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月考...

更新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

    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

    “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

    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

    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痛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的同构。

    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

    (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

    材料二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

    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

    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 B . “东坡范式”作为士大夫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进程,影响深远。 C . 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 D . 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词表达功能的拓展,为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的语境下,面对穷达之际、进退之间的选择进行人生思考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B . 苏轼和欧阳修的词分别表现出“适”与“闲”的境界,其中有词人主观审美偏好的因素,但也体现了他们追求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努力。 C . 苏轼认为,词应该像诗一样承载士大夫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他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就使词完全突破了音乐对它的束缚。 D . 苏轼用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不仅使词在北宋完成了雅化,实际上也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其历史性贡献不容忽视。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 ( )
      A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C .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D . 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
    4. (4) 请简要概括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5) 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二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这首词如何体现了宋词的雅化。
  • 2.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现代文阅读II

    田野、瓦檐和雨

    何士光

    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书,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

    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

    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我还在梨花屯乡场。依旧是夜晚,夜雨也还是打在瓦楞上。你说怎么样呢?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这雨声,这夜深人静,却永远是不会改变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论我在哪儿,不论在故乡,还是远方,它都要追逐着人,搓揉着人的衷肠。

    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宁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赶紧躺下来,丢掉手边的任意什么工作,觉着再没有比躺在无边无际的雨夜里更安适的。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只要翻开笔记查找,这种记叙是随处可见的。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它沙沙地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阵,慢一阵。仿佛要轻敛下去,跟着又急切起来,依旧地诉说着,直截地诉说着,撇开人世间东零西碎的焦虑,撇开日子里光怪陆离的景象······

    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而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心思,却又始终没有来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间带上点点滴滴,又匆匆地掠过去。这都是为什么呢?

    田野也一样,也总是于无言中透露着不绝如缕的隐秘,深深地浸透着你,也是你一直想穷究的,同样也一直没有来得及。

    情形似乎是这样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

    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

    “山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一次你曾经这样开头,动手来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们最早来到世上的时候,世界就是这样的景象。”但不知为什么,才写了一点,你又搁置了。这种印象应该是贴切的吧?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

    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

    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看不见雨丝,也听不到雨声。直到你无意中走近窗棂,掀起来一角窗帘,才看见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经雨雾蒙蒙的了,雨正落个不停。

    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你看不清雨雾中的街市,却知道那是繁华而琳琅的,同时也浮躁而焦虑。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灵魂一直游移,但我们又总是更能感触和迁就我们的形骸,而对灵魂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给予我们的灵智,仅仅用它来建造了这个熙攘的世界,而在建造出这个熙攘的世界的时候,这熙攘的世界就反过来缠绕了我们自己,心灵也就堵塞起来,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唤和消息······

    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

    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

    (选自《何士光文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作者由文章《雨霖霖》引出对雨声的迷茫与懊伤,也表明自己对雨声超乎寻常的敏感。 B . “梨花屯乡场”是作者当年生活的典型场景,作者在此对自然、人生生发出许多思考。 C . 在作者看来,雨水和自然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化生而成,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 D . 作者更为推崇田野上的人生,因为与城市生活相比,只有在农村生活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本文从作者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段落写起,行文中引用了自己的文字,这种“文中文”的结构

      方颇具匠心。

      B . 文中四个画线句子使用了问句中的一般疑问与设问,展现出强烈的抒情性与深刻的思想性,也强化了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C . 本文突出的描写手法之一是心理活动,作者借此将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以及思考所得依次呈现,展示出自己的心路历程。 D . 本文由眼前的事物逐步展开联想与想象,将笔触伸及自然中的风物、农村与城市中相关的生活,体现出形散神聚的特点。
    3. (3) 本文标题“田野、瓦檐和雨”为三个名词的并列,你认为其中哪个名词最为重要?为什么?
    4. (4) 本文“我”“你”“我们”三种人称形式多次转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与阐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韩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公孙)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敝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

    韩子买诸商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昔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 , 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韩子辞玉,曰:“(韩)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六年》,有删改)

    材料二 晋平公会诸侯于平丘,齐侯及盟。郑子产争贡赋之所承,曰:“昔日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争之,以至于昏,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节选自《孔子家语·正论解》,有删改)

