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山东学情”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

更新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对勇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使“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其“浩然之气”学说的提出,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明代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力行力倡;等等。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人们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强武之民,反归于劣败淘汰之数”的悲惨命运,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写就了《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在梁启超的笔下,大智大勇的孔子,不畏强权的曹沫、毛遂,以死报恩的侯嬴,宁折不屈的项羽……都被视为武勇精神的象征。国学大师章太炎通过“儒侠说”使尚武精神发扬光大,以“刚毅特立”“坚苦卓绝”“奋厉慷慨”的亦儒亦侠的古“儒侠”为典型,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

    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艰难、挫折等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每一个人都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材料二: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明确地区分“小勇”和“大勇”:前者是基于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后者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材料三:

    中西“勇”德的比较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至少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倾向于将无畏或不惧看作是勇的特征,但此一特征仅为“勇”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仅有此一特征,勇不必然成其为德。若要使勇成为一种德性,必须有其他因素对其予以引导或规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多从智、仁、勇三者的关系出发来阐明勇之为德的条件,认为有智行仁之勇才是真正的“勇”德。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思想家主要从理性或世俗法律的角度来规定勇,认为只有基于理性、符合法律规定的勇才是一种可称赞的德性。从柏拉图开始,西方依法规定勇的倾向就已初露端倪,近代以后,随着法制社会的建立,法对勇的制约更为明显。

    其次,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勇”德有两个对立面:鲁莽与怯懦。怯懦无论是在表面上还是就其本质而言,都与勇敢格格不入。鲁莽虽表面上类似于作为德性的勇敢,其实也并非“勇”德。中国古代思想家虽然对“勇”德的两个对立面有过较为细致的分析,但就理性深度而言,其在与西方思想家的类似分析相比较时,就显得有些逊色。中国古代思想家只是分别分析鲁莽与怯懦各自的问题所在,没有清楚地说明这两者与勇敢之间的关系;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主要是亚里士多德,则明确将勇敢作为鲁莽与怯懦之间的中道,从而揭示出三者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最后,大多数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都看到了,勇敢作为一种德性可能发挥的多重作用及可能实现的多重价值。从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勇敢不仅可用于胜敌,还可用于自治和克难,勇敢可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实现其价值。尤其是在勇敢用于自治这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论述较之西方思想家的类似论述要显得更为丰富。西方思想史上有关勇敢之作用的论述的独特之处在于,有些西方思想家凸现了作为德性的勇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国传统的“勇”德主要用于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宗法性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秩序服务,在这样的社会里重农轻商是必然趋势,因而适应商业冒险、自由竞争的“勇”德就难以成长。

    中西方“勇”德观的共同之处,体现了“勇”德最为基本的规定,是勇敢之为德性的共性方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勇敢都不能与其他德性相分离而单独起作用,人们都必须把握勇敢之为德性的度,过与不及都是作为德性之勇敢的对立面。

    (摘编自吕耀怀《“勇”德的中西异同及其扬弃》)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勇德理论上的阐释,孟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孔子思想的发展。 B . 梁启超提出的“武勇”精神,章太炎提出的“侠勇”精神,是对传统勇德的反思。 C . 明代王阳明认为勇要“敢直其身,敢行其意”,并力行力倡,体现了对勇的探索。 D . 无畏或不惧是勇德的特征之一,但此一特征仅为“勇”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勇德既是个体战胜困难不可或缺的品性,也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所必需的德性,着力培育勇德精神具有深远意义。 B . 中国传统的“勇”德主要用于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具有宗法性质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秩序服务,更适合农耕社会。 C . 根据古代思想家的论述,在自治、克难等实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价值上,中国对勇的把握较西方有着明显的优势。 D . 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但在对待勇与德性的关系以及对勇德“度”的把握上,古今中外有着某些相似性。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勇德的自然德性 B . “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勇德的道德德性 C .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勇德的道德德性 D . “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勇德的自然德性
    4. (4) 材料三从哪三个方面对中西勇德进行了比较?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 (5) 材料一中说“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应该如何发扬勇德?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加以分析
  • 2.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足迹

    王愿坚

    拐过那道挂满冰柱的断崖,大雪山的山顶就在眼前了。

    就在这时候,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

    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心跳得“砰砰”响,似乎一张口那颗热乎乎的心就会一下子从口里跳出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被搀扶着的病号倚在曾昭良的肩膀上,喘了几口粗气,仰起脸,乞求到:“同志……把……把我扔下……你……”

    “瞎说!”曾昭良生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像是为了回答,他加快了脚步。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青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

    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严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关口,共产党员就要出现在这些关口,上!”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一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风雪更紧了。

    曾昭良紧握着命令,深情地望着长征部队走去的方向。只见敬爱的周副主席,搀扶着战士,迎着迷茫的风雪,在大步走着,走着……

    在他的身后,在这千年积雪的雪山上,留下了一长串深深的脚印。

    (有删改)

    文本二:

    九时许,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河旁的小路,向夹金山麓进发了。来到山下,气温骤降,脚下的路冻得梆硬,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腰。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象被无数把尖刀刮着。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这时候,要是有谁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因此,每人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搏斗。 

