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高二上·曲阳月考)  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商王作为群巫之长和统治者,不仅对民众进行精神安抚,还让灾民尽快得到物资救助。商王以下,宗、祝卜、史等人既是商王进行占卜的辅助者,也是落实救灾措施的具体执行者。这反映出商朝( )
    A . 充满了神权以及专制色彩 B . 防灾救灾是商王的主要职责 C . 国家机构的治理功能增强 D . 已形成完备的官僚政治体系
  • 2. (2024高二下·陆河月考)  董仲舒认为,世界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受命于天的圣人为王,王代天施政,是沟通天人的纽带,王在人间具有最高权威,是世俗权力中心的原点。董仲舒这一思想( )
    A . 抛弃了先秦儒学的思想内核 B . 旨在劝诫统治者顺应自然 C . 奠定了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D . 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 3.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唐中后期乡村的里正、村长及保长等人的事权逐渐加重,因为流动频繁的寄住户、浮户等客户也需要缴税,同时纳税对象的土地、屋宇等资产以及人丁、户等也都需要核定。这一情况表明,当时( )
    A . 税制改革扩大了基层事权 B . 中央对藩镇的控制力削弱 C . 基层自治的雏形逐渐形成 D . 政府加强对农民人身控制
  • 4.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据学者研究,明代海外贸易饷税收入很高的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二万九千两白银,而万历年间钱赋收入每年大约是四百万两白银,海外贸易收入在整个财政中占0.7%。这说明,当时( )
    A . 工商业经济发展出现迟滞 B . 海外贸易对国内影响有限 C . 海禁政策已无法继续维系 D . 中国在外贸中处于不利地位
  • 5.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读表:清代司法制度的运作程序

    层级

    案件种类

    死刑案

    流刑案及涉及杀人的徒刑案

    徙刑案

    笞杖刑案

    1.州、县

    侦察

    侦察

    侦察

    审判

    2.府

    转报上级机关

    转报上级机关

    转报上级机关

    汇集上报

    3.按察使司

    审判

    审判

    审判

    最高上诉机关

    3总督或巡抚

    批示

    批示

    批示

    4.刑部

    复审

    最终判决

    汇集上报

    5.三法司

    最终判决

    6.皇帝

    批示

    据表可知,清代( )

    A . 形成权责较为清晰的司法体系 B . 强调将地方司法权收归中央 C . 极力削弱地方政府行政权力 D . 注重将行政权与司法权分离
  • 6.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读下表

    人物

    主张

    郑观应(1842~1921)

    ……由是观之,公法(指国际法)仍凭虚理,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是故有国者,惟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

    薛福成(1838~1894)

    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不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是同遵公法者其名,同遵公法而损益大有不同者其实也。

    由表可知,郑、薛二人( )

    A . 在是否要学习国际法上有分歧 B . 一致认为富国强兵才是根本 C . 在自强与求富的先后上有分歧 D . 都认为国际法维护强国利益
  • 7. (2024高三上·石家庄模拟)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为官督商办时代、外人兴业时代、国人兴业时代和自觉的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自觉的发展期”是指(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甲午战争后 C . 清末新政时期 D . 辛亥革命后
  • 8.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1919年,中国派出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是北洋政府的陆征祥、顾维钩、施肇基、魏组宸以及广州军政府代表王正廷等;1945年,中国派出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代表是国民政府的宋子文、顾维钩、王宠惠以及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代表董必武等。这反映出( )
    A . 社会主义道路赢得西方尊重 B . 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C . 中国人民对统一的高度认同 D . 团结合作是各党派的共识
  • 9.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埃及实行经济制裁。中国在1954-1955年向埃及购买3000多万美元的棉花和棉纱之后,于1956年再次购买1000万英镑埃棉,其中现汇支付590万英镑。新中国这些举措旨在( )
    A . 解决工业原料紧张困境 B . 支持反殖民族独立运动 C . 维护中国周边和平稳定 D . 支援各国社会主义革命
  • 10.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民工潮”,从四川、安徽、河南等10多个省输出的劳动力,集中流向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和福建沿海地区。据估计1994年全国跨省跨地区的民工流动总量约2000万人。当时“民工潮”的出现( )
    A . 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 推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 C . 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配置 D . 导致我国人口加快增长
  • 11. (2023高三上·历城开学考)  1939年,美国考古学家在美塞尼亚西南海岸找到了传说中由涅斯托尔统治的派罗斯王官;1953年,英国人文特里斯成功解读线形文字B,证明它是一种古老的希腊语。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古希腊文明史被提前到公元前2千纪。这说明( )
    A . 历史研究依赖于考古学成就 B . 新的学术成果拓展了历史认识 C . 历史解释推动了历史学发展 D . 史学研究必须走国际合作之路
  • 12.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公元9世纪,一位阿拉伯学者写道:“印度的文献被翻译,希腊人的智慧也被译了出来,还有波斯的文学,也翻译了”“这让一些作品增色不少”。由此可知,当时( )
    A . 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广大 B . 阿拉伯文化源自于希腊文化 C . 西亚地区是世界文化中心 D . 阿拉伯人成为文化交流桥梁
  • 13.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法国在大革命前有上万种度量衡,当时普遍存在以人的肢体(如脚或步)作为长度单位的情况,各地标准不一。大革命确立起诸多全国统一的、理性化、固定进制的度量衡新命名,如十进制的厘米、分米和米。这反映了当时( )
    A . 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B . 工业革命对法国的影响 C . 对封建制度的全盘否定 D . 科学和理性主义的传播
  • 14.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指出:“美国的唯一愿望是看到邻国稳定、有序和繁荣……如果(邻国)长期作恶,或者治国无能,导致文明社会之间的纽带全盘松弛,那么在美洲,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最终需要某个文明国家出面于预。”这说明当时美国( )
    A . 企图实行称霸全球政策 B . 致力于促进美洲发展 C . 无力镇压拉美独立运动 D . 将美洲视为势力范围
  • 15.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下图为20世纪40年代,美国战时生产委员会制作的一幅宣传海报。该海报表明,当时( )

