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正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这主要反映了( )
    A . 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性 B . 宗教观念对文明的影响 C . 大河流域文明的封闭性 D . 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2.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B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 .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 3.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古希腊艺术“常见的主题来自神话传说,并且是那些特别家喻户晓的”,它的展示场所是城邦公共场所而非私人宅邸或专家俱乐部,观众与评判者是广大城邦公民而非艺术家或批评家。由此可见,古希腊艺术(   )
    A . 利于培养公民对城邦的认同 B . 维护了神的绝对权威 C . 促使民主政治在希腊的普及 D . 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
  • 4.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由这一记录可以了解到庄园(   )
    A . 内部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B .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C . 是封君封臣制度的经济基础 D . 对农奴进行残酷剥削
  • 5.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
    A . 鼓励长途贩运活动 B . 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 C . 开辟了亚欧新商路 D . 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
  • 6.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 阿兹特克神圣历是一种为期260天的宗教历法,与太阳历服务农业不同,它最大的用途,便是用来占卜天象,预知吉凶。但是普罗大众却并不知晓其具体用法,只有阿兹特克祭司才知晓如何运用历法来行事、预知吉凶。这说明( )
    A . 太阳历在国家中地位要更加重要 B . 阿兹特克历法主要用于祭祀活动 C . 神圣历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 . 阿兹特克文化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 7. (2024高一下·兴国期末) “人的自由、人的独立、人的尊严”在 15 至 18 世纪逐渐成为西欧社会的共识,但无论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荷兰、英国,却都以野蛮的方式屠杀和奴役殖民地人民,在美洲建立起新型的奴隶制度并以法律为保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资本主义的扩张特性 B . 西欧人文精神的发展 C . 殖民地经济水平落后 D . 古代奴隶制度的影响
  • 8.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
    A . 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B . 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C . 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D . 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 9.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下表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特许商业殖民公司的代表。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时间

