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 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例: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① , 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②中。”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象,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恺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尤信小术③ , 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玄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节选自《晋书·顾恺之传》,有删改)
【注】①连省:官署相连。②阿堵:这个。③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①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②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而缄闭如旧以还之,给云未开。
书边事①
(唐)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 , 白日落梁州③。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唐宣宗时代,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击败吐蕃,收复河西、陇右失地,这首诗写于此事之后。②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③梁州:即“凉州”,今甘肃武威。
材料一: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或者说,我们需要建构怎样的文学批评,这是当前文学理论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真正有效的文学批评应当是一种对话,并且这种对话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它既是批评者与作品及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批评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更是批评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
文学批评最先面对和关注的就是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解读和阐释是文学批评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批评者只有“走进”作品,通过对作品仔细认真地“细读”,才能真正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将其揭示出来。批评者不但要“走进”作品中去,还要“走出”作品,把对作品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且要传达得真实、准确,符合作品本身的意蕴,而不是批评者的一种主观隐想。“走进”作品首先要建立在“认同”基础上,只有“认同”了作品,才能“走进”作品。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值得“走进”,只有那些有意义、有价值、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才值得“走进”。而“走进”作品就要走进作品中人物的内心,全身心地来细心体验和感受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感受,甚至要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
文学评论的理想境界是“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然后再进一步与作品中所表现的“创造精神会合”。实现“与小说家的创造精神会合”,就需要“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是全方位的“走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秉性;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生活环境。“走近”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直接的面对面采访,也可以通过电子媒介方式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阅读作者的日记、谈话、访谈、创作谈,更可以通过采访作者的亲朋师友来从多方面了解作者,达到“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是“走进”作品的桥梁,只有“走近”作者,才能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文艺观念、创作意向、创作倾向,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更为透彻。否则,对作者一无所知,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观念都不了解,那么,对作品所作的批评是否准确也就值得怀疑,也就很难让人信服。当然,“走近”作者并不是对作者一概赞同,一味表扬。“走近”作者也可以指出作者在创作观念、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上的不足。
