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轻工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虽身处逆境仍然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  ”。
    2. (2)  《卖炭翁》中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艰难的句子是“  ,  ”。
    3. (3)  《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  ,  ”。
    4. (4)  李白《送友人》中“  ,  ”两句,表现了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复杂意绪。
    5. (5)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  ,  两句,表现了诗人在万物入梦的时刻,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独自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 2. (2023八下·金安期末)  阅读回答问题。 

    再游鹰嘴岩

    董建华

    曾与妻子游过一次鹰嘴岩,那天云雾缠绕着山尖,江面上覆盖着一层薄云,可以清晰地听到船只航行的笛鸣。当时正下着绵绵的细雨,担心路滑不安全,与妻子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折返回去了。 

    这个周末, 还不到七点,太阳就快步走上工作岗位,将天空中的云层清理得干干净净。妻子说:“这么好的天气,不如再去一趟鹰嘴岩,看看周围的景色。” 

    第一次去时,我们将车开到鹰嘴岩山脚下,然后步行上到鹰嘴岩顶端。那次路途不熟悉,沿路打听才到达目的地;这次轻车熟路,我们直接将车开到离鹰嘴岩最近的公路边——不过那里公路狭窄,路边挤满了车,我握着方向盘却找不到停车的地方。附近一位种地的老大爷看出了我们的窘况,走过来对我们说:“这几天天气好,来鹰嘴岩玩的人特别多,你们不如将车停到我家门前吧!” 

    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建了一栋三层小洋楼,门外有一个小坝子紧邻公路,虽不十分宽敞,但停两三辆轿车也不成问题。我们以为老人要收停车费,老人马上看出我们的心思,忙解释道:“在我家门前停车一律不收费。以前这里冷冷清清,自从鹰嘴岩观光点出了名,来游玩的人多了,我们这里便有了生机,农产品不出门也好卖了。可惜,以前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修路时没有修停车场。”。我们以为只是这位老人有此想法,没想到周围农户也在忙着指挥其他车辆停在自家门前,路边还摆了一些卖柑子、茶叶、自种蔬菜的摊点。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旅游景点,竟然将这里的经济也带动了起来。 

    鹰嘴岩就是山梁尽头的一块巨大石头,面积不足半平方米,高低不平、外高内低,从侧面看像鹰嘴般悬在空中,三面绝壁,对面是长江三峡中的牛肝马肺峡,顺江而上是链子崖,顺江而下是三峡大坝和黄牛岩,山下一面是浩浩长江,另一面是安静的九蜿溪。虽有防护,但站在鹰嘴岩上也双腿发抖,坐在鹰嘴岩上又担心巨石滑落,真是惊心动魄,令人坐立难安。 

    妻子靠我牵着她的手,挪动着颤抖的双腿上了鹰嘴岩的顶端。刚坐上去时,妻子不敢睁眼。一个劲儿地说:“头晕眼花,心惊肉跳!”等到稍微适应之后,她便颤抖着双腿站起来要我帮她拍照:与牛肝马肺合影、“驾驭”、江中的游船、亲吻鹰嘴…… 

    许多人来此游玩首先享受的就是鹰嘴岩的“险”:站在三面绝壁的一块寸草不生的石头上,脚下两面都是江河,远处绵绵高山环绕,给人以绝处逢生的感慨;其次是鹰嘴岩的“美”:高矮不同、形态各异的大山矗立于眼前,碧绿的江水在山脚下轻轻流淌,一艘艘船只飘荡在江面上,沿江两岸的绝壁上镶嵌着腰带般的黑色公路,路面上蚂蚁般的车辆穿梭其间,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人大饱眼福。 

    鹰嘴岩的故事也让人神往。据说,大禹在黄牛的协助下疏通河道,大禹走后黄牛便跃入山中,在鹰嘴岩的下游变成了黄牛岩;屈原年轻时在九碗溪办学;昭君顺江而下曾在此地停留;杜甫、李商隐、陆游路过此地曾写下许多精美的诗句,其中以陆游留下的诗句最为出名:“船上急滩如退鹤,人缘绝壁似飞揉。口夸远岭青千叠,心忆平波绿一蓠。” 

    我们还想在鹰嘴岩停留,尽情感受这里的美景,另外一批游客已经在催促我们了, 只好依依不舍地弓着身子,匍匐着离开鹰嘴岩。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一批批游客向鹰嘴岩奔去…… 

    (选自2023年5日3日《中国教师报》)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作者略写了第一次游鹰嘴岩时鹰嘴岩景点的特点,为下文作铺垫。 B . 第3段通过写村民不收停车费,表现了鹰嘴岩人的热情好客和民风的淳朴。 C . 第 6段运用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形象地表现了妻子的恐惧心理。 D . 第7段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鹰嘴岩的“险”“美”。
    2. (2)  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表格中填写恰当的内容。                                                                                                                  

      游鹰嘴岩

      鹰嘴岩特点

      ①  

      雨中游鹰嘴岩

      ②  

      ③  

      ④  

      险、美

      愉悦

    3. (3)  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①还不到七点,太阳就快步走上工作岗位,将天空中的云层清理得干干净净。(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②只好依依不舍地弓着身子,匍匐着离开鹰嘴岩。(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 (4)  作者写游鹰嘴岩,为什么在第8段写鹰嘴岩的故事?
    5. (5)  妻子登上鹰嘴岩的顶端,为什么“头晕眼花,心惊肉跳”?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简要说说。
  • 3. (2023八下·金安期末)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生物迁徙,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①高晓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们常常为了理想去到远方,但又为了亲情重回故里。我们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走着同一条路,成为了一直在路上的迁徙者。 

