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默写古诗文。 
    1. (1) 青青子佩,(《诗经·子衿》) 
    2. (2)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3. (3) 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礼记·大道之行也》) 
    4. (4)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白居易《卖炭翁》) 
    5. (5) 《桃花源记》中“”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的理想境界。 
    6. (6) 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愿望得以实现。 
  • 2. (2023八下·高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 yuè 的铁的兽脊似的…… 
    2. (2) 单调kū zào 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3. (3) 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的事情。 
    4. (4) 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fēn zhì tà lái 。 
  • 3. (2023八下·高州月考)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历史剧《天下长河》中,历史人物次第亮相,故事曲折动人又重心突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B . 这堂课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祖国广茂大地,汲取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自己休戚相关。 C . 12位非遗传人讲述了灯彩、核雕、苏绣等的前世今生,还有络绎不绝的哲思匠心。 D . 季羡林讲课,语调平稳,语言朴实,没有一丝的煽情,却叫人不能不正襟危坐 , 洗耳恭听。
  • 4. (2023八下·高州月考) 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 通过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考验,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了。(删去“使”) B . 很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删去“过于”) C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在“正常发挥”前“能否”) D . 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面加上“的观念”)
  • 5.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高凉中学准备举办“阅读经典·浸润心灵”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下图是“初中生阅读困难原因”调查问卷的结论。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针对下图中标示的原因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 (2) 任务二: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后,整理了下面的有关内容,请你选出其中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 . 《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C . 《经典常谈》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 . 《经典常谈》叙述的语言平实,论述思路严密,是一部按照严谨的传统学术观念撰写的学术著作集。
    3. (3) 任务三: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是一同学阅读《昆虫记》后列出的读后感纲要,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初中读过的一部名著,试写一段读后感纲要。(字数要求100字左右) 

       附:已读过的必读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感”点 

       
       

       “感”点来源或“感”点分析(直接引述或概述原作) 

       
       

       《昆虫记》中《螳螂捕蝉》一章,法布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螳螂捕蝉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得益于作者对科学的热爱、认真与执着,及对生命的尊重。也叹服他坚强的意志及超人的观察力。 

       
       

       ① 

       
       

       ② 

       
二、阅读(40分) 
  • 6.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②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③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④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⑤。”陈曰:“武呈式商容之闾⑥,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②豫章: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县)。③徐孺子:名稚,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贯。⑤廨:官署。⑥式商容之闾:登门拜访商容。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之不以其道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豫章太守 

       ②主簿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5. (5) 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 7.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前不久,记者在杭州多所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近90%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50%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对短视频的内容顾虑,家长们主要聚焦在负面网红、恶意炒作等方面。有家长表示,对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哈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现在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的内容和方式都离不开网络。”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表示,“短视频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想要完全回避并不现实,而且短视频上也有许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但不管内容健康与否,刷屏成瘾现象都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如何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杨群认为,首先应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在现实中增加兴趣爱好,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丰富课外活动,在课余时间增加知识,这些都能使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概率大大降低。 

     ——摘录于《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短视频容易让人上瘾,但也并非洪水猛兽。家长、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看优质的短视频,这是更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小硕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生,平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搞笑类和游戏类短视频,而且一看就是个把小时。他的父亲张先生并没有立即没收他的手机,而是默默观察他喜欢观看的内容,并以此为话题与其交流。一说起感兴趣的事,小硕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越聊越欢。于是,张先生开始向儿子推荐生活小技巧等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并提议一起按照视频里介绍的方法做家务做手工“没想到效果特别好,孩子不但不抵触家务劳动,反而在验证了视频里的方法行之有效后,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张先生很是自豪。 

     前不久,河南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南瑞,与班里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手工制作端午节香包。南瑞用短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制作香包的过程,并发到家长群里,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青春期正是张扬个性的时候,把孩子们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让他们成为视频的主角,他们的表达欲和表现欲就得到了释放。”南瑞说。 

     ——摘录于《人民日报》 

     【材料四】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速发展的有关数据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的调查反映了近一半的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B . 材料二中专家提出温暖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兴趣爱好等都是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C . 材料三的事例说明家校引导合理利用短视频能有效防止青少年刷屏成瘾。 D . 三则材料分别对青少年刷屏成瘾现象专家建议及家校做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2. (2) ​ 材料一、二、三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阐述的?简要分析材料四所传递的主要信息。 
    3. (3) 下面是某心理咨询室收到的一位八年级学生的求助短信的部分内容。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代表心理咨询老师给他提出三条建议。 

       “我本来只打算看半小时短视频,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明白时间很宝贵,但只有在看短视频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学习的压力。我总是安慰自己,一个视频不过几十秒,可谁能想到,看着看着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 8.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送春 

     宗璞 

     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项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②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③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到,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小块颜色很浅,近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联成一片。这条路我也是不常走的,但每到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 

     ④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各芳邻门前都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看,有人从近处花圃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⑤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⑥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有一枚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⑦“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它们又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⑧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⑨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⑩我知道,春归去了。 

     ⑪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偈风倦,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霏花事了”,我始终不知荼霏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 

     ⑫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选自《语数外学习》2020年第1期,有删改) 

    1. (1) 为了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小州为第一段设计了一个朗读脚本,下列选项中对此段朗读处理欠妥的一项是( ) 

       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v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注:上面的朗读符号所示:v表示停顿,·表示重读,∧表示连接。 

      A . 整个语段应采用低沉的语气来朗读,节奏较快,表达出对二月兰的喜爱。 B . “浩大”重音要处理的悠扬而又轻快,体现出“我”的欣喜。 C . “二月兰”前停顿,突出燕园的野花中,二月兰开花的情景是与众不同的。 D . 最后画波浪线的句子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表现出二月兰随处而开的特点。
    2. (2) 结合语境,从加点词感情色彩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这花开得好放肆。 

    3. (3) ​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我知道,春归去了”的理解。 
    4. (4) 本文与《紫藤萝瀑布》一样,作者借景物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赋予景物一定的寓意。联系作者在文中所述经历,简述作者借二月兰暗示了自己怎样的情思?赋予了二月兰哪些象征意文? 
三、作文(50分) 
  • 9. (2023八下·高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顿·亨特回头看年少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悟出只要把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它们一一解决,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阿来在《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以“一滴水”的身份和视角看风景如画的丽江,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表达对丽江古城的眷恋之情;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回顾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种强烈感情——爱情、知识、对苦难的同情……有时候,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会让我们发现世界更多的精彩。 

     请以“我看”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不少于5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