    节选自《杨成武回忆录》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用“突然”“急速”“劈头盖脸”等急骤的笔触描写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旨在暗示社会环境的残酷性。 B . “揪”“紧”“疼”三个动词笔墨集中,既体现了曾昭良对恶劣环境的敏感性,更生动形象表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战友情。 C . 文中各种各样的关口,指的是革命道路上众多的关键之处,尤其是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大雪山顶的雪坪。 D . 从思索“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的意思到完全明白自己的任务,曾昭良的共产党员形象愈发鲜明清晰起来。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再次叮嘱曾昭良不要停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使周副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B . 病号“仰起脸,乞求”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再现了战士们极度衰弱、生命垂危的情形,更是自我牺牲精神的写照。 C . 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周副主席的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表达出曾昭良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D . “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这一细节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副主席担心曾昭良无法完成艰巨的任务。
    3. (3) “不要停下”这句话在文本一中多次出现,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 (4) 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史记 孟尝君列传》节选)

    材料二 靖郭君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之子曰文。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靖郭君卒,文嗣为薛公,号曰孟尝君。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

    臣光曰: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士也,不恤智愚,不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蠢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书》曰:“受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此之谓也。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问其故A曰B孟尝君招致天下C任侠D奸人E入薛中G盖六万余家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存,指慰问,抚恤,与曹操《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中“存”词义相同。 B . 烛,指照、照亮,与《登泰山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烛”词性词义都相同。 C . 择,选择,与《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择”词义相同。 D . 南面,面向南,古时国君听政和接见臣下时,坐北朝南,所以“南面”在文中代指称王。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司马迁认为是孟尝君统治薛城时有大量乱法犯禁的人进入薛地,导致直到司马迁所在的汉朝,薛地仍民风彪悍。 B . 孟尝君出身卑贱,但风流通达、富有智谋,为父亲出谋划策,才能在四十多个兄弟中脱颖而出,继承了父亲的薛地。 C . 司马光认为,士人中贤良的人,用到大处可以有利于天下,用到小处可以有利于一国。所以贤德的君子才奉养和尊崇他们。 D . 司马光引用《尚书》中的话说“商纣王是收留天下罪人的窝主、藏污纳垢的匪巢”,是和孟尝君的做法进行对比。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5. (5) 三则材料对孟尝君养士的态度分别有什么不同?
  • 4.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 , 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注】①过相褒借:过于褒奖、过于推许。②秋水之约:或指相约八月中秋泛舟③畴昔:昨晚 ④青山:李白死后葬于青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⑤蝨shī同“虱”,虱子。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种昆虫,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词前的小序可知,这是一首寄赠酬答词,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并兼寄吴子似。 B . 词的起句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 C . “云遇青山赤壁”这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意为在彩云间与先贤李太白、苏东坡相遇。 D . 这首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互相交织,其崇高的理想在这首词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2. (2) 本词“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间”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中都有北斗酌酒的典故,但诗句表达出来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其异同。
  • 5.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恕与忠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体两面,其中“恕”在《论语·卫灵公》篇里解释为推己及人,孔子告诉自贡,具体践行“恕”就是要
    2. (2) 《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
    3. (3) 愁情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极难描摹的,但古代诗文作者,常常用生花之笔调动比喻、夸张等手法,将愁情具象化、量化,使情感表达具体可感,更为悠远深挚。比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在虚实二者之间, A 。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①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而且要看画在画面上的,②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③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④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⑤诗要有言外之意,才能感受韵外之致的醇美。⑥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横亘在造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⑦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亭子又在园林中 B  , 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而更重要的是,亭子是为人的心灵所特别设立的景观,古人所说的“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就是就此而言的。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我仍在听着,听着,听远方的松涛:初时,舒缓如空蒙月夜的琴声,如纷纷扬扬的击瓦的雪声。接着如哔哔剥剥的火声,旋即错杂成踢踢踏踏的大马群的蹄声,马上又演变成轰轰隆隆的荒野炮声。最后,响起石破天惊的雷声。自霜皮虬枝的松干,自松干中弯弯曲曲的年轮;自拔云掸日的长柯,自条柯上戟张的针叶。那可怕的松涛,在幽邃的天穹下炸响了。仿佛五百年内的声音,都聚到这一块儿同时爆炸。

    这真是一个葱岭欲拔、巨山若裂的时刻。我没有见过龙,但从那松涛里我分明听到了龙叫。山川震怒,让我听到中国魂的狂吼。松既有情,发出摇荡乾坤的正气。人非草木,在此振聋发聩的境界中,怎么可能心如枯井,微波不兴呢?

    我的心,始而醉,继而痴,尔后又惶然悚然,愧然愀然。我以为人过中年,从此只谈风月为好。岂知今夜的松涛,再一次冲刷了我的肺腑。心中的尘垢被荡涤一尽。松涛呵松涛,多谢你吹碎一个诗人病态的淡泊,再开他热血男儿的襟抱。

    从此,他不仅仅听松,感受剧烈的震荡。他更想变成一棵松,植入中国的任何一座山,挺起他的腰,伸开他的臂,加入伟大的呐喊。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多处重叠形式,如“哔哔剥剥、踢踢踏踏、轰轰隆隆”,说说它们和“哔剥、踢踏、轰隆”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2. (2) 文中一开始使用第一人称“我”,但在文末却变为第三人称“他”,谈谈你的理解。
    3. (3) 下列句子和画横线的句子中都有“仿佛”,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从印画上,本来已经难于知道原画,只能仿佛的了。(选自鲁迅 《集外集拾遗·致 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II《足迹》中周副主席“不要停下,继续前进”的嘱托,成为曾昭良及战友们跨越雪山的坚定信念,支撑他们冲破千难万阻,超越生命极限。其实,无论是炮火连天的战争时期,还是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仁人志士秉持这种信念,书写了人类波澜壮阔的伟大篇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不要停下,继续前进”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你联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典型形象及当下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II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