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24-03-2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仰韶文化晚期的青海柳湾遗址墓葬中,82座男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等生产工具的有48座,随葬石球、石镞的有2座;71座女性墓中随葬石斧、石锛.石刀者仅8座,随葬骨锥的有38座。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原始农业逐步发展 B . 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 . 社会组织形式转变 D . 早期国家逐步形成
  • 2.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 . 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 . 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 . 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 .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 3.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
    A . 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 B . 中央集权弱化 C . 对母系血缘的重视 D . 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
  • 4.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 .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 5.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下、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 .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 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D . 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 6.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盂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
    A . 土地私有制已确立 B . 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 . 井田制度出现松动 D . 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 7.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春秋时,晋楚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但县大夫和县公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战国逐渐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县令多由国君自行任免。这说明( )
    A .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实行郡县制 B . 县的设置早于郡,所以县的地位高于郡 C . 郡县制的发展经历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D . 秦朝最先推行郡县制
  • 8. (2023高一上·浦北月考)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自由的第一个高峰。但大家只注重了“争”的一面,却忽视了“融”的一面。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相融相合的现实。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混同;上博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混同;马王堆帛书中,可以看到道家与法家混同。“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些共通之处(  )
    A . 得益于共同的文化基础 B . 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 . 消除了诸子百家之间的争论 D . 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
  • 9. (2024高一上·富锦期中)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 商业活动的衰退
  • 10. (2024高一上·德阳月考)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韩非 D . 墨子
  • 11.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
    A . 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 . 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 C .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 . 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 12.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秦汉时期,地方长官要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这些原始数据经核实后,朝廷会根据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也会根据结果编制财政预算。据此可知,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度(   )
    A . 有效杜绝基层吏治腐败 B . 加强了基层治理制度化 C . 旨在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D . 保证了中央财税的增长
  • 13.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汉书•货殖传》记载,经过秦末战争,到汉朝初年,齐人刀间“逐鱼盐商贾之利”,已“起数千万”;成都的罗裒“擅盐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货”,亦“訾至巨万”;宛(河南西南部)孔氏“用铁冶为业”,“家致数千金”。材料可用来说明此时( )
    A . 社会经济出现恢复迹象 B . 区域间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C . 政府工商税收显著增加 D . 商人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 14.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 15.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 .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 . 强化了经济控制 C . 开通了丝路贸易 D .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 16.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现出(   )
    A . 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 B . 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 . 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 D . 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 17.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 .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 .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 .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 .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 18. (2024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逄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 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 B . 礼乐制度的历史延续性 C . 南北政权的隶属关系 D . 北魏封建化改革的影响
  • 19. (2023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东晋初年为北方移民设置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的安置点,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不必承担国家税役。该政策的实施(  )
    A . 引发了西北少数民族内迁 B . 实现了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C . 推动了南方土地的开垦 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20. (2024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
    A .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 . 藩镇势力得到遏制 C . 中央妥协色彩明显 D . 宗藩体制遭到破坏
  • 21.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稿,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敕书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才算合法。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 强化了君主的决策权 B . 提高了门下省的地位 C . 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 D . 提升了政策的合理度
  • 22.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 .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 .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 赋税变化以适应社会转型
  • 23.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钱穆评价科举制度说“必有大批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西北至东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的机会……”钱穆认为科举制度( )
    A .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打破了士族垄断局面 D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24.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南北朝时,大量佛教经典中的外来词汇被音译为中文,比如“菩萨”“刹那”“解脱”,并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成为日常用词。这一现象说明( )
    A . 儒学丧失了主流地位 B . 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C .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 .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25.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公元263年,魏灭蜀。司马昭命有司撰访吴地图,为灭吴做准备。针对汉代地图不设比例尺、方位不准的缺点,司空裴秀使用比例尺绘制《禹贡地域图》。据此可知( )
    A . 印刷技术落后制约了科技进步 B . 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 C . 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相辅相成 D . 国家统一促进科技的创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26.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 (2)  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 27.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李唐王朝统治的近300年中,从总的方面来讲,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军事强大。在同周边各民族关系中,尽管有时出现过矛盾、冲突和对抗,但从全局来说,和睦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但是,它与周边各族的“和亲”比前后的任何一个王朝次数都多,规模都大。唐皇室进行和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唐朝与周边的异族藩王几乎都有过和亲的历史。唐代和亲的对象,有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宁远国、契丹、奚、南诏等。总之,唐朝一直坚持以和亲为主、武力征服为辅的对异族政策。 

    ——摘编自刘军杰《浅谈汉唐和亲制度与民族关系》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实行和亲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 28. (2023高三上·平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悟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