文学批评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其最终目的是要“走向”读者。“走向”读者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它要为读者提供关于具体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细致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明白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为什么是好的,又具体好在哪里。“走向”读者的批评承担着发现者和引导者的功能,批评者要发现和挖掘作品中所蕴藏的意义和包含的美。另一方面,批评者又是一个传达者。批评者要把自己从作品中所发现的美传达给读者,因此,批评者既是作品美的发现者,又是作品美的传达者。比较而言,作为传达者的批评者比作为发现者的批评者更为重要,没有批评者的发现和传达这一过程,整个文学活动就没有完成。
文学批评与作品、作者、读者之间之所以能够“遇合”和“对话”,其前提和基础就在于文学批评也是一种“体验”活动。文学创作离不开“体验”;而且,文学批评也和“体验”有着“亲合”关系,也同样离不开“体验”。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只能通过某种体验才能把握”。因此,“体验”就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共同要求。
(摘选自《走向与作品、作者、读者相遇合的文学批评》,有删改。)
材料二
做好当下文学批评工作,需要处理好文学批评话语与文学批评思想的关系,防止用话术取代思想,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灵魂和枢纽,是文学批评穿透文艺实践,阐扬时代精神的聚点,锚点和重点,文学批评离不开对思想的重视、坚守和表达。然而,时下一些文学批评话语缺乏深刻的思想,疏离、厌恶甚至排斥文学批评思想,在话语制造、复制与膨胀中自言自语、自我游戏、自我重复、自我沉醉、自我封闭,沦为毫无思想、空洞平庸的言说。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资本的逻辑凌驾于学术的逻牌、思想的逻辑之上,思想被视为负担与牢笼,文学批评的话题性、热门度被认为远远比文学批评的思想性、深刻性、批判性重要,收藏量与评论量的多寡决定了文学批评的价值高低,文学批评被流量所驱动,演变为流量批评,追求没有任何深度的“平滑”传播,此外,饭圈化的现象阻碍了针对某些热门文学作品的理性批评,削弱了文学批评的思想锐度和力度,譬如某些粉丝用辱骂、围攻、抵制甚至“人肉搜索”等极端方式,疯狂维护偶像创作或演绎的文学作品,无视文学批评的学术性、专业性、客观性,令批评者投鼠忌器。此外,历史虚无主义的粘贴式批评、戏说式批评、窥私式批评、煽动性批评其嚣尘上。譬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沈从文等人的婚姻生活成为一些批评者借题发挥的对象,或通过耸动的标题和夸张的语言,或通过看似艰涩、实则歪曲的强制阐释,否定他们的文学成就、思想价值与历史贡献。因此,对思想性的强调应当是新时代文学批评的重中之重。
(摘选自《当下文艺批评的三重任务》,有删改。)
王国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王国维: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李煜)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李卓吾: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
黑羊白汤
赵文辉
一个清冷的冬夜,我和老婆骑着电动车,在这个江湖气十足的豫北小县穿行。我们的饺子馆转让五年了,我很想念它,也时不时的下下馆子,找找那种感觉。老婆鬓角已见醒目的斑白,我也成了一个双下巴的蓝围裙大叔——如今我们在家包饺子,去小吃店推销,还上了美团外卖。
一家“黑羊白汤”的吸塑发光招牌吸引了我,进门时老婆像往常一样提醒我:“一人一碗羊肉汤,不准点菜。”她知道我爱面子,像很多下馆子的人一样,总觉得单吃一碗烩面不是那回事儿。
这是一家居民小院改造的饭馆,主营烧烤、烩面、羊肉汤。院子里黑乎乎一片,楼梯、烧烤炉集满了黑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面的油腻两次粘住我鞋底。生意却不孬,满满一屋子人。厨房是明档,一口直径近一米的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一套全羊骨架在锅里起伏,时隐时现。“好汤!”我情不自禁在心里叫了一声。有一桌客人刚走,我们坐下来。服务员边摆小件餐具,边问我们吃什么。老婆报了一碗羊肉汤,一碗杂碎汤,说咱俩可以换着吃。
瞬间,羊肉汤和杂碎汤端了上来,浓香的白汤上漂了一层翠绿的香菜末。一眼就能看出是纯骨头熬的,没有借助三花淡奶增白。我挖了一勺羊油炒制的辣椒面儿撒进去,很干的那种,见了热汤便融化开了,红灿灿一层。口水都快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盛了一勺。热汤正要进口,猛听得啪一声响,接着一声严厉的喊叫:“服务员!”
我手中的勺子一哆嗦。
扭头一看,邻桌坐了四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中年人——那种在城内三关混油了的生意人:有俩小钱儿,到哪儿嗓门都贼大贼大。给我们点菜的那个服务员笑吟吟走过去,问他们有啥需要。一个“地包天”指着桌上一盘湘味小炒肉,责怪五花肉过油了,不是生炒的,他一口就吃出来了;另外酸辣土豆丝是用刨菜器刨的,没有刀切的味道好。“地包天”一副内行得意的样子,服务员连连道歉,说下回一定注意。另外仨人黑着脸不说话,一人嘴角叼了一颗香烟,像是要跟人打架一样。我心里突然七上八下起来。凭我的经验,一碰见这样的客人,麻烦就到不了头。
