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不懂就要问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77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涌 诵)  照(例 列)   (胡 糊)涂   (厉 历)声

    (攻 功)课  (既 即)然   (道  到)理  (断 段)落

  • 2. 比一比,选词填空。
    1. (1) A.飘扬      B.飘洒     C.飘荡

      ①旧社会许多人弃家避难,四处

      ②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的国旗敬礼。

      ③雪花纷纷扬扬地下来。

    2. (2) A.安静      B.平静      C.宁静

      ①看到李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了下来。

      ②这是一座的村庄,与世无争,可谓是一个世外桃源。

      ③在的湖面上,几只水鸟在来回飞翔。

  • 3. 按要求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霎时——  照例——  清楚——

    糊里糊涂——  流利——

    反义词。

    清楚——  流利——  详细——

  • 4. 填空,先补全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一不漏  摇  鸦雀   糊糊涂
    2. (2) ​写出两个带有“一”字的四字词语。

    3. (3) ①会场上虽有上千人,但却,似乎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②读到兴奋处,他地大声朗诵起来。
  • 5. 学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 (1)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龙一鸣对“私塾”一词很感兴趣,他利用课文插图,知道“私塾”是指

    2. (2) 先生拿着戒尺 , 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壮壮利用课文插图,知道“戒尺”是指;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厉声”的意思是

    3. (3)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从中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表现了孙中山的品质。

  • 6.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句话是说那时候学生读书非常好听。
    2. (2)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这句话衬托了孙中山的勇敢。
    3. (3) 老师没有给同学们讲解,是因为老师讲了学生也听不懂。
  • 7. 按要求写句子。
    1. (1)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唱歌一样。(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 (2)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照样子,补全句子)

      既然雨停了,我们就

    3. (3) 孙中山背出功课。(扩句)
二、现代文阅读
  • 8. 课内阅读。

    ____的孙中山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____的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1) 孙中山让老师给他讲讲书中的意思,同学们的表现是吓呆了,变得鸦雀无声。你知道大家为什么会害怕吗?
      孩子们害怕是因为:
    2. (2)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你觉得孙中山说得对吗?为什么?

      我觉得,因为

    3. (3) “糊里糊涂”的近义词是( )。
      A . 清清楚楚 B . 一知半解
    4. (4) 联系加点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孙中山是一个的人。
    5. (5) “问”往往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没有说明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
      A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B .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郑燮 C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D . 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6. (6) 当小孩子掉进瓮中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完成这个故事图吗?再说说谁做的更好,为什么?                                                                                                                 

      起因

      经过

      结果

      收获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水迸,儿

      我认为做的更好。因为

    7. (7) 如果让你从孙中山和司马光中选择一个人做好朋友,你会选择谁?为什么?

      我选择,因为

    8. (8) 这两个少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能说说他们是怎样的孩子吗?请你给题目的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词语。
  • 9. 课外阅读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教授讲天文学。教授讲道:“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 , 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们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的吗?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教授被问倒了。

    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答问题。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才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1. (1) 形成解释。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水落石出:

      ②胡思乱想:

    2. (2) 整体感知。

      题目是“勤学好问的伽利略”,这说明本文想要表现的就是伽利略的特点。那么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现伽利略这一特点的?

    3. (3) 形成解释。

      对于伽利略爱提问这一行为,教授认为这是伽利略,而伽利略则是为了

      A.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B.嘲笑教授没讲清楚知识

      C.显示自己很聪明,看不起古代的学者    D.探寻真正的科学

    4. (4) “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符合事实 B . 古代的学者讲的不一定符合事实 C . 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不符合事实 D . 古代的学者讲的就是事实
    5. (5) 伽利略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
      A . 古代著名学者提出的观点 B . 课本中写的、教授讲解的知识。 C . 有理论依据的、经过事实验证的知识。 D . 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实。
    6. (6) 你认同教授的观点还是伽利略的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可以赞同,可以反驳。
    7. (7) 获取信息。

      伽利略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8. (8) 创意运用。

      你在生活中善于提问吗?提出问题后又是怎样找到问题答案的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