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 | 尿液 | 胃液 | 血液 | 汗液 |
pH | 4.7~8.4 | 0.9~1.5 | 7.35~7.45 | 5.5~6.6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去除铜粉中的碳粉 | 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
B | 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 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
C | 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D | 鉴别BaCl2溶液与Ca(NO3)2溶液 | 分别滴加碳酸钠 |
植物的汁液 | 白醋 | 蒸馏水 | 肥皂水 |
紫甘蓝 | 红色 | 蓝紫色 | 绿色 |
胡萝卜 | 橙色 | 橙色 | 橙色 |
第一步:氢气+氧化铜氧化亚铜+水
第二步:氢气+氧化亚铜铜+水
①部分氧化铜没有被还原②反应中加热时间不够③通入氢气的量不足
①先是溶液逐渐变成黄色,不久看到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②放置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却发现黄色的溶液又逐渐变成了浅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只有FeSO4;观点二:既有FeSO4也有Fe2(SO4)3 , 查阅资料发现:Fe3+与无色硫氰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于是取少量溶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则观点二不成立。
猜想一:空气中某些物质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某种反应的结果。
猜想二:铁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某种反应的结果。
猜想三:产生的氢气与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反应的结果。
若想验证猜想二,则进行的实验是:。
表一:温度为60℃ | ||||
温度℃ | 50 | 60 | 70 | 80 |
膜层外观 | 粗糙 | 致密、均匀 | 致密、均匀 | 粗糙 |
表二:pH=3时 | ||||
pH值 | 1.5 | 2.0 | 2.5 | 3.0 |
膜层外观 | 易脱落 | 粗糙 | 致密、均匀 | 致密、均匀 |
小球 | 质量/克 | 高度/厘米 | 纸盒滑动距离/厘米 |
A | 10 | 5 | 10 |
B | 20 | 5 | 18 |
C | 30 | 5 | 29 |
D | 10 | 10 | 38 |
E | 10 | 15 | 86 |
通过分析发现超速带来的危害更大,请结合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实验药品:铁、钴、镍粉末,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等。
①打开压强传感器,观察到三颈瓶内初始压强为101KP,将滴有酚酞试液的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
②待压强不再减小后,再将适量的稀盐酸快速推入瓶内,振荡充分反应。
③待压强不再增大后,将两个注射器活塞先后拉回原位。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样品质量/克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稀硫酸质量/克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产生气体质量/克 | 0 | 0.1 | 0.3 | 0.5 | m | 0.6 |
材料 | 锰钢 | 铝合金 | 钛合金 | 碳纤维 |
性能(强度) | 强 | 较弱 | 较强 | 强 |
密度(kg/m3) | 7.9×103 | 3.0×103 | 4.5×103 | 1.6×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