后来他们点了主食,一人一个手工馒头,还吩咐服务员送一碟小米椒,切成细圈,再倒点生抽。我咧了一下嘴,今年的小米椒跟去年的香菜差不多,死贵死贵,18元一斤了。果然,服务员迟疑了一下,说需要请示老板。“地包天”马上变了脸,手中的酒杯狠狠地一墩。柜台里的老板娘看出他们不好惹,忙起身吩咐服务员,“快去厨房端吧。”
对这一碗靓汤的兴致全没了,我额头瞬间挂满了汗珠,老婆也全身绷紧。我在心里提醒自己,又不是自家开的饭店。但我还是管不住眼睛,留心着那边的动静。
馒头端上来,只一会儿一碟小米椒就完了,他们要求再送一碟。老板娘犹豫片刻,还是答应了。第二碟小米椒上来,其中一个人突然一拍桌子,我心里猛然一咯噔。当年在我们饺子馆,不少客人招呼你的方式就是这样。他一脸怒气,举着手里的手工馒头叫老板娘看,说他们饭馆儿竟敢拿发霉的馒头来坑人。老板娘赶紧从吧台里出来,说她愿拿小店13年的声誉保证,手工馒头都是今天下午新蒸的。“地包天”冷笑一声,问这些黑点如何解释?老板娘答不上来,喃喃道,真是新蒸的呀。那四个人很不好惹,扬言要给食监所打电话。服务员从厨房端出一个不锈钢蒸格让他们看,里面的馒头还冒着热气。他们依然不依不饶,又是拍照又是录视频,扬言要发朋友圈。“其实是发酵粉没揉开,我们在家蒸馒头,也遇见过这种情况。”屋角就餐的一对老夫妻替他们解了围,这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轻声慢语,却不容质疑。我进来这么长时间,愣没注意到这对老夫妻。最后“地包天”他们很不情愿地安静下来。
我和老婆额头沁满了汗珠,只想赶快喝完汤走人。按我平时的习惯是要加一次汤的。这时那四个人先去结账,问多少钱,老板娘告诉他们276元。“地包天”以命令的口吻说:“把零头免了!”老板娘点点头,“好吧,给二百七吧。”“地包天”差点儿跳起来:“你打发叫花子吧!”看来他心目中的零头和老板娘的零头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沉默了一会儿,见老板娘没有表态,就把账结了。“地包天”扫完微信问老板娘要发票,老板娘给他们撕过,笑着说:“慢走,欢迎下次光临!”她的笑容马上凝固了,只见“地包天”把发票一点点撕碎,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又一片一片扔到了吧台上。我的心颤了一下,我老婆比我还紧张。我再次提醒自己,这不是我们开的饭店。我想起开饺子馆那些年,我们一直小心翼翼,还是不能让客人满意。他们走后台布上会留下几个烟头烙的窟窿,还有的临走撂下一句,“再不会来第二回了”,吓得我们追到车跟前苦苦哀求却不告诉我们原因。
“地包天”他们走后,我喝完最后一口汤又抽了一张餐巾纸,打算去结账。我站起身的时候,听见有一桌客人喊道:“服务员,开水!”
“嗯,来了。”我怎么都没想到,我老婆居然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接着,她的腿像装了弹簧一样跳起来,拎起我们桌上那壶开水飞奔而去。“黑羊白汤”那个慢了半拍的服务员和我一样瞪大了眼睛。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 , 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粤绣,是以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为中心的总称,与苏绣、湘绣、蜀绣一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距今已经有千年的传承历史,最远可以追溯至唐代。相传,粤绣的创始人是卢眉娘,卢眉娘因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技艺精湛而得到了唐代帝王的赏识,从而使粤绣名扬天下。
粤绣有两大独特性:一是绣工多为男工。古代,男性绣工被俗称为“花佬”,在当时,广州还流传着“三千花佬”的说法,粤绣“传男不传女” , 这并不是性别歧视,而且由于粤绣在绣制的过程中需要工匠站着,能够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二是远看醒目而近看精细。它的用色十分明决,华丽的效果____,因此在远处望去,十分醒目;但与此同时,粤绣通常使用金线来描绘图案的轮廓 , 这在近处看来,又是十分精细的。除此之外,粤绣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构图十分饱满有序,图案工整,虽然花纹繁缛丰富,但是并不____。
在中国四大刺绣中,与其他三类刺绣不同,粤绣的自由度很高。在绣工绣制的过程中,他们会大量融入自己的审美观点,从而对绣品____,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主题,所以,粤绣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可惜,自上世纪50年代后,从事粤绣“花佬”的数量大幅减少,到现在,仅存的一名“花佬”是广州90岁的许炽光老人。许炽光老人说自己最大的愿望是粤绣____,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曾经辉煌的粤绣还是后继乏人,被称为“逐渐消逝的美丽”。
①溯②廓③缛
《千金要方·养性序》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强调凡事不可过度。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对象。”
有人推崇“适度”,有人赞美“过度”。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阅读经历与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