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小学两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自形成以来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 .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在不断变化的 C . 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变化 D .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并且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 2. “水滴石穿”的现象说明使岩石改变模样的力量是( )。
    A . 动物的作用 B . 植物的作用 C . 流水的作用 D . 冷和热的作用
  • 3.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
    A . 地幔 B . 地壳 C . 地核 D . 地核和地幔交界处
  • 4. 自然界中对土地有侵蚀作用的因素包括风、冰川、海浪、( )等。
    A . 阳光 B . 流水 C . 森林 D . 土壤
  • 5. 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 . 板块的碰撞 B . 板块的漂移 C . 风的侵蚀 D . 板块的张裂
  • 6. 观察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 . B . C . D .
  • 7. 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
    A . 贝壳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了水中 B .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 C . 当地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D . 那时候的人们很喜欢收集贝壳
  • 8. 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
    A . 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 . 利用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 . 山上的动物需要更多的食物 D . 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 9. “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 )。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地势西高东低 C . 各地降水量不同 D . 气候复杂多样
  • 10.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 )作用。
    A . 风力的侵蚀 B . 流水的侵蚀 C . 流水的沉积 D . 风力的搬运
  • 11. 下列环境中,土壤最容易被雨水侵蚀的是( )。
    A . 荒凉的坡地 B . 茂密的森林 C . 绿油油的草地 D . 原始森林
  • 12.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蛋黄相当于( )
    A . 地壳 B . 地核 C . 地幔 D . 地心
  • 13. 如图所示,蘑菇状岩石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 . 植物的作用 B . 海浪的侵蚀 C . 水中的动物活动 D . 风的作用
  • 14. 我国地形多样,其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地形是( )。
    A . 山地 B . 高原 C . 平原 D . 丘陵
  • 15. 冰岛共和国的苏尔特塞岛的形成原因是( )。
    A . 火山喷发 B . 地震 C . 海啸 D . 水的作用
  • 16. 下列做法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是( )。
    A . 开荒种地 B . 植树造林 C . 伐木烧炭 D . 抽沙取土
  • 17. 能在短时间内使地形发生变化的是( )。
    A . 风的作用 B . 河流的沉积作用 C . 火山喷发和地震 D . 雨水的侵蚀作用
  • 18. 常年不整修的河道会出现河岸坍塌,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壳运动 B . 流水冲刷 C . 风的作用 D . 地球内部运动
  • 19. 在做“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中,我们发现( )。
    A . 所有的泥土很快都被雨水冲走了 B . 黏土和细沙容易被雨水冲走 C . 小石子更容易被雨水冲走 D . 加入有颜色的沙子只是为了美观
  • 20. 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②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较软的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③站着不动;④使用电梯或者汽车逃命。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填图、连线题。(共10分)
  • 31. 填图题。

    1. (1) 认真看图并在括号内填入地核、地幔和地壳。
    2. (2)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造成的。
    3. (3) 火山喷发时产生的会使土壤更加肥沃,而且火山地热还是一种能源。
  • 32. 请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中的材料或动作与它模拟的对象用线连起来。

    泥土

    有颜色的沙子

    自制喷水壶喷水

    泥浆流淌

    地面的径流

    土地

    土地上松散的沙子(便于观察)

    降雨

四、综合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 33.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番茄酱、土豆泥、铁盒子、三脚架、酒精灯、小瓷盘、火柴等。

    1. (1) 上图所示是一个(填“模拟”或“对比”)实验。实验中,用番茄酱做,土豆泥做
    2. (2) 实验现象:
    3. (3)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成因是
  • 34. 研究有无植被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
    1. (1) 研究有无植被覆盖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时,主要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A . 对比 B . 观察 C . 模拟 D . 调查
    2. (2) 实验中,用喷水管喷水代表
    3. (3) 实验中,控制的不同条件是。保持的相同条件是。(答出两点即可)
    4. (4) 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可以观察到____。
      A . 有植被覆盖的径流更清澈 B . 无植被覆盖的径流更清澈 C . 径流清澈度一样 D . 无法比较
  • 35. 学习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是
    2. (2) 不同颜色可以表示不同的表示海洋。
    3. (3) 我国的地形是西,西部多高山,东部多
  • 36. 晓晓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探究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①取两块土壤样本,一块取自密植草坪,有草和根分布,另一块取自裸土。

    ②将两块土壤样本放在坡度相同的斜面上。

    ③模拟下雨,冲刷两块土壤样本(洒水壶的高度、孔径大小、疏密程度、水量都相同)。

    ④称量雨水流经斜面后水的质量,称得冲刷裸土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冲刷草坪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以推测:m1(填“>”.“<”或“=”)m2 , 得出的结论是
    2. (2) 分析晓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知步骤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实验效果。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
    3. (3) 我国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防治沙尘暴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