到“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他还认为,古代中国“虽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易》《书》《周官》《礼记》《孟子》这些儒家经典已经包含了一切。由此可知,梁启超( )
    A . 缺乏对晚清政治体制的反思 B . 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 C . 摒弃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 D . 试图运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
  • 24. 如表是某小组进行主题探究时搜集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南市各商号沙船专走山东各口运载北货为主……此等沙船,往年至少亦有30余号俱在秋前驶出,中秋前后南旋,今届竟无一只北放,盖无口可向。

    《江南商务报》,1900年8月

    (一九00年五月)无西北不足以存东南,为其名不足以存也。无东南不足以存西北,为其实不足以存也。

    张謇《啬翁自订年谱》,1925年12月

    北事鱼烂,是穿心大瘫至今日而溃,现在惟有自保东南,联络与国,安集反侧,清查土匪,禁市商之把持。

    费念慈(原翰林院编修)《费念慈致盛宣怀函》,1900年6月

    A . 晚清的南北经济差异 B . 东南互保的社会基础 C . 义和团运动爆发原因 D . 士绅阶层的家国情怀
  • 25.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他意在强调(   )
    A . 变革思想的重要性 B . 要顺应世界潮流而变 C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 传统儒家思想的弊端
  • 26. 据时人记载,戊戌变法运动中“民间祠庙,其有不在祀典者,由地方官晓谕民间,一律改为学堂。各处痞棍借以索诈僧尼胁迁他处,或没其产,或以轻价得之,僧尼尤被其患”。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   )
    A . 触及土地制度 B . 脱离群众基础 C . 反对愚昧迷信 D . 建构新生活方式
  • 27. (2022高二上·内江期中) 20世纪初,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认为传统史学重视“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近世史学重视“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民史能够起到“激励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据此可知,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旨在(    )
    A . 培植国民意识以挽救民族危机 B . 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 C . 反思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 D . 用近世史学改造社会
  • 28.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此上谕(   )
    A . 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 B . 意在全面推行维新变法 C . 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 D . 表明帝后两党矛盾激化
  • 29. 1897年,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总教习时,强调学生要进行“体操锻炼”。严复根据进化论原理,在《原强》中写道:身体“逸则弱,劳则强”。这些主张(   )
    A . 重视发展近代体育事业 B . 深化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 C . 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有利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 30. 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人的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做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工商业的发展,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主要意图是(   )
    A . 提倡君主立宪,推动社会进步 B . 主张全盘西化 C . 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D .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 31. (2022高三上·湘阴月考) 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其文章中提到,他欣赏西方学校教育中“注重于德育体育,锻炼强民体魄”的做法,主张中国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是多彩的,少年儿童在学习之余,“或游苑圃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其观点意在(    )
    A . 推动经济由传统向近代转化 B . 宣扬西方教育制度的先进性 C . 以人的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 D . 兴办学校以普及全民教育
  • 32. (2023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同治八年(1869),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民在传教士的怂恿下,分割了本村玉皇庙及附属义学公产,教民在分得部分地产后,随即转让给传教士修建教堂。这引发非教民一方的强烈抵制,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诉讼和斗争,这就是“梨园屯教案”。在此事件中,传教士不仅怂恿教民,还胁迫或勾结地方官员,因此获得官府的偏袒而占据上风。材料说明(    ) 
    A . 西方教会势力扩张激发了义和团运动 B . 中外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 . 地方官员偏袒传教士体现清政府腐败 D . 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传教活动性质变化
  • 33. 严复认为:“有一道于此。是以愈愚矣,且由是而疗贫起弱焉,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何则?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这一思想观念(   )
    A . 冲破了华夷观念的藩篱 B . 洞察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 C . 表达了改良政体的诉求 D . 饱含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感
二、非选择题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心,"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近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  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时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  "表示欢迎”,第二条  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真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

  •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真伪与史料的价值

    材料一: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 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 (1) 康有为、茅海建对待“上书”这一问题的阐述有何不同? 
    2. (2) 谈谈《康南海自编年谱》及《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在“上书”这一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5年,《苦学生》在《绣像小说》第63期上开始连载。书中人物杞忧子是深受八股毒害的旧式文人,他发出这样的内心独白:“我自受生到今日,少困咕哗,长图皋比,只知做几句八股,对几条空策·····悠悠忽忽了五十年,壮不如人,老之将至,热诚空抱,人寿几何,眼见得没有什么长进,好在社会上贡献了。诸君啊!青年的诸君啊!趁这个时候,努力猛进。看着我老朽现在的后悔,万勿入老朽已往的蹉跎。诸君将来的幸福,就是中国全体同胞得享的幸福了。”·····此时的清廷无论社会秩序还是政治实体,都被讫入达尔文进化论式的世界体系中,杞忧子“想到此处,胸头一根根血管,如沸如裂”。

    ——摘编自林培源《“制造伟大的国民”晚清教育小说〈苦学生〉的叙述者、海外空间与民族寓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杞忧子之“忧”进行历史阐释。

    (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叶秋海棠”

    清末民初之际,学部所编《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对中国版图的想象有这样的描述:“我国地形,如秋海棠叶。出渤海,如叶之茎;西至葱岭,如叶之尖;各省及藩属,合为全叶。”中华民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新地理》中,延续了“一叶秋海棠”这一意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国政府推动下,除了教科书之外,“秋海棠”也开始广泛出现于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介中,并广为民众所接受。

    “桑叶”与“蚕食”

    “桑叶”是民国时期另一种对中国版图的想象。1922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法地理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全部地形好像横铺着的一个大桑叶;再巧不过,中国本是蚕丝的发源的地方”。到30年代救亡话语体系将中国版图抽象为“桑叶”,将日本版图抽象为“蚕”。1938年,在题为《我们不怕鲸吞!我们只怕蚕食!》的抗战漫画中,所显示的桑叶被蚕食掉的中国版图的部分,与当时日军所占领的中国国土的形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抗战期间的教材中,无论国民政府还是边区政府都存在着将中国版图比喻为“桑叶”的做法。

    “雄鸡一唱天下白”

    新中国成立后,一种新的中国版图想象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将中国版图比喻为“雄鸡”。据《人民日报》1952年4月13日的报道:“西安的少先队员曾指着中国版图的模型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庞焕洲说,‘咱们祖国真像一只美丽的大雄鸡’”。而这一宣传极大推动了对这一认知的传播。此外,旧有海棠叶地图中难以突出台湾的地位,而雄鸡地图中,将台湾视为雄鸡迈出去的一只脚。这一解释被成功运用于政治解释之中,并成为大陆与台湾关系建构中的重要一环。——摘编自徐鹏《秋海棠、桑叶、雄鸡与中国》

    依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准确完整,史实运用合理,语言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