    ②我们为了理想奔波迁徙,很多生物也一样,它们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那么,它们的迁徙又是为了寻找些什么呢。 

    ③生物的迁徙皆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的,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选择。冬天来临,气候骤降,没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而它们又没有其他办法,比如冬眠,于是只好选择逃离,待到山花烂漫,气候回暖时再迁回来。所以,生物迁徙便是为了寻找更加适合生存的环境,或是充足的食物,或是舒适的气候,或是利于繁殖的条件。 

    ④对于生物如何确定它们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了好奇。人旅行时会带着地图或指南针辨别方向,而迁徙的生物可没有这样先进的设备,但是它们却从不会迷路,它们的奥秘是什么呢?科学家认为,迁徙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最近还有研究认为很多生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候鸟是一种典型的代表,候鸟在长距离迁徒时,大脑能记录下每一个特殊地点的磁场特征,将它们之间的距离、方向信息组合在一起,绘制了一张精准的“地图”,据此找到到达各个目的地的飞行路线。然而有趣的是,有科学家发现即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途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了它们,它们生来便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⑤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驱动生物迁徙的根本原因。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平均气温升高了 0.4-0.8℃.这会如何影响生物的迁徙呢? 很多生物之所以选择迁徙是为了逃离冬天的寒冷,温度升高对它们似乎是有利的。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发现气候变化短期内确实可以增加黑脸琵鹭的越冬区,然而到2080年,3个最适宜黑脸琵鹭的越冬区可能严重缩减,它们只能选择移动越冬区。可是越冬区并非是想移动便移动那么简单的,很多地理屏障会阻碍生物的迁移,导致它们无路可走。比如那些生存具有限制性的海域生物,像生存在珊瑚礁三角区的生物,很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⑥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便是不少生物需要的是较低的温度,比如鱼类。气候变化影响海水的温度,很多鱼类选择逃离赤道附近的热水域,向更冷的水域移动。由于气候变化,北美水域中超过 70%的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发生了变化。更骇人的是,科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如果不阻止气候变化,34%的动物,57%的植物,将失去一半甚至更多的生存区。 

    ⑦科学家说,迁徙是生物对恶劣环境的集体逃离,是对生存压力的妥协,是不可不做的选择。对这些迁徙者来说,行万里迢迢之路,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是在找寻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项是 ____ 
      A . 有些无法冬眠的生物,在寒冷的冬季离开栖息地,待到山花烂漫,气候回暖时再迁回来。 B . 饲养在室内的年轻乌鸦,通过与其他同伴的接触,掌握了祖辈迁徙的路线而不会迷路。 C . 北美水域中超过70%的鱼类选择逃离赤道附近的热水域,这些鱼类需要的是较低的温度。 D .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使34%的动物,57%的植物失去一半的生存区。
    2.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动物迁徙而不迷路的奥秘在哪里。
    3. (3)  第⑤段画线句“很多生物之所以选择迁徙是为了逃离冬天的寒冷,温度升高对它们似乎是有利的”中,“似乎”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4. (4)  第⑦段中“对这些迁徙者来说,行万里迢迢之路,看不一样的风景,或许也是在找寻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吧”,结合全文,你认为这些迁徙者“心中的诗和远方”指的是什么?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 4. (2023八下·金安期末)  阅读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1)  字词翻译。 

      马者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不以其  

      ④执而临之  

      真无马邪?  

    2. (2)  句子翻译。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3)  从文中看作者借千里马遇不到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4. (4)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5. (2023八下·金安期末)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亲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我渐渐懂得    ▲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自定立意;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不要在文中透漏出你的身份信息;不少于600字。

五、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 6. (2023八下·金安期末)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保尔顿时惊喜得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新乌亮的手枪,又勿忙回到花园。他警 tì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 像猴子一样地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他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住 

        新 

      ③警tì  

    2. (2)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抓住枪套”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若有若无 B . 安排任务 C . 放松下来 D . 完全相信
    3. (3)  下列诗句与文段中画横线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造化钟神秀 B . 白发三千丈 C . 回乐烽前沙似雪 D . 报君黄金台上意
    4. (4)  以上文段节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文段主要用了  描写来写主人公保尔偷枪的经过,小说描写保尔最爱读的书是《  》,他在  (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
  • 7. (2023八下·金安期末)  轻主中学以“以和为贵”为主题升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下面是小安同学搜集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他修改、补充。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A】 既承认差异,却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B】这与“同而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①处画线句子有误用关联词语的语病,应把“  ”改为“  ”。 

      ②语段中括号的作用是  

      ③把【B】处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2. (2)  下面是小王同学准备的“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把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徐祯稷《耻言》)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3. (3)  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近年来,桐城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创立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一直以来,桐城基层组织自发将六尺巷典故“礼让”精神引入纠纷调解,引导矛盾双方对标先贤,弘扬“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启迪广大群众传承互谅互让、强者先让、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做人美德,在消弭大纷小争中每每收到奇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