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关闭K1和K2 , 加热c,通入足量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Ⅱ.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继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Ⅲ.打开K1 , 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Ⅳ.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停止加热。
下列说法:
①步骤Ⅰ中b、d处纸花均不变色;
②步骤Ⅱ中b、d处纸花均变色;
③步骤Ⅲ中烧杯内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④只通过步骤Ⅱ中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⑤只通过步骤Ⅲ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260~280 ppm范围内波动(1 ppm等于百万分之一),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400 ppm。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二氧化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对于这个议题,主要有“隔离”和“资源化利用”两种对策。“隔离”就是利用吸收或吸附的技术提升二氧化碳的浓度,然后将高浓度二氧化碳打入海底或地层内永久保存。“资源化利用”则是把得到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当作一种原料或化学品来使用。
海洋是可以储存CO2的地方之一,因为CO2能溶于水。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从2000年开始,将CO2注入海洋中的三个不同深度(800米、1 500米和3 000米),若干年后,仍能储存的CO2百分数。模型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的“隔离”,就是为了使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消耗量至少达到平衡,使地球不再继续暖化而威胁到人类生活与安全。
①物理性质:(填“不易”“能”或“难”)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填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某小组开始了“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1 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中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B中产生少量气泡,木条未复燃 |
②待A试管中没有气泡产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观察现象 |
|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质量 |
|
④分别量取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1 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1 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