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审美追求,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和体现。

    建筑艺术的和谐美,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在布局安排上,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讲究各单体建筑物的横向有序铺排,各单体之间又用廊柱等结构将它们联结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以及建筑空间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阴阳、五行等观念之影响,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上。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传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已呈均衡对称,就已经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正处于中轴线上。

    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绝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往往受制于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匠人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

    体量也是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品质。传统建筑是皇权的象征,礼制的标帜,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体量。宫殿、都城、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才能象征皇权的尊贵威慑和礼制的森严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显人与社会之“和”。儒家崇尚“大壮”之美,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

    儒道两家都讲“和”,都讲“天人合一”。如果说,儒家思想通过宫殿、都城、陵寝、宗庙、民居等建筑形态,规范了伦理道德,以情与理的统一为审美理想,孜孜以求人与社会之和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之于建筑则是以心与物的统一为审美理想,通过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的园林这一建筑形式,为文人士大夫的畅怀游心提供了一个自由之境。

    园林艺术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它通过借景、对景、隔景、分景和空间处理等多种造园手法,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境,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统一与融合。

    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讲究的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美原则,在园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园林的和谐是由杂多和差异而构成的优美。中国园林建筑的和谐之美,正在于它所营造出的虚实相生、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

    (摘编自刘月《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

    材料二:

    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园林首要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显然受到了素朴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环境来组织空间,精心布局,把某个景观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此景观自身,成为其一部分,这种手法就是“借景”。所“借”之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借”实景之例如颐和园,以大手笔“借”引了附近的西山之景,尽管源自人之巧思,但却宛如天成。

    中国古典园林也善于借影、声、光、香等虚景。《红楼梦》中大观园有一亭,名“沁芳”,水光借绕堤翠柳而显得澄碧,流水借隔岸花香而沁得芬芳,小亭从而浸润于缥缈清香及潋滟水色之中,这应该是一例“借”虚景之佳作。甚至从园林景观的命名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建筑与自然互映融会的情趣,比如,在“锄月轩”里可以体会到“自锄明月种梅花”的闲适。

    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更多倚重于道家顺应天然的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的文化取向在典型的前庭后园式的中国庭院建筑形态中可窥一斑。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中,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是主体建筑,供人日常居住并且进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则是冶游休憩之所。在前部的居住之地,士子文人执礼有节,履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典训;在后部的冶游之处,他们优游闲适,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正屋主室的严格对称透出了儒家对于伦理秩序的讲究;花园风景的迂回曲折则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一座庭园的结构安排隐然融会了两种处世立身的精神诉求。

    (摘编自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

    材料三: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分成三大块,以中轴线对称分为东、中、西三路布局,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保持建筑风格的一致。主庭院建筑环绕水面,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在建筑色彩上,保留了苏州特有的清淡、秀丽的黑白色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室内运用光线来做设计,菱形、海棠形、方形等样式的漏窗依墙而设,伴随太阳移动形成动人的光影效果。观赏者尽管处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却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是中国的哲学内涵在建筑上的最基本体现。 B . 中国古代都城、园林的建造,追求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的和谐,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C . 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既可以是实景,如西山之景;也可以是虚景,如水色、花香。 D . 前庭后园式的庭院建筑形态是儒道互补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统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园林之景借助命名可增添情趣,如苏州园林“风来亭”就是借助虚景的典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长风送月来”的惬意。 B . 如果宫殿、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没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儒家所崇尚的“大壮”之美就无从体现。 C . 院落空间要均衡对称,但这种均衡对称模式也可能受制于多种因素,使观者不再获得对称均衡的感觉 D . 中国传统庭院的主体建筑既体现了儒家思想又体现了道家思想,是两种思想的完美融合。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是( )
      A .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B . 《红楼梦》中,贾母等在缀锦阁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藕香榭奏乐,贾母说“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 C . 晋北民居多坐北朝南,以堂屋为中心,建有正房、厢房以及倒座,形成院落。 D . 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
    4. (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与融合?
    5. (5)  请根据材料一、二的观点分析、概括材料三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
  • 2.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个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个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 , 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铃声哗棱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逦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20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