    公司名称

    目标

    1555年

    莫斯科公司

    以俄国为目标,后扩展到中亚、波斯

    1588年

    几内亚公司

    以劫运黑人、黄金为目标

    1597年

    勒几特公司

    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600年

    东印度公司

    以印度、东南亚、中国为目标,拥有在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贸易垄断权等

    A . 延缓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 B . 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 . 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 D . 加速了欧洲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 10.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没有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的人格,就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灿烂的文化。个人主义造成了高度和谐的个性,给文艺复兴运动以一种光辉……另一方面这种个人主义又确实从一开始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它一切丑恶的方面。”材料主要表明(   )
    A . 个人主义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 B . 文艺复兴最早提出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C . 个人主义对文化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D . 文艺复兴带来了个人主义思潮的泛滥
  • 11.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的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树立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从长远的角度看,宗教改革(  )
    A . 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 B . 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 C . 有利于集权国家形成 D . 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
  • 12.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在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过程中,当宪法危机产生时,威廉四世(1830—1837年在位)和他的父辈们一样,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频繁更换首相的人选,挑选自己满意的内阁首领。这表明英国( )
    A . 责任内阁集体对君主负责 B . 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待于完善 C . 《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 D . 宪章运动导致君主权力扩大
  • 13.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20世纪以前美国的立法权基本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主要以使用否决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后,罗斯福经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国会通过的由他建议的社会立法。由此参与、干涉立法,扩大政府的权力。由此可知,美国(   )
    A . 三权体制下权力分配比重变化 B . 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C . 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D . 国会政治权力逐渐被总统限制
  • 14.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世纪末,一位德国建筑学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祖国正在变成荒凉寂寞之地,城市和乡村很快就会变成毫无差别的无产者聚居区,其建筑风格将像监狱一样,再也不会有让人愉悦畅叙的花园和小桥流水。”这折射出(  )
    A . 浪漫主义为文学主流形式 B . 城乡贫富差距迅速缩小 C . 人们复苏乡村经济的要求 D . 工业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 15.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上述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 促进手工工场的建立 B . 加快了农业的发展 C .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D .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16.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
    A . 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B .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 C . 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D . 认识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 17.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在解释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
    A .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 . 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 . 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障 D .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 18.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葡属巴西由于最初没有发现贵金属矿藏,于是以发展出口农业经济为主,先后经历了“巴西红木周期”“蔗糖周期”。1693年在米纳斯地区发现了黄金富矿后,巴西进入了“黄金周期”。上述“周期”的变动反映了当时( )
    A . 巴西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国迈进 B . 巴西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C . 葡属巴西殖民政策的不稳定性 D . 葡萄牙殖民势力日益衰弱
  • 19.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 .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 . 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 .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 .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 20.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学者郑昌发指出,西属拉美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它不仅打击和彻底冲垮了西班牙的封建殖民主义体系,而且对欧洲、美洲的封建制度也是猛烈的冲击。这表明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
    A . 与世界各地革命运动相配合 B . 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C . 有利于世界近代社会的转型 D . 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 21. (2024高一下·成都期中)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宣称,“我们是所有民族中的精华……最有资格统治其他民族”“要在旧欧洲狭窄的边界之外完成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俄国也急欲完成“占领海峡,控制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大斯拉夫主义的‘历史任务’”。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
    A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 欧洲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C . 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盛行 D . 列强结盟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
  • 22.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再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 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 B . 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 . 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 D . 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 23.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20年,苏维埃政府撤销了人民银行,职工可以免费从国营和合作社分配点凭证领取食品、日用品和燃料,经济生活几乎完全实物化。苏维埃政府的做法( )
    A . 得到下层民众的普遍赞同 B . 服务于特殊时期经济需要 C .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 . 导致当时国内的局势失控
  • 24.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五”计划前,苏联的积累率为19%,“一五”计划后提高到了 33%。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率为15%。这反映出“斯大林模 式”下( )
    A .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 B . 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 .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 . 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 25.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
    A . 苏加诺 B . 桑迪诺 C . 扎格鲁尔 D . 甘地
  • 26.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48年,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指出,“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成为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学者意在(  )
    A . 反思大战爆发的教训 B . 鼓吹对苏联实行冷战 C . 明确战争的主要责任 D . 呼吁重建国际新秩序
  • 27.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在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巴拿马、智利和古巴的代表提议除《宪章》外,大会还应当另行通过一项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法案。“1300个美洲非政府组织联合刊登广告,呼吁人权成为未来任何国际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联合国宪章包括一项明确的和基本的人权义务。”这些呼吁的目的是(  )
    A . 民族歧视与压迫引发世界警惕 B . 承认所有主权国家都拥有人权 C . 人人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 D . 防止种族歧视和战争灾祸重演
  • 28.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中、法、美、英、苏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国可以联合其他成员国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一票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联合国这一设计 (    )
    A . 奠定了两极格局基本框架 B . 有利于大国维护世界和平 C . 侵犯了弱小国家民族利益 D . 制约了安理会效用的发挥
  • 29.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45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针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提出两点建议:利用威慑制服威胁;修复紊乱且低迷的西方国家体系。他认为相比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他更担心欧洲的沉沦对全球势力均衡所造成的破坏,使得美国不得不回到一战和二战时那种以武力应对威胁的老路。艾奇逊意图是(  )
    A . 重新塑造欧洲均势 B . 稳定欧洲社会秩序 C . 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D . 保证美国国家安全
  • 30.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20世纪80年代,西欧坚持认为,同苏联相处,不能长期依靠军事力量进行对抗,而要发挥西欧技术、资金的优势,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来维持和平局面。因此,西欧对苏实施“防务加缓和”的战略。西欧对苏联战略的调整反映出当时(   )
    A . 欧洲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 B . 西方国家放弃冷战政策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 31.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46年2月,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根据此法,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能和资源,为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这表明杜鲁门政府(  )
    A . 力图扭转经济的颓势 B . 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C . 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 D . 延续以工代赈的政策
  • 32.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把开矿、公共交通、邮电等原属国家垄断的部门交由私人资本去经营。同时,把学校、市政维护、收运垃圾、道路修整等公共事业交给私人“承租”。这反映了英国(   )
    A .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 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 . 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D . 力求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 33.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硅谷”,集中了1700多家电脑、半导体的生产厂家,占美国同类工业产值的96%。美国西部、南部的人口随着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而猛增,1980年第一次超过了原来经济先进的北部和东部。这说明( )
    A . 科技革命引起经济布局的变化 B .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 . 美国实现战后经济的持续增长 D . 发达国家增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34.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赫鲁晓夫时期经济理论讨论十分活跃,特别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苏联学者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尽管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毕竟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实际已变化了的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由此可见,赫鲁晓夫改革:(   )
    A . 引发了苏联思想大解放 B . 否定了计划经济模式 C . 冲击了斯大林经济理论 D . 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
  • 35.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1982年,波兰政府在苏联的压力下取缔了国内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后,美国总统里根迅速宣布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并秘密向团结工会提供了1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1984年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团结工会赢得波兰议会大选。材料表明东欧剧变(    )
    A .   是西方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B . 根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 是东欧国家争取独立自主的产物 D . 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 36.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近代以来,非洲岛国赤道几内亚首都的名称发生多次变更。1827年,英国人将其命名为“克拉伦斯城”;1843年,西班牙人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名字命名该地;1968年,赤道几内亚以民族英雄马拉博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英国与西班牙在地名问题上存在分歧 B . 地名的变更常与殖民侵略和民族意识有关 C . 欧洲国家习惯于通过奴化手段对外扩张 D . 不严谨的人为因素往往造成地名变化无常
  • 37.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如表是1947~1967年联合国会员国数目的变化表。表中1958~1963年间会员国数目暴增的原因是(  )                                                                                                                          

