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

更新时间:2023-11-01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高一上·慈溪月考) 战国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孟子提倡“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由此可知,新兴的士阶层(  )
    A . 重视以人为本、主张民本思想 B . 将戎狄蛮夷融入华夏认同观念 C . 围绕治国理政而提出各自主张 D . 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 2. (2023高一上·平乐月考) 西汉时期,“(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南朝时期,“(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B . 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 C . 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D . 孝文帝进行大力改革
  • 3.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唐朝时期,在首都长安设立“东市”和“西市”(如右图),市民购买物品,必须去“东市”或者“西市”,故称“买东西”。“买东西”主要反映了唐朝时期(  )

    A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B .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朝贡贸易 C . 城市实行严格坊市分区制度 D . 货币的流通范围不断地扩大
  • 4.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
    A .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 . 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 . 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 . 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 5.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图是轮船招商局的照片。该企业于1872年由李鸿章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轮船招商局(  )

    A . 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B . 主要任务是培养新式人才 C . 成为民用股份制企业的代表 D . 见证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6.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其中,中共党员2.6万人。中共党员人数由1927年5月中共五大时的57900人锐减到1927年11月时的约1万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 B .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 . 武装反抗国民党后损失惨重 D . 长征初期犯了逃跑主义错误
  • 7.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东京审判法庭证据》记载:在内蒙古和内蒙古以外的华北地区制造自治政权……在华北是要使这五省脱离南京政府,建立一个在日本领导下同伪满洲国有密切关系的特殊区域。与该事件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B . 国联提出了国际共管的方案 C .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国民政府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8.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的某个文件写道:“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该文件(  )
    A . 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B . 为开展改革开放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 C . 推动了我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 D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 9. (2023高三上·大埔期中) 2014年7月,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伊安高铁的建设得益于(  )
    A .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示范 B . 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C . 中国高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 . 中国是第一个商业运营高铁的国家
  • 10.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一公元前323年)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扑克牌“梅花K”中的人物原型就是他(如右图)。关于亚历山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率军入侵波斯帝国 
    ②创建了博物馆——缪斯宫
    ③规划修建亚历山大城并使其成为埃及首都
    ④极力推广希腊文化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4高二下·靖远期末) 自7世纪起,日本全面学习中国,使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伴随着唐朝的灭亡,日本对唐文化的吸收也趋于饱和,从10世纪起,日本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称为“国风文化”。日本从“唐风时代”到“国风文化”说明了日本(  )
    A . 实行了政治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B . 融合了中国的佛道思想,神道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C . 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本土文化也得到发展 D . 借鉴了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
  • 12.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哥白尼”这一姓氏的波兰语原意是“谦卑”。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所用的27个实例中有25个是他自己的实测记录,如他测得地月平均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0.30倍(现代值为60.27倍)。据此,对“谦卑”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科学精神 B . 经世致用 C . 重视实践 D . 怀疑一切
  • 13. (2023高三上·越城月考) 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 引发了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 B . 推动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C .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D .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变革
  • 14.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1916年7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由此可知,美国参战的主要动因是(  )
    A . 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B . 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C . 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 D . 帮助协约国赢得战争
  • 15.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险些酿成热核战争”。有学者评论道:“核战争对于大家都是危险的……肯尼迪总统宁愿做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意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下列关于该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冷战的实质是核威慑力的竞争 B . 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的地位 C . 核战争的风险使美国保持一定克制 D . 美国的让步使危机得到了最终解除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 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6.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图所示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掌握地方人事),《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该文物(  )

    A . 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 B . 是研究汉朝中央官制的重要资料 C . 体现了朝廷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D . 反映了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情况
  • 17.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16世纪,钟表由澳门传人中国内地。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堂授课需要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这反映了钟表的传人(  )
    A .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B . 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C . 催生了时间经济的观念 D .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 18.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
    A . 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的地区交给教皇统治,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B .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 . 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 D . 德意志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
  • 19.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图是反映西方文官制度局部发展过程的时间轴。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 . 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 B . 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注重法制化建设 C . 文官制度保护了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 D . 文官制度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传播过程
  • 20.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1916年12月,甘地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据此可知,甘地(  )
    A . 认为印度特产丰盈 B . 发现印度道德沦丧 C . 主张印度经济独立 D . 宣扬抵制金钱至上
  • 2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关于老子和道家,教材的叙述是老子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观点主要“见于《老子》一书”。但有学者说.“关于老子其人,记载歧异……其生活年代可能与孔子同时,但现在所见托其名的《老子》一书则写成于战国时期,有关思想观点的形成要晚于儒、墨学说”,由此认为,道家思想真正产生于战国时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对于有争论的历史观点,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 B . 教科书的权威性大于学者的观点,故应以教科书的观点为准 C . 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澄清 D . 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小题20分,第23小题20分,第24小题12分,共52分)
  • 22. (2023高二上·镇海区月考) 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期的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一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二

    《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

    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检勘、汇总,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材料三

    “癸卯学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

    ——摘编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确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简析科举制与封建统治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官吏考课制度的特点并简述其主要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阐明“癸卯学制”体现的时代性。结合所学,简析“癸卯学制”的意义。
  • 23.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农耕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了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使得人口得到了较大的增长,并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得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昊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 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开始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广。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多国继续推进可可的栽培,在大洋洲的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几内亚和萨摩亚建立新的可可种植园。

    一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三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在各州投资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私营农业技术研究团体或机构。各级部门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方法、交流经验、推广成果,将新的科研技术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到1910年,美国已陆续研发出各种较为先进和复杂的农业机械,向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迈进。

    一摘编自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农耕文明主要的起源地,阐明农业的发展对文明的推动作

      用。

    2. (2) 根据材料二,描述可可传播的洲际路线。结合所学,评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农业机械使用的特点,概述19世纪后半期美国现代农

      业发展的原因。

  • 24.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2月 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年6月 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64年 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 111 个
    1989年 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中国提出建设“丝纲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朗之路”合作倡议
    2016年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