    团长觉得怪委屈。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当地生产的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展现了主人公陈小手的尴尬处境。 B . 主人公大名不被人提起,而以陈小手称呼,显示了人们对他生产医术认可。 C . 陈小手的白马既体现了他争分夺秒的敬业精神,也是他高尚人格的化身。 D . 陈小手给人生产结束后,总会道一声“得罪”,表明了他作为男性产科医生内心的愧疚之情。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这些正面描写显示了主人公医术高超,声名远播。 B . 小说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以“陈小手活人多矣”一句承上启下,过渡简短而耐人寻味。 C . 给团长太太接生时,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掏”这个动词与前文写主人公的手小而且柔软细嫩相呼应。 D . 作者很擅长讲故事,叙述客观而冷静,作者的态度立场尽量不显现出来,但随着叙述的展开,我们能够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悲哀。
    3. (3)  赏析文章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4. (4)  小说的结尾非常巧妙,请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3.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冯道字可道,瀛洲景城人也。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其文学荐之晋王。当晋与梁夹河而 , 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寘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其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济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荒其田而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水运军将于临河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道前事九君,未尝谏诤。世宗初即位,刘旻攻上党,世宗曰:“刘旻少【A】我【B】谓【C】我新立而国【D】有【E】大丧【F】必不能【G】出兵以战【H】且善用兵者【I】出【G】其不意【K】吾当自将【L】击之。道乃切谏 , 以为不可。世宗曰:“刘旻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山压卵。”道曰:“陛下做得山定否?”世宗怒,卒自将击旻,果败旻于高平。世宗取淮南,定三关,威武之振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曰文懿,追封瀛王。道少能矫行以取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益以旧德自处。道事四姓十君,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誉之。

    (节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

    1. (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四处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刘旻少A】我【B】谓【C】我新立而国【D】有【E】大丧【F】必不能【G】出兵以战【H】且善用兵者【I】出【G】其不意【K】吾当自将【L】击之

    2. (2) 下列对文中有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事,指从事。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用法完全不同。 B . 军,指驻扎军队《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表示军队。两者用法不同。 C . 天成,指皇帝的庙号,封建帝王常用此纪年。皇帝即位时或在位间改换年号称之为“改元”。 D . 谥,是人死后对其生平的评价。谥号可以是褒扬,也可以是批评或者同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晋梁双方对峙时,冯道能够在茅屋中卧草而眠,对于将领赠送的抢来的女子也能返还原主。 B . 面对连年丰收,冯道用自己骑马的经历来委婉劝说皇帝要注意谷贱伤农的情况,获皇帝肯定。 C . 冯道之前虽不曾直言规劝过皇帝,但在刘旻攻打上党时,他却犯颜直谏,从而遭到新帝嫌弃。 D . 冯道年轻时凭借才华得以升职,后为人稳重,虽然历侍四姓十君,但依旧因为德行受到景仰。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讲说其义,嘉纳之

      ②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

    5. (5)  冯道爱护百姓,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哪些事例体现了其对百姓的爱护之情。
  • 4.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风入松

    刘克庄

    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注】刘克庄妻林氏,为人坚贞俭慧,夫妻情笃意深。此词作于其妻殁次年,作者自建阳县令任上罢职归家,道经莆田之际写下了这首悼亡之作。