    A . 美国集中力量发展军工产业 B . 反法西斯同盟处于失利境地 C . 美苏两国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D . 美国在大战中耗尽战略资源
  • 16.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读下图:

    导致美国发起制裁趋势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这一时期( )

    A .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 B . 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 C . 美国综合国力相对衰落 D . 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长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
  • 17.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榭岛遗址的年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发现了双排并连的盐灶,手制厚胎粗糙的煮盐陶盆,用于支撑陶盆的烧土柱等。先秦文献《世本》记载:“夙沙氏始煮海为盐”,而宁波大榭岛发现的史前制盐遗存就是煮盐的,鲁北沿海也有史前存在煮盐遗址的线索。到商周时期,从鲁北沿海的考古发现看,煮盐规模显著扩大,煮盐工艺流程也更加进步,尤其出现了有意用草木灰铺就的摊场,来泼洒卤水并刮取生成的盐土,以及周壁抹泥防渗的淋卤坑,来过滤盐土获得符合煎煮要求的高浓度卤水,这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我国古代传统的煮盐工艺“淋煎法”。

    ——摘编自王青、曹洋《我国海盐考古二十年回顾》

    材料二 把古沉船“华光礁1号”上的器物,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出土和出水的瓷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艘从中国港口装货,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将商品运送至东南亚国家的远洋商船。

    “华光礁I号”的船载货物类别,是宋代海外贸易商品的一个缩影,其中尤以外销陶瓷器最为突出。因“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早期沉船,各窑口的工匠按自己的理解生产瓷器。到了“南澳1号”沉船所处的明代中晚期,大量带有异域风情的瓷器出现,海外贸易实现了从过去的纯输出到“订制”输出的转变。

    ——摘编自符宇群:《贾宾:“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

    1. (1) 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作者如何运用考古成果进行史学研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光礁I号”的考古文物可用于研究哪些历史课题(拟出一个课题名称即可)。为深入开展所列课题的研究,请简要阐述你的研究思路。
  • 18.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窃维东西各邦,其开化后于我国。而近今以来,政举事理,且驳驳为文明之先导矣。撑考其故,实本于教育之普及,学校之勃兴。然以少数之学校,授学有秩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才,岂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盖有图书馆、博物院,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今为我国计,不如采用博物图书二馆之制,合为博览馆,饬下各行省一律筹建。

    ——张謇《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1905年)

    材料二 民国初期,政府认识到“中国文化最古,艺术最精,凡国家之所留贻,社会之所珍护,非但供考古之研究,实关于国粹之保存”。首次以国家的名义对文物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如颁发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查办文物的盗毁与流失等,创建国立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等文物保管机构。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事业在这一时期逐渐成型。

    ——李守义《民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历史考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謇提倡建博览馆的缘由。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文物保护特点及背景。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物保护对于当今中国的意义。
  • 19.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陶瓷产地广泛,产量巨大,不少远销海外,著名的有汝窑、钧窑、磁窑、越窑等,烧掉的林木不在少数。《宋史·食货志》说,拥有百万人口的首都汴京每年消耗木材2000万斤,外加木炭1700万斤左右。若按每亩伐木10立方米,每立方米重约1000斤,出炭率20%计,仅东京(汴京)一城每年就烧掉1万亩森林。宋金时期人口以1亿计,每年仅燃料一项就要烧掉100万亩森林。

    ——据《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表:每年人均能源的使用

    人类自身的基本需求

    1*

    狩猎和采集社会

    3-6

    农业社会

    18-24

    工业社会

    70-80

    *这里的单位指的是成年人平均的基本新陈代谢需要的能量,大概是每年30-50亿焦耳。

    ——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金时期能源消耗大的经济因素,并分析材料一作者估算方式可能存在的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人均能源的使用急剧变化的原因。
  • 20. (2023高二下·汕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某学者所整理的1914年欧洲若干国家的基本状况

    国别

    1914年基本概况

    英国

    将德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与其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企图维系其国际地位。国内爱尔兰不断寻求脱离英国自治,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是老牌的殖民帝国。

    法国

    国力不断衰弱,企图通过贷款拉拢一些国家,结成盟友对抗德国,争霸欧洲大陆。以高利贷资本援助俄国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与德国有领土及殖民地争端。

    德国

    煤炭产量由1890年8900万吨猛增到2.44亿吨,工业实力增长,国民信奉狂热的扩张主义。争夺殖民地,寻求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沙俄

    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军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然而基础设施陈旧,工业化水平极低,资本严重依赖外国投资,农民骚乱频繁。与德国有贸易摩擦。

    奥匈帝国

    经济总童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一,内部发展不均衡,工业化有明显区域性,境内生活着欧洲最多的民族,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与俄国在巴尔干问题上有矛盾。

    ——整理自刘慧《国际体系中的随机性微观事件》

    请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