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8月...

更新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群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内调和。宗法制的国家形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僵化统一的思想教育、温柔敦厚的道德说教等,造成了克己思维模式。强大的社会力量往往支配着个体的性格,不允许他做出个人的独立判断。过于浓厚的群体意识使得个体人格趋于依附认同。他们只能放弃特殊性和独立性,把个人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整合同化到群体中去,按照群体意愿行动。如果执意要追求个体的人格独立,结果只能是在现实中被毁灭。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悲剧讲究情感抒发的适度,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人物往往在不幸中选择隐忍,把自由与幸福寄托于来世。而西方社会是一个以个体为本位的社会,强调向外扩张。在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独立判断,常能够做出毫不妥协的选择,有时甚至会把个人的判断力凌驾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之上。这种过于独立的判断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近乎武断,从而产生不理智的举动,走向意志的反面。

    西方悲剧所揭示的是人与无法制伏的异己力量的抗争与冲突。在《俄狄浦斯王》中,异己力量表现为英雄意志所遭遇的不可知的命运;在《哈姆雷特》中,异己力量是主人公性格中的弱点;在《人民公敌》中,异己力量是某种与主人公为敌的社会势力。在这些矛盾中,人是主动出击的,冲突逐步升级。他们努力地想摆脱宿命,想通过自己的进取和拼搏把握自己的生命航程,然而他们越是努力就越接近置他们于死地的泥潭。而中国古典悲剧描写的主要是主人公悲惨的遭遇,不是剧烈的冲突。《窦娥冤》是个典型的例子。窦娥缺乏斗争意识,把自己的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既然命运决定了地的不幸,只好安分地修来世。她拒绝嫁给张驴儿为妻,主要是囿于封建礼教。她为救婆婆屈打成招,也是出于“孝”心。在整个过程中,窦娥步步退让,直到上了刑场,她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无辜,只有靠上天为她作证,因此,她的抗争显得被动而没有力度。

    (摘编自  邹红《中西方悲剧特点比较与分析》)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雷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雷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都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  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西方戏剧受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国以群体为本位,强调向内调和;西方以个体为本位,强调向外扩张。 B . 中国古典悲剧淡化冲突,侧重描写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西方悲剧重在反映人与诸多异己力量之间的剧烈冲突。 C . 西方戏剧中,人神对立是主要关系;但因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绝对分离,中国戏剧中的人神关系不是主要关系。 D . 中国的悲剧根源在于人本身,不在于社会;西方的悲剧根源,则在于人自身,以及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悲剧讲究情感的适度抒发,把最初的矛盾化为最终的和谐,这是其胜于西方悲剧的地方,也使悲剧人物显得崇高。 B . 窦娥的故事说明,受思想教育、道德说教等影响,中国悲剧中的人物常常选择把不幸看做命运的安排,安分地修来世。 C . 从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可见,在西方人观念中,人无法自由左右自己的全部命运,同时,人性是所有人都有的性质。 D . 若悲剧主人公只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那么,该作品的悲剧精神会受到局限,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高度。
    3.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己思维模式”的一项是(    )
      A .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为缓和爱情与家庭、伦理的冲突,无奈休妻,最终自缢而亡。 B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为报复李甲的背叛,将珍宝尽抛江中,愤然投江而死。 C . 《梁山伯祝英台》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用殉情来成全来世的爱情。 D . 《汉宫秋》中的王昭君,为了汉匈之间不再爆发战争,毅然选择出塞和亲,最后投江自尽。
    4. (4) 中西方悲剧主人公的典型形象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括。
    5. (5)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课本,简要阐述《窦娥冤》具有悲剧性的依据。
  • 2.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又见天香第一枝

    艾雯【注】

    ①今年春早,除夕也是立春。一年的最后一天,竟又是春季开始的第一天。多么奇妙的巧合!尽管生活在尖锐化的科技时代,尽管以公历计算着时光的脚步,但对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我依然有许多偏爱和尊崇。就像我国的历法,配合四时节气,岁序不乱,真是宇宙大学问中的奇迹!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不仅时令准确,含义更是蕴藉无限。像“立春”“立秋”,以“立”字表示开始和来临,多么坚定有力;像“惊蛰”,春雷初震,地气上升,惊醒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又多么生动而具震撼性。

    ②——噢,挚友,看我只顾在这里歌颂节令,让你好笑。而原来是趁着开春,要告诉你一个小小喜讯:终于我得到了梅花的消息。

    ③我不仅得到了梅花的消息,也寻着了梅花的踪迹。不在诗里,不在画上,不在梦中,而是真真实实,生长在泥土里,绽放在枝干上。

    ④我不仅寻到了梅花的踪迹,更欣赏了梅花的高洁标格、傲岸丰神。不在梅山,不在梨山,不在苏州邓尉,却在一幢庄严巍峨、轩敞宏伟的殿堂内。

    ⑤那天,闻讯而去孙中山纪念馆访梅的人汇成一股潮流。我们是三滴小水珠,溶入大潮中,我那两位随从转瞬不见了,原来他们留在门外,正一字一句研读那一大张有关梅花的介绍。说也是,不知多少像他们一样生长在亚热带宝岛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的梅花哩!

