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 8.1法治国家 ...

更新时间:2023-11-17 浏览次数: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专章部署“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第一次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命题,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落实上述要求,需要( )

    ①加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领导 

    ②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③以发扬民主为总目标,立良善之法 

    ④规范和加强对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面对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这表明( )

    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③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

    ④政府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以维护人民安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自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108个单位在征求4700余人的意见基础上提交了书面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1570条,各方面各领域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全社会全民族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这说明( )

    ①彰显了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优良作风

    ②是党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③是党坚持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真实写照

    ④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专章进行论述和专门部署,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法治国家需要( ) 

    ①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②党中央制定法治建设的国家规划 

    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④政府公正司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的誓词修订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意在( )

    ①落实依法治国,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理念

    ②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恪守宪法原则,坚持依法执政

    ④履行宪法使命,保障自身权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6.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法治的首要内容是(   )
    A . 坚持良法善治   B .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C .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D .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相应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可见( )

    ①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②对相应法规进行审查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③国家各项权力行使必须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下运行

    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参与权、表达权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基于( )

    ①宪法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

    ②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③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唯一体现

    ④宪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漫画告诉我们,法治中国建设需要( )

    ①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

    ②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③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和推动

    ④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主动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个讲文明重法治的国家,这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有了重要保障。这是因为( )
    A .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B . 依法治国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强国之路 C . 法治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D . 重视法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11. “立普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国治”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周公》一文。对当今我国而言,实现良法善治需要( )

    ①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

    ②党积极履行立法职能,坚持依法执政

    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我国立法质量

    ④不断强化党规党纪,实现党规代替国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将听取意见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将公众参与直接引入立法过程,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立法质量,促进了良法善治。下列对良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

    ②良法应内容合理,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

    ③良法应体系完备,能够体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

    ④良法的制定应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3.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法治国家的内涵包括( )

    ①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②坚持良法之治,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

    ③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④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法者,治之端也。”今天的中国,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共识。关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

    ②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③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④法是指对被统治阶级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这说明( )

    ①法治国家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之特征

    ②法治国家有坚持良法之治之特征

    ③法治国家有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之特征

    ④法治国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之特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这告诉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应该( )
    A . 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B .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C .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D . 坚持良法之治
  • 17. 我国扎实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各类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4261件,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万余件。开展合宪性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   )

    ①维护宪法权威    ②推进依法行政

    ③推动宪法实施    ④实现有法可依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践行法治,开辟出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令人更加向往的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正向我们渐行渐近。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

    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必再坚持党的领导

    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依宪治国

    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9.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从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

    ②类别齐全的良法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③良法是由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共同制定的

    ④只有良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我们必须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我国重视法治国家建设,其意义在于( )

    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②能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④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不负责任的。但随着“爱的教育”、赏识教育思想的泛滥和过分夸大,面对学校中“熊孩子”,出现了许多老师不敢管,不能管,不会管的情况,纯粹的道德说教又难以起作用。为此,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很多可行性意见。2020年9月教育部审议通过《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了教师实施惩戒的情形、程序、界限、方式等内容,规范和加强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在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有人认为,《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会使体罚学生合法化,从“法治国家的内涵”的角度写出反驳上述观点的两点理由。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最高立法机关第五次对国家根本法的修改,从党中央提出建议,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再到大会期间多次审议、补充完善、投票表决,这段法治进程是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体现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优势。

    对国家根本法的修改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法治中国建设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律实施工作非常重要,要完善法律实施检查监督机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结合材料并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1月6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昆明开展《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在昆明全国、省、市、区、镇人大代表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力争再出台一部管用、实用、可操作的良法,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任何国家都有法,但并非有法制。根据法学法律界的建议和依法治国的实践逻辑,十五大报告把此前的提法修改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法治国家”代替“法制国家”,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变化,而且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标志着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认识上的飞跃。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1. (1) 为什么要出台“良法”?
    2. (2) 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一字之差带来哪些具体要求的变化?
    3. (3) 为什么要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强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1. (1) 请你为今年的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2)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