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
B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C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是在飞快地奔跑。
D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还显得昏暗。
②,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③,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野果子竟然保存完好,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
②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选自《大科技》2017年第4期,有删改)
请以“一个▲的人”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材真实,抒发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游月陂②
程颢①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③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④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⑤何足计⑥,但逢佳节约重陪⑦。
【注释】①程颢(hào)(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②月陂(bēi):月形的池塘。③中天:耸入云中。④樽:古代盛酒的器具。⑤无端:没有头绪。⑥计:算计、计较。⑦重陪:再来陪赏。
西溪
张岱
粟山高六十二丈,周回十八里二百步。山下有石人岭,峭拔凝立,形如人状,双髻耸然。过岭为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相传宋南渡时,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后人遂以名。
地甚幽僻,多古梅,梅格短小,屈曲槎桠① , 大似黄山松。好事者②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其地有秋雪庵,一片芦花,明月映之,白如积雪,大是奇景。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余友江道暗有精舍在西溪,招余同隐。余以鹿鹿风尘,未能赴之,至今犹有遗恨。
(有删改)
【注释】①槎桠(chá yā):树枝参差不齐的样子。②好事者:喜欢游玩的人。
①高宗初至武林,以其地丰厚,欲都之。
②好事者至其地,买得极小者,列之盆池,以作小景。
①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①②
A、本书记录斯诺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在本书中,刻画了众多革命者形象,但并未介绍“红色中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本书的意义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并做出客观评价。
答:不符合;修改:
夏坚勇
①“采桑子,采桑子,吃家饭,去远方”,那活泼泼的童音从一个遥远的时空向我走来。桑子就是桑甚,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大致都有过采桑子的经历。
②儿时采桑子是为了卖给社里的作坊去酿酒。那是一个饥饿年代,粮食比亲娘老子都宝贵,自然不敢暴殄天物而用于酿酒的。后来便只好用桑葚。桑葚酿出来的那劳什子有点酸兮兮的,稍许带点酒味,但就着一盘盐拌豆腐渣喝几口。在艰难岁月中,此中“快慰”,也算是奢侈的了。
③老屋后竹园里有一棵花桑,花桑只开花,不结果,但桑树花可以充饥。门前场边的一棵是果桑,是那种叶片只有铜钱大,俗称“钱儿桑”的那种。叶子小,桑葚当然也小,却结得多,每年麦收过后,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桑葚也红了,母亲便对我说,采桑子吧,不采光了,乌鸦麻雀天天来作耗,场地上总是干净不了。
④采桑子总让我记起故乡的种种温馨,它的诱惑还在于自己可以大快朵颐,熟透了的桑葚丢进嘴里,轻轻一抿,那酸中带甜的滋味直钻到心里去。在那个季节里,乡下孩子的嘴唇整天都是浓墨重彩的——如果用一个词牌名形容,那就是“点绛唇”了。吃得多了,拉出来的粪便也带着别样的色泽,粪便施到地里,第二年便生出一株株小桑苗来。采光了桑子,桑葚的汁便印在门前的晒场上,一个个散漫的小圆点,如同印象派的作品一般,好久都不会褪去。在那两棵老桑树的浓荫下,我走过了童年的喜怒哀乐。
⑤可后来,为了度过那个饥饿年代,也为了让我和姐姐上学,母亲把那两棵老桑树卖给了农具社。记得掘树那天,正值仲夏季节,满树的桑葚红得令人伤感。农具社的汉子们用龙锯把树干大卸八块,吭哧吭哧地装上板车拖走了,只留下满地的枝条,上面缀满了热透的桑葚。可我却一颗也不忍心吃,心里酸酸的。
⑥失去了那两裸仪仗似的老桑树,我家的小茅屋显得更低矮也更孤单了。直到1968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时,才在老屋前后又栽了两排小桑苗。那时候,我和大多数所谓的“知识青年”一样,对前途没有多少幻想,认定此生不会再走出乡村的怀抱了,因此也就认定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农家生活。但那两排桑树才长到胳膊粗时,我就离开了老家。以后每次回去,只见那桑树每年都是一番风景,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一片,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内心暖暖的。我想,古人用“桑梓”来代表故乡,实在是很有意味的。有一次我回家,母亲特地采了两捧桑葚,红艳艳的装在青花盆子里给我吃。我说,这么大的人了,还像孩子那样吃得嘴唇乌漆墨黑的?母亲笑道:好吃哩,我这几年牙不行了,其他水果吃不动,就喜欢吃它。这是你栽的桑树哩,你长年不在家,有时我闲着无事,就呆看这桑树,看着看着,就仿佛儿子从远方走来了……我拿起一颗,默默地品咂起来,温暖再一次蔓延开来。
⑦我在外面的那个世界里其实很无奈,失意落寞的日子里,故乡的桑树便常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但这些年,家家都淡了栽丧的兴致,把热情投向果树,因为果树收效快,两三年便能见到回报。三年前我家老屋翻建时,为了拓展宅基,堂兄竟把当初我载的桑树全挖去了,他说,现在栽桑树没趣,我当然知道他所说的“没趣”是什么意思。渐渐地,精神的故乡在现实的世界里慢慢模糊……
⑧“采桑子,采桑子,吃家饭,去远方。”现在听起来,这几句童谣竟如谶语一般。我从故乡的老桑树下走出来,却要在一个陌生的水泥世界里走尽自己的人生。
(选自《唐朝的驿站》,有删改)
采光了桑子,桑葚的汁便印在门前的晒场上,一个个散漫的小圆点,如同印象派的作品一般,好久都不会褪去。
材料一:我国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以及各时代的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我国的文化遗产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也是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稀少而珍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遭遇破坏。文物盗窃和盗掘以及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消失或失传。
答:①②
③④
材料二: ① 。因为某些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比如乱刻乱画、攀爬照相、攀枝绿植、乱丢垃圾等,很多文化遗产损毁严重,已经到了不可修复的地步。除了游客,有些地方政府的过度开发,片面强调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当地的文化遗产消失殆尽,成为市民心中永远的痛。当然,文化遗产不光是受到了 ② , 而 ③ 。每年发生的洪水、地震、干旱、风蚀等灾害导致一些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所以, ④ 。
A、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B、我国的文化遗产受损严重
C、种种人为因素的破坏
D、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答:①②③④
【示例】承天寺——月色空明、宁静清幽的承天寺,是苏轼寻找慰藉、追求闲逸的精神场所。①黄鹤楼——
②荆门——
③西湖——
答:我选( ),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