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三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 21. (2023七上·浉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发掘北京人遗址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最厚处达6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厚处达4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1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材料二: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出现间断,则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火的能力。 

    材料三: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自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办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北京人已具备“控制火的能力”的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是怎样用火的?
    4.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考古学家研究北京人遗址的重要意义。
  • 22. (2023七上·浉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玉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生活的流域范围及其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两例)
    2. (2)  根据材料二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
    3. (3)  假如让你回到他们生活的时期,你从衣食住行方面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 23. (2023七上·浉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在黄帝之后的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填了九年都没有成功。 

    材料二: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他父亲失败的教训,开凿河渠,采用疏导的方法将洪水引入大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1. (1)  请你为材料上述材料涉及的故事取个题目。这个故事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 (2)  据材料一、二,探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