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 1. (2023八下·丹东期末)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 . 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 C .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 .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2.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周末,同学们去爬大孤山,关于他们的爬山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时最短的功率最大 B . 速度最快的功率最大 C . 体重最大的功率最大 D . 做功最快的功率最大
  • 3.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小车上放一木块,木块随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 小车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4. (2023八下·丹东期末) 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铁皮剪 B . 定滑轮 C . 钳子 D . 船桨
  • 5. (2024九下·中山模拟) 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用高压锅煮食物 C . 茶壶的壶盖留有小孔 D . 火车站台设置安全线
  • 6.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槽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并将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动能大小。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 )

    A . 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 . 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 . 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 D . 木块被钢球撞击前的动能
  • 7. (2023八下·丹东期末) 两同学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计A所受浮力较小 B . 密度计B所受重力较小 C . 两密度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 D . 两密度计在水面处的刻度值不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 8. (2023八下·丹东期末) 滑板运动是孩子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一小孩踏着滑板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运动,则( )

    A . 小孩踏在滑板上,滑板会发生形变 B . 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 . 滑板停下来时,它的惯性消失 D . 玩滑板时尽量降低重心是为了增加滑板对地面的压强
  • 9. (2023八下·丹东期末) 两个边长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用质量不计的细线连接,轻轻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悬浮,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图所示。则( )

    A . 甲受到的浮力与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 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 C . 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D . 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 10.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斜面长 , 高。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此装置省力,但不省功 B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C . 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D .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1.0分)
  • 11.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小丽穿上旱冰鞋,向前推墙,她会向后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小丽推墙的过程,她对墙(选填“有”或“没有”)做功。
  • 12.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排球课的垫球基本动作训练中,球受到胳膊给出的力后,由下落变为上升,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离开胳膊后的排球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排球具有 。
  • 13. (2024八下·巧家月考) 如图所示,洗脸池排水管设计了U型“反水弯”,起到隔绝下水道异味的作用。当水不流动时,“反水弯”两端的水面高度总是的,其利用了原理。

  • 14.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弹性限度内,另一端用手向右拉长弹簧,手受到弹力是因为弹簧发生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

  • 15.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活动时的情境。此时图中 能表示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填序号 ,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 16. (2023八下·丹东期末)  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意大利科学家在1米长的玻璃管内装入水银做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若增大玻璃管的长度,则测得的大气压强值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7. (2023八下·丹东期末)  物体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物体运动了 ,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忽略空气阻力
  • 18.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将一未装满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则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是;正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 , 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 , 则选填“”、“”或“

  • 19. (2023八下·丹东期末)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线,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 20. (2023八下·丹东期末)  094型战略核潜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潜艇,它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漂浮在水面的核潜艇所受的浮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 力。浸没在水中的核潜艇下潜时,所受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2024·襄阳模拟)  如图所示,两长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力之比为1:3,已知的压强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的底面积之比为 ,若把放在上,那么的压强与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 22.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物块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c: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 (1) 如图A所示,可知圆柱体重N;B步骤中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为N;
    2. (2) 分析C步骤与步骤(填字母)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a是错误的;
    3. (3) 比较B步骤与E步骤的数据,不能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
    4. (4) 写出能够支持猜想b的一个生活现象:
    5. (5) 该圆柱体的密度为kg/m3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0分)
  • 23. (2023八下·丹东期末)  为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小车从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 (2) 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 ;
    3. (3) 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水平面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选填“远”或“近”;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则物体将在水平面上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 (4) 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 填序号
      A . 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 . 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 . 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 . 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 24.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实验。

    1. (1) 实验时,要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 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结果,可验证猜想 是否正确;比较乙、丙两次实验结果,可验证猜想 是否正确;两空均选填“”或“
    3. (3) 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华同学认为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他判断的理由是 ;
    4. (4) 以下事例中,增大摩擦的是 ,减小摩擦的是 两空均选填字母

      A.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 25.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杠杆没挂钩码时需要向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说明调节前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高;
    2. (2) 小明通过改变钩码数量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得到杠杆平衡条件是: ;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 (3) 如图甲所示先在杠杆左侧挂个钩码,后在右侧处挂个钩码,根据得到的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判断出杠杆的 端会下沉;
    4. (4) 小明想用撬棒撬动地面上的石头,是撬棒的支点,是阻力,如图乙所示,为了撬动石头,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施加在点的最小动力及其力臂
  • 26.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现有酒精和浓盐水。已知:

    1. (1) 若要检验“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实验方法: ;应该观察什么现象: 。
    2. (2) 若要检验“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这一结论:实验方法: ;应该观察什么现象: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 27. (2023八下·丹东期末)  我国的无人机技术世界领先,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如图所示是一架已经装载上物资的无人机,若该无人机自身质量为 , 它有4条支撑腿,每条支撑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请解答下列问题:

    1. (1) 物资所受的重力;
    2. (2) 图中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无人机对地面的压强旋翼未转动
  • 28. (2023八下·丹东期末) 我国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制造出了独木舟,如图所示。该独木舟外形可看成一个长方体,它长、宽、高 , 质量为。求:

    1. (1) 当独木舟底部距离水面时,底部受到的压强;
    2. (2) 独木舟空载时受到的浮力;
    3. (3) 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重量。
  • 29. (2023八下·丹东期末)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为的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 物体在内匀速上升的高度为 , 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物体上升的速度;
    2. (2) 工人对绳端的拉力;
    3. (3) 当被提升的物重增大为时,工人对绳端的拉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