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 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 7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 )
    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分子间有作用力 C . 分子间有空隙 D . 分子很小
  • 2. 如图所示, 我国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敲击编钟发出声音主要是编钟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编钟,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编钟和鼓合奏时声音都很悦耳, 两者的音色相同
  • 3. 如图所示, 一架无人机在运送质量为 10kg 的快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快递受到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B . 快递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C . 快递从地面被运送至高处时质量变小 D . 无人机所运送的快递的重力约为 98N
  • 4. 小明在如图滑行轨道上玩滑板,滑板从 A 点开始滑动, 到 B 点后自由滑下,经过 C 、D 点后, 最终停在水平轨道 E 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 C 点时, 滑板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B . 在 D 点时, 滑板不会停下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C . 在 E 点时,滑板停下来是因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 在 E 点时, 滑板受到的一切外力若消失, 则滑板车会保持静止
  • 5.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给转轴表面加润滑剂 B . 在弓弦上涂抹松香 C .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D .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 6. 大人和小孩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侧,为使跷跷板保持平衡, 如图所示采用的方法是( )

    A . 增大小孩的重力 B . 增大大人的重力 C . 减小小孩与转轴的距离 D . 减小大人与转轴的距离
  • 7. 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塑料块,先后横、竖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静止时如图甲、乙所示,忽略塑料块表面沾水, 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 . 塑料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甲 =p 乙 B . 塑料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 甲 =F 乙 C .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甲 ′<p 乙 ′ D . 桌面受到的压力: F 甲 ′<F 乙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 8. 日食是由于光  形成的, 某次日偏食,在有许多小洞的遮阳棚下出现如图所示光斑, 这些光斑的形状与  的形状相似,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些光斑, 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

  • 9.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物质的密度为  g/cm3;根据图像可知,ρ 甲 ρ乙 (选填“>”“<”“=”);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 10.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在 0~40s,甲车做  直线运动,乙车做 直线运动; 在 10~30s , 车的平均速度快。

  • 11. 夏天, 小明在开着空调的车里等同学,发现前窗玻璃起雾了, 这是 (填物态变化) 现象,这个现象 发生在玻璃的 (选填“内”“外”)壁,当汽车开动后,玻璃很快就清晰了,这是汽车开动后加快了(填物态变化)。
  • 12. 如图所示, 手用 10N 的力握住重为 5N 的奶茶杯,使其竖直静止在空中,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方向是  ;若喝掉半杯奶茶后,仍用10N 的握力使奶茶杯保持竖直静止,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13. 如图所示, 高铁站台上有一道安全线, 要求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变 ,压强变 ,产生一个 (选填“朝向列车”“远离列车”)的压力,非常危险。

  • 14. 如图所示,三峡大坝正常蓄水后,上、下游水位落差达 113m,随着水深度增加,大坝承受水的压强 , a 、b 两点位于三峡大坝同一高度,a、b 处水的压强差为  Pa,故大坝设计为上头窄, 下头宽,图示下游水对河底部的压力  (选填“>”“<”“=”)水自身重力。(ρ 水取 1×103kg/m3 ,g 取 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5、16 每小题各 2 分, 第 17 小题 3 分, 共 7 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8、19 小题各 6 分, 第 20 小题 7 分,共 19 分。
  • 18.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白色纸板由 E 、F 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ON 翻折。

    1. (1) 使纸板 E 、F 在同一平面内,移动激光笔, 使入射光线绕 O 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沿时针方向转动; 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 你的方法是 
    2. (2)  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实验, 得到如表表格所示的几组数据, 分析数据可得: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

      15° 30° 45° 60°

      反射角∠r/ °

      15° 30° 45° 60°
    3. (3) 以法线 ON 为轴线, 把纸板 F 向后缓慢旋转至图所示位置,此时反射光线在 (选填“纸板 F 前方”“纸板 F 上”“纸板 F 后方”),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 (选填“同一”“不同”)平面内。
    4. (4) 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 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19.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分别将毛巾、棉布、玻璃板平整得铺在 (选填“斜面”“水平面”“桌面”)上,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前止释放, 标记 c 是小车在  表面停下的位置。
    2. (2)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 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运动。
    3. (3)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的,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是 ____。
      A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长度 B .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 .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4. (4) 由此实验可联想到汽车由于具有  ,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 雨天驾驶汽车应该  (选填“增大”“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 20. 小明利用铜块、水、溢水杯、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 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ρ 铜= 8.9×103kg/m3 ,ρ 水 =1.0×103kg/m3 ,g =10N/kg)

