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14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战国时代的‘士’,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通称。……他们虽然不是一个阶级,但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阶级。”“士”在当时充当的主要角色是( )
    A . 地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 B . 诸侯争霸和兼并的倡导者 C . 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者 D . 各阶级在思想上的代言人
  • 2.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根据考古发现《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立即)行之;不急者,日蹙(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反映出秦朝( )
    A .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 行政管理的严格高效 C . 文官政治的确立 D . 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 3.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图为春秋晚期的牺尊,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 它体现了贵族的奢靡生活 B . 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 . 当地的牛耕技术广泛应用 D . 牲畜驯化影响了政治生活
  • 4. (2024高三下·衡阳开学考) 据统计,在明清女性画家近400件画作中,花鸟画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5%,人物画占21%,而山水画比例最小,仅占14%左右。据此推知,此时期女画家较少选择山水画题进行创作的主要原因是( )
    A . 女性游历山川的机会相对较少 B . 儒家伦理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C . 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性优势 D . “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
  • 5.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族聚居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 )
    A . 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B . 茶马古道促进了人口迁移 C . 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 D . 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
  • 6. (2023高二上·成都月考) 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
    A . 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 B . 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 . 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 D . 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 7.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表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
      河北户 占河北耕地 山东户 占山东耕地 河南户 占河南耕地
    10亩以下 51.4% 14.6% 57.4% 19.8% 55.0% 15.2%
    10-50亩 41.1% 49.6% 37.8% 52.2% 38.4% 49.9%
    50-100亩 5.8% 20.3% 3.9% 16.9% 5.0% 19.2%
    100亩以上 1.7% 15.5% 0.9% 11.1% 1.6% 15.7%
    A . 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B . 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初步改变 C . 农业经济地域差异很大 D . 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 8.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世纪60年代设置于总理衙门之内的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以及后来设置的海防股都是以古所未有的机构承当古所未有的业务。它们莞连同文馆、总税务司,在传统官制外另成一种系统。这表明( )
    A . 清朝外交向近代化转变 B . 自强的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C . 清政府加强对海关的管控 D . 对外贸易开始被英国控制
  • 9.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湖北机器织布局在1896年大力整顿之后,“竟赢余十八万金”,不但其产品畅销,还把厂中九名外国技师裁去八名。该现象( )
    A . 使民族工业增强了信心 B . 得益于放宽设厂的限制 C . 表明实业救国成效显著 D . 打破了外资的技术垄断
  • 10.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1.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图为创作于1919年的新闻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作者意在( )

    A . 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B . 揭露日本侵占山东的野心 C . 控诉军阀混战割据的罪行 D . 推动工商学界的联合斗争
  • 12.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将同一个空间但不同时段内发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可以展现较长时段内历史的发展脉络。以下图片所呈现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①③④②
  • 13.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著名抗战歌曲《延安颂》创作于1938年,下面为其部分歌词。关于这首歌的评述,准确的是( )

    ①诞生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

    ②反映出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③呼吁尽快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④激发了广大民众团结抗战的热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 .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D . 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 15.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否则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一言论( )
    A .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 . 导致美苏“冷战”正式形成 C . 直接促成了马歇尔计划 D . 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
  • 16.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说:“深圳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动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意在强调( )
    A . 走出新路决定改革的成功 B . 深圳要贯彻冒险主义精神 C . 改革开放需不断解放思想 D . 经济发展始终是工作重心
  • 17.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黑格尔说∶"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自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 . 启迪广大民众个性发展 B . 推动各个阶层平等发展 C . 促进全体民众共同发展 D . 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发展
  • 18.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罗马《法学总论》规定:公民之间人人平等;在事实不能确定时,按无罪推定执行;不能按人的思想定罪;每人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后果,不能强制任何人为他人承担罪责。据此可知,罗马法(    )
    A . 注重公民意识 B . 坚守公平公正 C . 蕴含理性精神 D . 适用范围广泛
  • 19.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彼特拉克于1345年别出心裁地给古代罗马演说家、政治家西塞罗写了一封信。彼特拉克在信中写道:“相信我,西塞罗,如果您知道我们今天的状况,您会哭的,无论您身处天堂的第几层抑或是厄瑞玻斯暗界,您都会哭的。”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彼特拉克(   )
    A . 憎恨教会情绪 B . 着力复兴罗马文化 C . 推动宗教改革 D . 主张建立理性王国
  • 20.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据记载:1778年夏,伊萨克巴雷要求议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政府开支,国王和政府无可奈何:1779年,罗金厄姆等在上院攻击“恩赐制”,要求削减国王年金;翌年4月,下院议员丹宁削弱王权的提案以18票在下院通过,国王及其亲近展惊,但无法报复。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国王日渐成为众矢之的 B . 责任内阁制己初步形成 C . 上下两院差别基本消失 D . 国王政治权力不断削弱
  • 21.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 )
    A . 解决了供求矛盾 B . 减少了生产的无序性 C . 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D . 适应了“新经济”
  • 22.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世纪,欧洲工会会员致力于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和雇佣条件下为自己谋福利,社会主义却主张变革制度,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的结合直接得益于( )
    A . 空想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C . 国际工人协会的不断推动 D . 欧洲平民教育兴起
  • 23.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谈到斯大林错误的根源时,仅仅将其归结为斯大林个人的性格和道德缺陷,而没有深刻地分析个人崇拜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更没有从制度层面阐述斯大林问题的要害。这导致( )
    A . 苏联经济政策没有任何改变 B . 赫鲁晓夫改革收效甚微 C . 苏联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D . 苏联最终崩溃走向解体
  • 24.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社会按统治者的宗教偏爱而划分,把世俗和宗教权威合到一起,因而把世俗制度扩大至整个民族。同时,人们不仅知道有其他种族的人民,而且也知道有各种不同的语言、趣味、文化习惯和宗教。这说明欧洲宗教改革后(    )