    1.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作开头两句即写词人骑马归来,彷徨不安,便揭示悼亡之意,把读者紧紧抓住。 B . “人言酒是消忧物”化用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是消忧物,然而病余之身不宜饮酒,纵忧愁深重,也难借酒消愁。 C . “萧瑟捣衣时候”点出时令,暗含写景。如今到了秋天,捣衣无人,更勾起作者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了深沉的悼念。 D . 本词带有较浓的婉约情味,但与婉约词人李清照等人相比,又不够缠绵凄婉,因此这首词并不是典型的婉约词作。
    2. (2)  有评论者认为此词最后两句“语真质可喜”,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评价的?请分条陈述。
  • 5.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了五组判断句作排比,写出了阿房宫的宫女梳妆打扮的情景以及君王宫车经过的震撼,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失望之情表露无遗。
    2. (2)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3. (3) 古诗词中经常用“眉”来刻画人物、抒发感情。在你掌握的唐宋诗词中,出现了“眉”字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6.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变身古装侠客,拍摄科幻大片,变装民族服饰……近段时间以来,多地文旅局长“披挂上阵”,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经由文旅局长推介,不少景点知名度大增,带动更多文旅部门加入,也带动起了人们高涨的旅游热情。

    互联网时代,注意力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一个个出圈视频,成为网友们了解各地的一扇窗口,对促进文旅发展大有裨益。据统计,①贺娇龙火出圈一年后,当地助农直播销售达1.4亿元,带动2830人直接就业;甘孜的网红局长刘洪所,春节假期共接待游客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24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6.33%107.42%应该说,在合力共促下,原来“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景点变得热门,“出圈”的文旅宣传犹如催化剂,把吸引游客的关注力变成了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1. (1)  下列对引号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披挂上阵”与“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B . “网红局长”与“他们用来维持‘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C . “火出圈”与“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D . “藏在深山人未识”与“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中的引号用法不同。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句子有语病,请将有语病句子的序号标注出来并进行修改,可适当增删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 7.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我们可以通过早期汉字的形态,尝试触碰那些文字最原始的含义,管窥先民们的精神世界。甲骨文中已经有“育”字表示女子怀孕生育。

    甲骨文中的“育”字

    甲骨文中的“育”由两部分组成:“女”与倒写的“子”。“女”的写法酷似手抚腹部的母亲,而倒写的“子”便是呱呱坠地的婴儿,甚至有的写法上还粘连了三点,表示生育时产生的血水。新生命降临那一刻的情形就这么形象地被简单符号所概括。到了小篆中,“育”才显现出我们今天所见的字形,而在古代文献中,也大多用以表示“教育”的引申义。

    “我们可以通过早期汉字的形态,尝试触碰那些文字最原始的含义,管窥先民们的精神世界。”试根据下图所示推断“引”字的词义。

    汉字“引”的演变

    《说文·弓部》:“引,开弓也。从弓、丨。”根据“引”字的演变,推测其本义是,例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可引申为,如:“”。(举例可填成语或课内古文)。

  • 8.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2年4月,一张“外滩长草了”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照片中,上海外滩广场空无一人,笔直的铺路石板缝隙里野草丛生。疫情期间,____,而且还在世界很多地方出现过。2020年上半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游客数量剧减之后,威尼斯运河水质变洁净,看得见鱼儿游弋;印度旁遮普省居民在家中就能看到200千米之外的喜马拉雅山。这些现象引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当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事实上,外滩长草和威尼斯运河清澈见底等现象,稍稍划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界线。一方面,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和家园,人们营造整洁、明亮、宽敞、平坦的环境,以期获得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外滩无人留连驻足,____。根据生物地理学的理论。人类如果将所占据的地球一半的地表面积还给大自然,各种生态系统可以基本保持完整,绝大多数的生命能得以生存;若有一半或更大的地表面积处于自然状态,地球上的生命就能进入安全区。疫情期间上海外滩的野草和威尼斯运河游弋的鱼儿也在提醒人们,____,人类才会拥有更宜居的家园。

    1. (1)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和“人类”都指人类,为什么第一处用“我们”,第二处用“人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3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京一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洁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试卷、日记中往往会用网络热词,跟风玩梗。很多时候这些学生并不知道这些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而是强加套用,以示新潮。在一次班会上,朱文洁用“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烂梗”。这场班会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十多万网友的点赞。

    读了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