    1. (1) 图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2. (2) 由  两图可测出铜块受到的浮力,由  两图可测出铜块排开水的重力,由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表达即可)。
    3. (3) 以下情况不会影响结论的是 ____。
      A . 图甲步骤移到图丁步骤后面操作 B . 图乙步骤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C . 图丙步骤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D . 图丙步骤的铜块碰到溢水杯底部
    4. (4)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拿起铜块时, 怀疑铜块可能是空心的, 于是他利用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出该铜块的密度为 kg/m3 ,据此密度数据可判断该铜块可能是  (选填“空心”“实心”)的。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小题 6 分,第 22 小题 7 分,共 13 分。
  • 21. 质量为 2t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 A 地行驶到 B 地, 汽车在前 2min 内做加速运动, 行驶了 1.8km,之后做匀 速直线运动,10min 到达 B 地, 行驶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 0.3 倍,

    g =10N/kg。求:

    1. (1) 汽车在前 2min 内的平均速度;
    2. (2) 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
    3. (3) 2﹣10min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 22. 小明在科技馆里观察了升降座椅装置后画出简图(如图)进行研究。质量为 62kg 的小刚双脚离地坐在座椅上,小明用 250N 的拉力将小刚拉升到顶端, 该过程中小明向下拉了绳子 3m。不计绳重和摩擦, 座椅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50cm2 ,g 取 10N/g。求:

    1. (1) 小刚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 (2) 座椅(含动滑轮) 的质量是多少?
    3. (3) 体验结束后,小明将小刚拉回水平地面后松开绳子,小刚坐在座椅上脚未着地,此时座椅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3、24 小题各 6 分, 第 25 小题 7 分, 共 19 分。
  • 23. 小明与三位好友参加了校运动会“4×100m”接力赛,如图 1 所示。 4×100 米接力跑是分道进行,接棒者可以在 20 米接力区的区前 10 米内起跑, 接力棒必须拿在手上,直到比赛结束为止。

    1. (1) 比赛前,小明提醒队友注意:在接棒区交接棒的两位同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尽可能  ,使两位同学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交接棒才能顺利进行。
    2. (2) 负责最后一棒的小明在跑步过程中发现所有对手都在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 此时小明在比赛选手中处于 (选填“领先”“落后”)位置。
    3. (3) 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枪计时,而不是听到发令枪声计时的原因是  ,最终小明队伍的竞赛时间如图 2 所示, 停表示数为  s。
  • 24. 在停电的夏日里,小明从冰箱取出果汁和冰块来自制水果冰沙,制作过程如图所示。将果汁倒进小密封袋里, 再装进大密封袋,往大密封袋里装些冰块,向冰块撒些盐后密封大密封袋, 用毛巾包起来 10min 后, 果汁就变

    成美味的水果冰沙了。

    1. (1) 向冰块撒盐是为了  (选填“升高”“降低”“维持”)冰的凝固点, 加快冰熔化。
    2. (2) 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放热”),从而促进果汁 (填物态变化) 成水果冰沙, 果汁变成水果冰沙过程中温度 
    3. (3) 小明发现果汁结冰后,小密封袋鼓起来了, 这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把冰块放到水中, 冰块会  (填物体的浮沉状态)在水中。
  • 25.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我们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底部, 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体肺部的模型如图 1 所示,当人体要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下降,肺内气压①____ ,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要呼气时,膈肌舒张,胸廓依靠弹性回收,肺内气压②____ , 使交换后的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这样便构成了一次呼吸而使生命得以维持。

    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在海拔 2km 以内, 每升高 10m,大气压约减少 100Pa。高空空气稀薄,大气压降低,空 气中含氧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此, 人在海拔 3~4km 的高度时,就会感到头晕、头痛、耳鸣, 甚至恶心、呕吐; 在海拔 4km 以上的高度时,这些反应就更厉害了。

    我国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 位于世界屋脊, 为预防乘客发生高原缺氧,每节车厢内都配有两 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制氧机,经由管道给各节车厢进行供氧,适合多人同时补充氧气,可 保证车厢内的含氧量都在合适的水平;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旅客有需要时可随时用吸氧管呼吸,相对于“弥散式”供氧的氧浓度更高,能快速缓解高原反应, 但用氧人数上会有限制。

    1. (1) 将文中空格补充完整:① , ②(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 (2) “弥散式”供氧能够给车厢进行供氧,供多人同时补充氧气, 是因为氧分子 
    3. (3) 某同学在生物课上制作了如图 2 所示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型,B 图表示正在 (选填“吸气”“呼气”),肺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外界大气压。
    4. (4) 某地的实验老师演示了“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3 所示, 该地的海拔是  m,在该地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等于”)100℃。(ρ 水银 =13.6×103kg/m3 ,g =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