    ①产生了各种新兴的基督派别

    ②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③出现教会从属于国家的趋势

    ④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图为德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代表作《构成第四号》,画面描绘的是骑兵们的一场冲突,这场冲突通过抽象形式呈现,最后变成一种象形文字,或是变成--堆伸展开来的线条,而这些线条就像长矛-样朝着战斗方向冲出去。与这一作品的风格是( )

    A . 现实主义 B . 现代主义 C . 古典主义 D . 浪漫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 26.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清代,江南的苏州、南京、镇江、杭州等地的丝织业中,流传着“商人积丝不解织,放与农家预定值”的诗句。可见,当时这一地区的农家丝织户,已经有了商业资本的操纵或控制。到清代中期以后,在丝织业中,“账房”形式的包买商制度相当发达,甚至在生产中已经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然而,明清时期的丝织业生产日益集中在市镇或较大的城市中,城市中“账房”与乡村农户之间主要是通过商人资本经营的丝行去垄断乡村织原料市场来联系的。这种包买商制度的“蛛网”并未直接地控制乡村的家庭纺织手工业。

    ——摘编自于秋华《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手工业经营组织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江南丝织业中出现的新经营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 27.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品有①蒸汽机、②纺织机械、③汽轮船等。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会址建有④火车站和通往各地的⑤有轨电车线。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界博览会,集中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

    清朝末年,北京城流行的竹枝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最象。如:

    “分科大学指开堂,功课七门教育良”“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蛋”

    1. (1) 材料中划线部分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只填序号)你认为在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应有哪些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新展品?
    2. (2) 依据材料,指出清末北京城市生活出现的新现象。
    3. (3) 结合下列图片和所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交化的认识。(请从变化、原团感受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28.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礼治与法治】

    材料一:周代形成了以维护宗法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并使全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都纳入到礼的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刑罚与礼互不相属。法官参照前辈先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法律实践以刑统罪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礼治秩序宣告瓦解,国家制定的成文法开始居于法律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各种社会行为“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礼被排斥在法之外。

    汉儒以引经注律、经义决狱的方式,“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定的法律里”,开启了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这个过程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律“一准乎礼”而告完成。此后,经宋迄明清,中国法律就基本定型于“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正统体制,使以礼为核心的儒家道德规范实现了法典化,同时也使以刑为核心的法实现了道德化。

    ——摘编自谢作《中国古代礼法关系的演进》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法文化中公正、法治、自由、平等法治思想输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礼法制度……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法律进程正式开启经由沈家本、伍廷芳、俞廉三等人的不懈努力,1911年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采用了来自权利能力、债权、所有权等民法概念,引进了契约自由、过失责任等民法原则。同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刑法的总则与分则两编的体例,并仿照西方刑事法制建立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缓刑、假释及主刑和从刑相协调的刑种体制等刑法制度。中国近代法律体系和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摘编自张晋藩《综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礼法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法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 29.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观察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的种族构成(千人)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年

    750

    223

    27

    1000

    1820年

    325

    7884

    1772

    9981

    ——选自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1820-1860黑人人口的增长

    ——选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

    材料三:移民美国图

    ——选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土著人是指什么人?白种人主要来自哪里?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 (3) 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大约开始于何时?简述你推断的理由。
    4.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移民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30.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出身农家,从小就十分关心农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验。同时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创作和翻译许多农学书籍,其中以《农政全书》最为著名,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成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贯穿着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包括:第一“富国以农”“理财莫先于务农”的思想。第二,移民垦荒和兴修水利。第三,在农业技术方面,首先打破了我国古代农学中“风土”思想的局限。第四,提高了南方的耕作技术,推广了甘薯的种植经验。第五,徐光启还总结了蝗虫灾害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了治理蝗灾的办法。《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的生产经验,是农业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摘编自《徐光启农业思想的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农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徐光启的“农政”思想。
  • 31.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人从自身的狭隘角度出发,认为欧洲人是在希腊一一罗马和犹太一一基督教的“优越”文化传统驱策下向外征服全球的,欧洲人把他们今天的成就归功于中世纪(即中国的盛唐时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并且强调十字军东征、商人阶级的壮大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商业繁荣及意大利一西班牙对印度香料生意的控制等因素。但在中国人眼里,地处亚欧大陆西北一隅的欧洲既不产稻米、蔗糖,也不产茶叶、棉花,那里的人大约是为谋生计而被迫出外经商,而且就像前代的“蛮族”一样纷纷涌入中国。不管怎样看,中国在唐宋乃至马可·波罗时代的元朝,发达程度显然超过中世纪的欧洲。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中(东)西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