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平潭综合实验区2022-2023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44分。
  • 29. (2023七下·罗源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权形式,起源于民间的私人最书讲学活动。民间或私人具备成书条件,构成书院教育产生的前提。

    ——据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编制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与唐末五代相比宋代书院的特点。
    2. (2) 小萌认为:“唐末五代与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差异的原因是印刷术的发展。”你是否同意小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30. (2023七下·罗源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安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外城的“坊”和“市”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旁,国内外商人在这里集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来到这里,雕塑、音乐、舞蹈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此时的长安城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联系,政府专设鸿胪寺、礼宾院管理外事,各国的使臣、学者、僧人、商人向这里汇聚,甚至迁居于此。 

    ——摘编自宁欣《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等

    材料二:宋时临安城“四隅皆空,人迹不至”,宋室南迁后,人口大幅增长,工匠们给临安带来了精湛技艺,临安迅速发展为南宋重要的手工业中心、军器制造业中心。经一个半世纪的建设,人口达到百万左右,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

    ——摘编自林正欣著《南宋都城临安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材料提及的长安城所属的朝代,并说明长安城的城市功能。
    2. (2) 根据材料二的图文信息,概括南宋临安城的城市特点。
    3. (3)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任选长安、临安其中一座城市,简析其繁荣的原因。
  • 31. (2023七下·罗源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出现了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双向流动的现象,各民族形成了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在统治区域内适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在各民族经济贸易的促进下,一张全国性的市场网络逐渐发展。

    ——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三:在清朝的辽阔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摘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 (1) 指出材料一中“朕”实行的民族政策,并举一例说明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交往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清朝前期政府派驻西藏、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名称,并说明它们设置的意义。
    4. (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 32. (2023七下·罗源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

    1405-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中期

    戚继光抗倭

    1553年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特权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