    ⑥人挤,光线暗。只能随着潮流缓缓移动,点数着小盆小盆的红梅。高不盈尺,却也根株蟠虬,点缀着点点纤柔的深红花朵。人潮涌到大厅中间忽然分流四溢,这才豁然露出一片璀璨的白,绵绵不尽围绕在孙中山座前。全是一人高的白梅。花光莹洁耀眼,幽香暗暗浮动。庄严的殿堂洋溢着早春的氤氲,玉蝶梅清癯疏瘦,娇小的花朵白里泛着浅浅的粉,仿佛羞晕轻染。时梅丰腴雍容,晶莹圆润的花朵繁密地攒集在秀挺的枝梢,俯偃生姿,翘扬独秀。虽然是年轻的新生代,已颇具坚忍卓绝的精神、高洁超凡的标格。最难得的是习惯于严寒酷冷、凌霜傲雪之姿,竟也能在潮湿的亚热带深植成长。真是,有土地就有我们的国花!

    ⑦徘徊在梅丛间,我忍不住三番两次凑近最高枝的花朵,深深地吸着气,那清清幽幽、淡淡约约、若有若无的芳馨,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唤醒了我最早的记忆,也唤回了往日情怀……

    ⑧若有若无的幽香中,我是那个短发覆额的小女孩,老棉鞋踏过皑皑白雪,仰头望着那林老梅桩,光秃秃的枝丫上,开着碧光盈盈的绿梅,比母亲发髻上的碧玉簪还晶莹。父亲双手笼在狐皮袍子的袖口里痴痴地欣赏。雪悄悄地飘下来,沾在他帽檐上。

    ⑨淡淡约约,清清幽幽,也是梅展,在天寒地冻的日子,在水榭亭阁的林国,展示一盆盆淡雅俊逸的绿萼梅、古雅名贵的檀香梅、色泽如杏的杏梅、结实成双的鸳鸯梅……有的苍劲古朴,有的奇倔突兀,有的狂放豪迈,有的仙风道骨。那些爱梅成癖的梅痴围着梅花仔细品题,柱上壁际挂着些咏梅的对联诗词,有一幅松青篆刻的竹屏似乎最具代表性,诗题:“江南素垂一枝春,艳好国花自有真。万紫千红齐仰止,冰肌铁骨见精神。”那是苏州人一年一次的盛会,我跟父亲去过好几次,留下好深好深的印象。

    ⑩还有一株闻名的梅花,你一定比我更熟悉,那就是你们苏州艺专对面图书馆里的那株铁板红梅。历史悠久,树龄古稀,枝干朴拙道劲。耸峭之气凛然。真是铁骨嶙峋!花开时,枝丫间、树梢上,却繁花密蕊,盛开着胭脂般的红梅。树是如此古朴苍劲,花是如此妩媚温润。正是“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自然,看梅花最好的去处还是邓尉,“邓尉山上梅花林,玉雪为骨冰为魂”。方圆二十里的梅林,千万株一齐怒放,蔚成一片香雪海!远远望去,仿佛天际垂云,山巅积雪,待走进梅林,就像投身在白云掩映间,陶醉在“飞来香雾都成雪,寻人梅花不见人”的美妙境界。

    ⑪——“嘀嗒”一响,镁光闪闪,将我拉回现实。孩子们让我和梅花留下了依偎的情景。从前虽然没有人替我和梅花摄下可贵的镜头,但在我们内心,却保留着最隽永的一份。不是吗?那孤傲幽雅的仙姿,高洁坚贞的丰神,深深镌刻在我们心版上,稍一敛神凝注,便又清晰地呈现在脑中,永不磨灭,永不褪色!

    ⑫挚友!可还记得许多年前,我也曾给你看过一篇怀念梅花的小文,开头摘录了四句引子——年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龚生华;又是天寒时节,何处可看梅花?很高兴如今再也不必为“无处可看梅花”而惆怅。羁居宝岛数十载,从未上阳明山专门为看樱花。不是对花有所歧视,却是耿耿于它所代表的不祥事物。期盼着来年,我们可以相偕去阳明山赏梅,也可以结伴返家园重访故居梅花。

    ⑬最后且让我抄下我最喜欢的梅花颂,作为明日梅花之约的见证,效法梅花精神的期许!

