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工业革命期间西方的阶级矛盾激化
②这些思想未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影响扩大
④欧美“福利国家”制度确立和完善
大洋洲 | 南洋各岛 | 非洲 | 亚洲 | 美洲 |
100% | 98.9% | 90.4% | 56.6% | 27.2% |
年份 | 主要措施 |
1945年 | 开始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把战时与法西斯德国合作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
1946年 | 成立计划总署,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颁布部分工业企业国有化法律;年底,政府控股全国工商业股份达50%以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分。 |
1947-1953年 | 开始实行莫内计划,即10个中期计划中的第一个计划,目标重建法国经济。 |
1958-1961年 | 第三个计划的执行,实现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年均增长率达到5.7%。 |
材料一:从事海外扩张的先驱者并不是人文主义者。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被他同时代的人描绘成一个刚直、虔诚、勇武的禁欲主义者。他虽然总是慷慨地资助海员和测绘人员,但他对学问和各种技艺并不感兴趣。有历史学家表示:“不管对文艺复兴作何解释······地理大发现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在西欧,曾有过一场思想登动,而在欧亚其他地区则没有。这与其说是1500年以前欧洲扩张的起因,不如说是1600年以后欧洲扩张的动力和具有不可抵挡的力量的缘由。
在中国,人们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形成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在奥斯曼索国,穆斯林的学院为了驻调神学、决学和修辞学而不讲会弃天文学、数学和医学。这些学院的毕业生对两方正在做些什么一无所知,而且也毫无兴趣去开清楚。没有一个穆新书主再我人会相信,一个信是督教的异教他能教给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性)转折。地理大发现发生在1500年前后,因此,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历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一:16世纪德国南部和中欧的贵金属产量激增,随后是美洲白银的大量涌入。迅速成长的广阔市场为英国的商品带来稳定的需求。在供给方面,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丧失了工业生产的竞争力,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毛纺品出口国。由于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造成英国的劳动力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短缺,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企业主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更节省劳动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摘编自宋李健《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全球视角的内生分析模型》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是“世界工厂”,向世界各地供应工业品。19世纪末,在世界贸易所占份额中,英国从1860年的20%降至19%,美国为12%,德国为13%,法国为9%。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法国政治家让·莫内提出将德国的煤钢产地鲁尔区、萨尔兰交由法国支配,以便让法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美国反对将鲁尔区自德国分出。1950年5月,法、美两国发表了由莫内起草的西欧煤钢联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资源为基础,把西欧国家各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共同管理“联营”。1951年4月,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1969年,21个拉美国家在智利召开会议,讨论拉美与美国间不平等经贸关系的问题,强调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合作不能附带政治和军事条件等原则。
1975年,拉美23国政府代表签署《巴拿马协议》,宣告拉丁美洲经济体系成立,以协调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共同立场。70年代到80年代初,拉美的国际关系学界围绕拉美国家的核心关切——“自主”来构建国际关系理论,形成了自主理论。
——摘编自赵晖《拉美本土国际关系理论:自主理论及其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