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3-11-16 浏览次数: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4道小题,12分)
  • 1.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曼江碧透,百舸争流。 B . 辽阔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 . 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 D . 笠是兜矛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 2.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烟涛微茫难求(信:实在)   户庭无尘杂(尘杂:灰尘) B . 潦倒停浊酒杯(新:快速) 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 C .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随手)  枉用相 (存:问候、探望) D . 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无端地) 我欲之梦吴越(因:于是)
  • 3.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垒西边 国神游 B . 赢得仓皇北 三臣于草庐之中 C . 也,正伤心 以其境清,不可久居 D . 他、晚来风急 出则无国外患者
  • 4.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B .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琵琶行》) C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D .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 5.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

    雪莲花儿开

    乔正芳

    ①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

    ②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去了,你这几天就要转业回川了。

    ③杨灿灿咬了咬牙,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出我一定要去!

    ④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

    ⑤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都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险峻,特别是最后一站月牙巅,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跃的“孤岛”。

    ⑥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艰险。由于严寒干燥、环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

    ⑦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以及各种宝贝,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⑧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各种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   

    ⑨ 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⑩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⑪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无法言传的美!

    ⑫别胡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四千米的雪山上?气温零下二十度呢! 

    ⑬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⑭吃完饭,战士们集体集合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作化妆间。

    ⑮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⑯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清澈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丽红、袁圆……

    ⑰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似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绽放……

    ⑱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雪山上,在包裹着棉衣棉裤还嫌冷的哨所前,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

    ⑲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⑳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动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展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开!

    ㉑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花儿般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士们全都脱下了自己的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㉒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灿然盛开!

    ㉓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

    (原载《小说月刊》2019年第4期 )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可以看出杨灿灿平时性格比较执拗,这点从后文她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穿绸纱跳舞可以得到印证。 B . 文中“一个戴眼镜的战士”是个次要人物,但也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物。 C . 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是一段插叙,交代了哨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突出了坚守哨所的这一群可爱的军人形象。 D . 小说注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如从文中战士们喜欢的歌曲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家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们在雪山上坚守。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注重细节描写,如文中“杨灿灿咬了咬牙”“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B . 文中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将两次雪山演出的情景放在一起,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加快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C . 文中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对杨灿灿舞蹈的描写,不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展现杨灿灿的曼妙舞姿,而且使用四字短句,也能使音韵和谐。 D . 第⑥段写看到“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第⑦段写了十八九岁的小战士,用雪水泡茶的情节,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士形象。
    3. (3) 本文与课文《百合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联系《百合花》的内容,分析两篇文章的标题的含义。
    4. (4)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9分)
  • 6.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文言文阅读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②。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元方之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 B .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 C .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 D . 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与“家君”放在一起,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 B . 何其,多么,怎么那样,表示感叹语气。此意我们今天文章中也会用到,如某则国庆文案中曾有“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的句子。 C . 周公,“三王”之一,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D . 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易”是“变易、更正”,文中指兄弟二人互相补充修正彼此的内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问陈季方的父亲何德何能配享天下重名,陈季方将父亲比作泰山一角的桂树,功德在己,犹如桂树,好山好水天然长成,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 B . 有客人提起陈仲弓被颍川太守判髡刑的事,陈元方引用历史上三位高尚明智的人的事例,告诉客人高尚明智的人也会犯识人之偏差,让客人羞愧而退。 C . 陈元方年少时去拜会袁绍,袁绍有意拿父亲来为难他。陈元方巧妙地用周公与孔子生不同时而施策相同来应对,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 D . 陈仲弓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因为偷听父亲和朋友的谈话而将米饭煮成了稀粥。陈仲弓听两个孩子复述他们的谈话滴水不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②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5. (5) 陈仲弓是颍川陈氏的始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其子元方、季方继承了父亲的好品行,后来都升任朝廷高官,与其父一同被后人并尊为“三君”。请结合文本,探究陈氏家族兴盛的三大原因。
  • 7.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杂兴八首(其三)

    (清)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深邃与细密的思辨来说明道理,且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辩证性。 B . 白诗的中间两联先从反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正面举例说明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C . 白诗要表达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D . 这两首诗均富有理趣,且用语浅近,虽然都表达了自己独到的人才观,但各有侧重。
    2. (2) 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及曹操的《短歌行》,简要分析三位作者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
  • 8.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
    2. (2) 《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3. (3) 歌曲《我们的新时代》中,歌词“天下归心相拥第一百个春天”,“天下归心”用的是曹操《短歌行》里“”的典故。
    4. (4) 《归园田居》中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5. (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 
    6. (6)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7. (7) 《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是:
    8. (8) 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9. (9) 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
    10. (10) “梦”作为一种带有虚幻色彩的意象,常被唐代诗人用来表意抒情,如“”。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道小题,11分)
  • 9.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一簇红艳艳的杜鹃花从高大的老松上旁枝逸出,各色的绿色植物衬着它,可谓( ① )。我不清楚,周围杂树丛生,藤蔓交错,它要经过多少的阻碍才能跃上这苍劲、伟岸的老松?它不顾一切地攀援而上,是为了照亮这茫茫群山,照亮这一路追寻的脚步吗?是的,它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你不由地被它牵引着,不由地为它( ② )!

    看着这一株昂然绽放的杜鹃,我不禁想起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的那高高矗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毛泽东同志( ③ )的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年,革命的火种就是从井冈山上传播出去,传遍神州大地,并且熊熊燃烧起来,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照亮了万里河山。

    这一枝红艳艳的杜鹃,并不因游人的驻足或惊叹而改变姿态,它依然那么静静地燃烧着。最深最美的情愫,在它的花蕊叶尖上流淌着。井冈山杜鹃,静静绽放着,已经唱成一首歌;它为生命歌唱,为自由歌唱,为胜利歌唱!

    1. (1) 请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请结合材料中“杜鹃”的内涵,补写下面这首小诗。

      恍惚中,

      这一株杜鹃,

      化作了汩汩流淌的源泉,

      化作了熠熠生辉的灯盏。

      这一株株杜鹃,

      汇成了奔流千里的波澜,

      汇成了凌云直上的烽烟,

      把井冈山的火种带下山,

      把井冈山的精神带下山,

      ……

五、写作(60分)
  • 10. (2023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也许在历届奥运赛场上,中国人的美感从未展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撼动人心。”有网友在评价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时说,全红婵才是真正的顶流,朝气自信、健康蓬勃、奋斗向上的气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网友们说,从汗水、泪水和力量碰撞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美,治好了时下流行的“外貌焦虑”“年龄焦虑”,让人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

    反观当下,类似“颜值即正义”这类畸形的价值观仍然大行其道,甚至于只要颜值够高,即使犯了罪也有人同情。粉丝对偶像的“无脑式”追捧行为,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