    ⑭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唯渠不变霜节操,千古风标只自知。

    (有删改)

    【注】艾雯,台湾作家。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⑤段“说也是,不知多少像他们一样生长在亚热带宝岛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的梅花哩”,意在写出在台湾很少见到梅花。 B . 文章第⑥段写梅花既习惯于严寒酷冷,也能在潮湿的亚热带生长,突出了梅花坚贞顽强的精神。 C . 文章第⑩段对图书馆里的铁板红梅的描写侧重于其独特的外形气质,而对邓尉梅花的描写则侧重于其数量之多。 D . 题目中的“天香第一枝”指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及其美好品质的喜爱,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怀友之情。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运用大量整句,比如“树是如此古朴苍劲,花是如此妩媚温润”,广泛吸收了古代散文的骈文句法,语言典雅。 B . 文章第⑧⑨两段写记忆中的梅花和孙中山纪念馆的梅花形成对比,含蓄地表达了对记忆中梅花的喜爱之情。 C . 文章第⑩段“方圆二十里的梅林,千万株一齐怒放,蔚成一片香雪海”一句,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 . 文章以和“挚友”交谈的方式来写,如“要告诉你一个小小喜讯”“你一定比我更熟悉”等,使文章显得亲切活泼,有感染力。
    3. (3) 文章围绕“访梅”的思路而展开,请简要梳理。
    4. (4) 艾雯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哪些选材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
二、古诗文阅读
  • 3.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噴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不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杼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杼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已死而为已亡,非其私 , 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 , 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材料二: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 , 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读《晏子春秋》A详哉B其言C之也D既见E其F著书G欲观H其行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口实,指俸禄,即古代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可指话柄、借口,如“贻人口实”。 B . 袒免,古代丧礼,凡是五服以外的远亲,无丧服之制,唯袒衣免冠,以示哀思。 C . 危言,文中指危险的言论,其中“危”与成语“危言谠论”的“危”意思不同。 D . 进,指出仕,做官,与《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进”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层次清晰,事件完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晏子的答辞,理由充分,言辞犀利,感情强烈,一气而下,尤为精警动人。 B . 齐庄公起初很信任晏子,多采纳他的意见,经常赐他爵位,增加封邑,后来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了,并不断剥夺他的爵位和封邑。 C . 晏子在他的爵位和封邑都被剥夺干净后,先叹后笑,是因为他预料到齐庄公一定会被崔杼杀死,也预料到崔杼一定不会加害于他。 D . 晏子虽然没有为君主殉死,但是他又不忘君臣之礼,敢于冒着被崔杼杀害的危险,依礼入崔家哭吊一番,以此表达臣子私情。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

      ②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5. (5) 司马迁感叹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材料二中司马迁如此仰慕晏子的原因有哪些?
  • 4.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任洛阳丞请告一首

    韦应物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

    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家园杜陵下,千岁心氛氲。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

    著书复何为,当去东皋耘。

    【注】①请告,请求休假。唐制,职事官请假百日,即合停官。②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用“木”作喻,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自己的本性与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交代了自己“请告”的原因。 B . 诗人“折腰非吾事”的态度,与李白“安能垂眉折腰事权贵”同样表现了因人生不称意而生发的慷慨愤激之情。 C . “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两句,描写初春雪后的静美与生机,嵩山高大巍峨,洛河一带已有春天的气息。 D . 全诗内容清晰,先写自己做人为官的立场和态度,后半部分实写了诗人回到家乡杜陵后耕耘漫步的隐居生活。
    2. (2) 历来人们多认为“陶韦诗风相似”,请结合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这一看法作简要分析。
    1. (1) 小刚同学打算明年毕业后去泰山游览,如果他想追随姚鼐登山的足迹,那么你推荐他的登山路线是“”。
    2. (2)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孙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①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②他才感到现在腰板硬了一些。过去,③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④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儿事了。当然,⑤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⑥虽然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____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的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____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____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摘编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第一段划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效果。
  • 7.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建立种群、传播扩散、暴发危害的生态过程。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____。其中,不少入侵物种是由进出口贸易货物或入境旅客无意传入的。有意传入则是指____等目的人为引进物种。20世纪,部分地区出于改善环境、防浪护堤等考虑,引进耐盐、耐淹,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强的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大量种植。这种草迅速蔓延,挤占滨海湿地红树林、芦苇和海三菱藨草的生存空间,形成“绿色荒漠”。依赖滨海湿地生存栖息的候鸟、底栖生物等,也由于无处落脚、无食可觅而面临生存危机。此外,还有小部分外来入侵物种属于自然传入,通过台风、洪水等气候要素流动,或由昆虫和鸟类等生物的传带,使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发生跨境迁移。

    生物入侵危害巨大,但从发生机制过程来看,初期的传入、定殖、潜伏等过程较为隐秘,____,以致中后期不断扩散,最终暴发,对经济、生态和人类健康乃至生存造成严重灾害。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 (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加横线的地方都用到了引号,请简要分析二者用法上的不同。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新乡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饭圈,原指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现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破圈,意思是某明星、某事件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的粉丝圈中传播,还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知晓。“破圈”这一词语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考古工作专业性很强,但经过一些人的巧妙构思设计,突破了自身的文化圈层,成为影视观众热捧的工作。再如,以前冰雪运动是个相对小众的圈子,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冰雪产业的发展,冰雪运动正在破圈走向大众化。破圈可以是对自己已有圈子的突破,也可以是让更多圈外的人走进自己的圈子。“破圈”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