    【注】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晋国执政大臣,谥号宣,史称韩宣子。②子产:郑穆公之孙,世称公孙侨,字子产,郑国执政大臣。③艺:限度,极限。④甸服:古制称离王城方圆五百里的区域。男服,甸服之外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郑国属男服。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涂黑。

      昔我先君A桓公与商B人皆出自周C以艾杀D此地E斩之F蓬蒿藜藿而共处之G世有盟誓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宣子谒诸郑伯”与《桃花源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中“谒”字的词义相同。 B . “吾非偷晋而有二心”与《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中“偷”字的词义相同。 C . “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与《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中“字”字的词义不相同。 D . “子大叔咎之曰”与《出师表》“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中“咎”字词义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面对子大叔、子羽等人的担忧,子产强调国家要树立美名,就需要依礼来确立郑国在诸侯中的邦国地位。 B . 子产从大小国之间关系、对先祖盟誓守信的角度,拒绝了晋国执政韩宣子从郑国商人处购买玉环的要求。 C . 子产认为根据周制,贡赋轻重应与各诸侯国的地位尊卑、次序先后相关,郑国不应依照公侯的标准来供给。 D . 子产修盟诸侯,以对大国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大国要求的理由,使周天子同意提议,最终不辱使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子何爱于一环,以取憎于大国也?

      ②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5. (5) 弱国无外交,子产为何能够说服超级大国的君臣,最终维护了郑国的尊严?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啼鸟(节选)

    欧阳修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唯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②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注】①诗人贬职滁州时写下此诗,同期还创作了名篇《醉翁亭记》。②灵均:屈原的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句写春光明媚之时诗人却心情黯淡,为后面写诗人寻觅慰藉做好了铺垫。 B . 两个“醉”字使用顶真手法,生动表现了诗人在花鸟陪伴中频频举杯的情态。 C . 花朵嫣然含笑而鸟儿殷勤劝饮,忘却尘俗的快乐透露出诗人一心归隐的心志。 D . 原本消愁的苦酒后来却变成赏春时品尝的美酒,诗歌的情调有了明显的变化。
    2. (2) 有人说“可笑”二字既是嘲笑屈原也是诗人自嘲,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 5.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晋王于燕王有恩,与契丹有约,但是他们后来“”,所以庄宗之父在临终时给予庄宗信物,并加以嘱托“”。
    2. (2) 《滕王阁序》的“ ,”句子中,王勃运用梁园雅集以及渊明诗酒的典故,表现当日滕王阁宴饮的盛况。
    3. (3) “礼乐”浸染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而演奏的乐器以其富有特色的发声特征使美妙的旋律深入人心,因此直接描写乐器演奏的诗句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唐宋时期,例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留存下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遗迹遗存、口碑传说以及绘画影像。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全面利用这些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其能够提供读者解读的信息却有限,所以,(A    ),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

    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受到西方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B)。①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主要还是历史影像,即历史纪录片和历史照片。②而西方图像研究,不仅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也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③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兴起以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就广泛的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发掘。④此外,网络媒体也发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⑤但是目前国内的影像研究也存在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粗制滥造、重复出版的现象不在少数。⑥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整理者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求真务实的态度。⑦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国内这一领域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操作原则。

    1. (1) 在括号处填上相应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I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天照应,雨水调匀,小虫子也不来作梗,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

    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

    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之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手里。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整听的洋油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十个铜板一小瓢向小贩零沽。衣料呢,预备剪两件的就剪了一件,预备娘儿子俩一同剪的就单剪了儿子的。想买热水瓶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要一块半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

    (摘自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有删改)

    1. (1) 下列句子和文中画波浪线处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B . 彩霞飘过山顶,落日洒下一河碎银。 C .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D . 听到这里,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2. (2) 解释下面两个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花了一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

      ②已经三点半了,按照列车时刻表,他应该到达北京站了。

    3. (3) 文中画线句可以改写成:“他们拖着短短的身影三五成群地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小声计算着刚才得到的代价并咒骂着那恶毒的米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作文(60分)
  • 8.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蕴含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做事需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

    而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年级要就此内容进行一次年级的演讲比赛,你作为本班级的发言代表,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给全年级同学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