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启正中学2023年九年级上册科学10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04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12小题,共36分)
  • 1. (2023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叙述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石蜡熔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精制石油,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 . 钢铁生锈,氮气用于填探空气球 D . 活性炭去除水箱异味,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2.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出A点溶液的pH将偏大 C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D . B点时加入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 3. (2023九上·杭州月考) 人体所有有生命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代谢废物,若不能及时清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形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 )

    ①肺    ②肝脏    ③肾脏    ④皮肤    ⑤大肠肛门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4.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如图一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图二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变化况,其中Ⅰ、Ⅱ、Ⅲ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一D内有多种消化液,有许多皱襞和绒毛,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哲养物质的吸收 B . 图一中乙为脂肪消化程度的曲线,丙为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 C . 图二中a、b、c曲线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尿素、无机盐、葡萄糖 D . 图二中Ⅲ起重吸收作用,正常情况下Ⅱ中液体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 5.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能与空气中的氧化碳发生反应;

    ②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可以用来做干燥剂;

    ③浓盐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剂质增大;

    ④浓硝酸能见光分解所以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⑤将稀硫酸加入氧氧化钠固体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

    A . 1 B . 2 C . 3 D . 4
  • 6. (2023九上·杭州月考) 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全切成部分切割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血型的转化。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 O型血可转化为B型血,血型转换后,此人可以接受少量正常B型血 B . A型血可转化为AB型血,血型转换后,此人可以接受少量正常O型血 C . A血可转化为O血,血型转换后,此人不可以接受正常B型血 D . AB型血可转化为B型血,血型转换后,此人不可以接受正常B型血
  • 7. (2023九上·杭州月考) 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同种物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如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酵母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 . 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 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 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
  • 9. (2023九上·余姚期中) 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3九上·杭州月考) 推理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 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1.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如图为人体血液流经体内X结构前后甲、乙、丙三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示意图,则选项中组合不正确的是( )

    选项

    X结构

    A

    二氧化碳

    氧气

    葡萄糖

    B

    尿素

    二氧化碳

    氧气

    肾小管

    C

    葡萄糖

    尿素

    氧气

    小肠(饥饿状态下)

    D

    葡萄糖

    二氧化碳

    尿素

    肝脏(进餐后2h)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3九上·杭州月考) 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分数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忽略CuCl2溶液的弱酸性即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 甲、丁 B . 乙、丙、丁 C . D . 甲、丙
二、填空题(13、14每空1分,15、16每空2分共16分)
  • 13. (2023九上·杭州月考)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如图1是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出过程示意图,①③分别代表某种生理过程,A、B表示某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约80%来源于食物,15%来自饮水,这些碘主要在(器官)被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动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处,一部分进入甲状腺中,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2. (2) 另外还有约5%的碘来自空气,这些碘通过图1中的(填序号)过程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的哪个腔(填图甲的数字)。图甲中与1相连的血管名称是在心脏的结构中有一种结构可以控制血液定向流动,这个结构名称是
  • 14. (2023九上·杭州月考) 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镜操纵仪插入肾小囊中进行化学分析(如图)。

    1. (1) 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经过作用,这两种成分无法透过。
    2. (2) 若①是入球小动脉,则血管②中流动的血液颜色是的,(选“鲜红”或“暗红”)
    3. (3) 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正况下含有下列成分中的____。
      A . 脂防 B . 淀粉 C . 尿素 D . 葡萄糖
  • 15.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为小科总结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其中“—"农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农业上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波尔多液,请利用化学方程式写出该反应的原理
    2. (2) 小科研究反应应规律②时,发现有些反应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够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了(不考虑反应的放热)。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是____。
      A . Cu(OH)2和H2SO4 B . NaOH和HCl C . BaCl2和Na2SO4
  • 16.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在探究酸性质时,小乐先在试管中注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再加入氧化铜粉末与之反应。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忽略粒子本身大小关系)。收图判断,”●”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下列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符合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的是(选填序号)。

    ①铜片;②铝片;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钙粉末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 17. (2023九上·杭州月考)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 (1) 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缺少一个步骤错误,请你补充完成(填操作过程)。
    2. (2) 纠正该实验错识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
    3. (3) 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 (4) 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中的唾液淀粉酶最终转变成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属于新陈代谢中的作用(选“同化”或“异化”)。
  • 18.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深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有,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2. (2) 下列反应中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序号)。

      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③硫酸与火碱反应

    3. (3) 讨论交流:往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的过程中,能否通过“pH减小”作为判断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标准,请说明理出。

  • 19. (2023九上·杭州月考) 小科在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液滴入2mL氢氧化钠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

    猜想二:生成的气氧化铜继续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小科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2. (2) 若猜想二正确,C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
    3. (3)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科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请你写出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共6分)
  • 20. (2023九上·杭州月考) 某兴趣小组收集到在空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废液5.11kg,他们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来处理废液,在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过程中,测得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在处理废液过程中,(填字母)点对应的溶液pH=7。
    2. (2) 若向BC段(不包括B、C)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填化学式)。
    3. (3) 求出B点的坐标(x0 , y0)。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