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 | 公元923年 | 公元938年 | 公元947年 | 公元951年 |
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 | 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 | 刘知远建立后汉 | 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
人物 | 主要事迹 |
统一契丹各部,创制文字 | |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 |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 |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
时间 |
事件(史实) |
隋朝 |
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创立三省六部制 |
唐朝 |
诗歌的黄金时代;文成公主入藏;安史之乱 |
北宋 |
王安石变法;活字印刷术发明 |
南宋时期 |
市舶司设立;宋金对峙 |
元朝 |
行省制;回族形成 |
明朝 |
营建北京城;郑和下西洋;《本草纲目》 |
清朝 |
军机处;闭关锁国;京剧诞生 |
——摘编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节选自[唐]杜甫《忆昔》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节选自[宋]仲殊《望江南》
材料二:唐太宗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进士科主要考经史和时务策,后改以诗赋为主,较能体现应试者的文采学识……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生活更加繁荣,为可以歌唱的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词在宋代文坛上遂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唐宋时期中国诗文发展到达高峰。
——摘编自《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材料三:
朝代 |
内容 |
北魏 |
拓跋宏推行汉化改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贵族联姻。 |
唐朝 |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360卷经典、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
明朝 |
长城附近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随着北方人口不断南迁,福建人口由唐朝安史之乱以前的几十万人口,至南宋上升到四百多万,福建形成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再加上福建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外贸易兴盛,时人评价福建“昔瓯越(注:指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古民族)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地区之一。
——摘编自刘晓平等《论宋代福建经济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