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生...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2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 51. (2023八上·莲湖月考) 如图是一些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动物,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中A是水螅,它的身体呈对称。
    2. (2) 如图中B是涡虫,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3. (3) 如图中D是河蚌,河蚌属于动物(类群)。河蚌的贝壳是由的分泌物形成的。
    4. (4) 以上几种动物其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动物。
  • 52. (2023八上·莲湖月考) 如图是两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A是身体都,均属于无脊椎动物等。
    2. (2) 由图可知,甲是蚯蚓的(填“前”或“后”)端,理由是
    3. (3) 蝗虫的体表有,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但该结构限制了蝗虫身体的长大,所以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现象。
  • 53. (2023八上·莲湖月考) “高山出俊鸟,幽谷出芳草。”如图中A是鸟的外部形态示意图,B、C是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观察图A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 (2) 观察图B可知,鸟的胸骨上有高耸的可用于附着发达的胸肌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 (3) 鸟的呼吸效率高,有辅助肺呼吸。用图C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鸟吸气时气体经过的途径:外界气体→
  • 54. (2023八上·莲湖月考) 在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引体向上是重要的测试项目,据图回答:

    1. (1) 骨骼肌是由如图中[②]和[①]肌腱两部分构成。
    2. (2) 如图,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图中的[Ⅱ]处于状态,图中的[]能够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灵活。
    3. (3) 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有时会出现[③]从[⑥]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这就是脱臼。
    4. (4) 引体向上不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 55. (2023八上·莲湖月考) 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有其自己的特征。其中牙齿是脊椎动物的专属,它是很好的摄食或杀敌武器。请据图回答:

    1. (1) 大熊猫所属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以的方式繁殖后代,以的方式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 (2) 牙齿是狼的制敌利器,其犬齿可食物,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3. (3) 图中是羊的牙齿,没有犬齿,但臼齿发达,利于食物,适于草食性生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 56. (2023八上·莲湖月考) 在学习了鱼鳃的作用后,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进入鱼口和流出鱼鳃盖后缘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呢?于是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步骤

    鱼缸①

    鱼缸②

    1

    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

    2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BTB溶液缓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鱼缸的水中以同样的速度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3

    重复以上实验3次

    4

    实验现象:①中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而②中的水呈蓝色

    (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

    1. (1) 鲫鱼在水中生活,用呼吸,游泳主要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使身体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离不开身体上各种的协调作用。
    2. (2) 设置鱼缸②的目的是
    3. (3) 实验前,该小组同学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的一张一合和鳃盖后缘的一张一合总是(填“同步”或“交替”)进行,这是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4. (4) 根据实验结果两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水流经鱼体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 57. (2023八上·莲湖月考) 蚜虫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害虫之一,而食蛆癭蚊被称为“灭蛆专业户”,能吃60多种蚜虫。科学家为了“研究温度对食蚜癭蚊的发育及捕食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食蛆癭蚊卵120粒,均分成四组,同时准备若干玉米蚜虫用于饲喂食蛆癭蚊。

    ②设定18T、22工、26工、30工四个恒温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每种温度条件下放置食蚜癭蚊卵30粒,每天定时观察一次,记录其每天的发育进度、孵化率等,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④卵孵化前一天开始,每天给予足量的玉米蚜虫,统计其每天的捕食量,并计算平均总捕食量,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卵的孵化率及幼虫期

    温度(℃)

    卵孵化率(%)

    幼虫期(天)

    18

    86.67

    6.31

    22

    100

    3.77

    26

    100

    3.00

    30

    100

    2.87

    1. (1) 科研人员在每种温度条件下放置多粒(30粒)食蚜癭蚊卵,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各组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这样处理是为了
    3. (3) 表格中的数据表明:温度对食蚜癭蚊的卵孵化率、幼虫期均有影响,且随着温度升高,幼虫期时间越(填“短”或“长”)。
    4. (4) 根据如图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5. (5) 某大棚种植基地计划拟投放食蚜癭蚊消灭大棚作物上的蚜虫,为了提高灭虫效果,请你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