    时间

    1947年

    1955年

    1958年

    1963年

    1967年

    数目

    57

    76

    82

    113

    123

    A . 巴尔干半岛国家分裂产生许多国家 B . 联合国放松了对会员国条件的限制 C . 美国鼓励中南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 D . 民族解放运动使非洲国家大量独立
  • 38.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推动下表所列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

    1962年

    中美洲共同市场

    1967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74年

    西非经济共同体

    1975年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

    1983年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A .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逐步瓦解 B . 新兴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 经济一体化开始影响发展中国家 D . 南北合作推动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
  • 39.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有学者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
    A . 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 .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在加大 C . 国际格局的发展完全由大国操控 D . 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 40. (2023高一下·蚌埠期末) 新加坡《海峡时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被看作精英对穷人的剥削。到21世纪以后,“全球化”开始带有半积极性的意味。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认为,对于“全球化”,既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叫好。”材料表明(    )

    A . 全球化消除了文明对抗 B . 全球化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加强 C . 对全球化关注日益淡泊 D . 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41.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美、德民主化道路

    美国

    德国

    1775年,莱克里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战争,即第一次王朝战争;
    1866年,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即第二次王朝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即第三次王朝战争;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摘编自乔明顺《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关于西方近代化特征有不同的看法。第一,近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现代性与传统的尖锐冲突,现代性对传统的破坏将贯穿近代化的全过程。……第三,近代化是一种系统进程。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以及传播媒介的参与等,并不是零乱、偶然地发生的,某一因素的变化总会影响到另外一些因素的变化。第四,近代化是一个全球过程。它在空间上始于西欧,后来扩展到全球。……第九,近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近代化所带来的创伤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但在长期发展中,近代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美国和德国是如何确立政治近代化道路的。
    2. (2) 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 对材料二中“近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这一看法加以说明。
  • 42.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8年,天花传入加勒比海地区,此后不久又进入墨西哥与南美洲,无数人被夺去生命。疫情波及到的人数约占1492年(印第安)人口总数的90%。 

    ——摘自《剑桥插图医学史》

    材料二: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升到30.8‰。1843年发表的《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都是由腐烂的动植物、潮湿与肮脏引起、加重或传播的,与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也紧密相关”。因此,英国在1848年后通过《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强制性责任。

    ——摘编自《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李斯特发明消毒灭菌法,使术后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3。普法战争中德国军医用此法挽救了很多军人的生命。1928年,英国医生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但缺乏医界支持得不到应用。1941年12月,因大量战伤感染,美军宣布青霉素为优先的军需品,药剂得到快速开发和生产。

    ——摘编自《剑桥插图医学史》等

    材料四: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22日告诫,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不会马上结束。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在全球造成近260万人感染,超过18万人死亡,疫情已影响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向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呼吁,对待当前疫情要有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只有遏制病毒传播才能拯救生命和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各国要加强团结,共享经验、专业知识以及其他资源,共同努力保持供应链畅通,并为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最大程度支持。

    ——《参考消息网》2020年4月23日报道

    1. (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近现代疫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疫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抗击疫情的认识。
  • 43. (2023高一下·郑州期末) 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稳定的社会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的“乡村自治”,实际上主要存在于王朝国家的乡里控制制度所不能及的领域。中国历史上的“乡村自治”,就是在这种王朝国家行政管理的“局部真空”里存在的,而这种“局部真空”,就是王朝国家权力所不及的领域——既包括王朝国家权力所不能及的地域,也包括其所不能及的经济与社会领域。虽然历史上存在着诸种形式的“乡村自治”,但“乡村自治”却并非王朝国家的一种统治政策,至多表现为某种“统治策略”。

    ——摘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

    材料二:(英国)出生:贫困的母亲可获得附加补助加上一次性补助;每个婴儿出生,医药费平均为1150英镑,全免。儿童时代:(16岁以前)每个儿童每星期得6.85英镑津贴。贫苦失业家庭11岁以下儿童每星期得9.60英镑津贴;*未失业贫困家庭可获得家庭收入补助;小学和中学教育免费;*有的儿童可享受免费牛奶、午餐。(注:带*的为英国政府打算取消的项目)

    ——摘自洪江《从摇篮到坟墓》,载《欧洲研究》1986年第1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清朝基层治理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王朝占据乡村自治的“局部真空”。结合所学,简述古希腊时期在“乡村自治”方面的“统治策略”。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行的儿童保障措施,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政府打算取消一些项目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