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3-2024学年书生中学高二上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次数:1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Ⅰ。
  • 6.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逻辑是“你和我的信仰不一样,你就是异教徒,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乃至邪恶的”。现代欧美列强奉行“唯我独尊,非此即彼”等都受这种宗教信仰逻辑的影响。这说明( )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

    ②宗教信仰决定世界观的性质

    ③思维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

    ④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也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

    ①“天不变,道亦不变”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8. (2023高二上·慈溪期末) “庄周梦蝶”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它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的观点,向世人抛出了“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的哲学议题。该观点( )

    ①体现了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思考 

    ②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否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认识到物质和意识没有本质的区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4高一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期末) 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 . 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 .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 10.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2022年4月27日,中科院科研团队发现在慢性压力的应激下,大脑中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的簇状放电行为会导致焦虑情绪。这项研究成果不仅深入解析了压力应激导致焦虑情绪与代谢异常的神经机制,并为焦虑应激等相关疾病干预提供了新策略。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一致性

    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③焦虑情绪的内容具有主观性

    ④高度发达的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2022年11月12日,仅用了两小时,中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创造了世界最快的空间交会对接纪录。中国航天创造的这一纪录( )

    ①佐证了人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说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表明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体现了人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2.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下图是第19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名为“江南忆”,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体现了( )

    ①人们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优秀艺术作品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③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和主观性

    ④人的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性形式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对这一最美公交车标语,从哲学角度看( )

    ①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②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学家,对过去40多年来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湖泊变化模式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湖泊扩张,蒙古高原湖泊萎缩,其主要原因是两高原各呈现暖湿化和暖干化的气候模式。上述材料表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前提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借助导航、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技术,自行车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再度风靡城市,曾被视为夕阳产业的自行车行业重新焕发生机。这表明( )

    ①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新事物
    ②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③新事物开始时就具有强大的力量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7.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在当下,被家长送进了英语培训班参加试听课的孩子中居然有那些还未入园、仍穿着尿不湿的小宝宝。专家表示:这种“超前教育”违背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属于揠苗助长。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上述论断启示我们( )

    ①联系是多样的,必须坚持具体条件下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

    ②联系是客观的,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必须立足部分以把握事物的规律

    ④联系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带来主观随意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三、选择题Ⅱ。
  • 18.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近期,浙江宁海各生活小区正在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对此,大多数居民拍手叫好,但也有不少人“吐槽”:增加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这表明(   )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起着主导作用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不再是高速度增长,而是高质量发展。这一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殊性

    ②不同阶段的特殊矛盾又具有普遍性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从“透明到25英尺深的地方可轻易看到底部”,到后来绿色透明的湖水不复存在,美国作家梭罗没有想到,他的著名作品《瓦尔登湖》既捧红了瓦尔登湖,也毁了瓦尔登湖,因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使湖区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由此可见(    )
    A . 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B . 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C . 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D .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 21. (2023高二上·宁波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儿女在“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指引下,筚路蓝缕、实干担当、砥砺奋进,创造了浙江发展的奇迹。这说明了( )
    A . 源自现实的意识是做事顺利的保证 B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相互依存的 C . 认识的不断完善推动着实践的进步 D . 人们能创造出符合自身目的的事物
  • 22.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因珊瑚礁钙化过程伴随CO2释放,故其碳源/碳汇属性仍存在争议。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②世界上存在着完全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事物发展取决于人们认识能力的提升
    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两个方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23高二上·武义月考) 为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中央部署了“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有关实施办法以促进容错纠错机制构建,最大程度地激发干部创新创业、敢闯敢干的激情。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①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敢闯敢干才能把主观愿望变成客观现实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真理中总包含谬误的成分,要对错误持宽容态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无论是黄金面具、青铜神树,还是如天外来客一般的图腾及人像,学术界都无法给出圆满解释。伴随检测科技及工具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事实会逐渐为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这说明( )
    A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 科学技术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C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 25.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指路……随着中国航天人对太空不懈地探索,曾经的神话慢慢变成现实。这表明( )

    ①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神话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③感性认识必须深化理性认识

    ④实践给世界打上人活动的烙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6.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7.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蕴含的哲理是( )

    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28.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芜湖铁画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来,围绕芜湖铁画是否要突破“铁”这一载体的议题,继承论者强调传统工艺应保存,不宜盲目创新;而创新论者提倡突破传统局限,努力创新。对芜湖铁画传承和创新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是客观永恒的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差异的制约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9.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一段时间以来,付费自习室在一些城市相继涌现。有人认为,“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自习室的出现,可以满足上班族的学习需求”;但也有人觉得,“只要自律性强,在哪里都可以学习”“花钱上自习,收的是‘智商税’”。人们对付费自习室的认识差异反映出( )
    A . 由不同主体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所决定 B . 对同一确定对象有时存在多个真理性认识 C . 新颖、复杂事物的性质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D .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主观因素会有所不同
  • 30.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直到 18 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后,才首次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西红柿食用的探索过程,揭示了(   )
    A . 实践推动正确认识的不断深化 B . 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C . 纠正谬误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 真理需要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
  • 31.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中共二十大认真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由此可见(   )
    A . 真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实践的发展 B . 真理性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被超越 C . 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推翻自身 D . 要用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来指导实践
四、主观题。
  • 32.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题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农业现代化。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乡村振兴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的正确性。

  • 33.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今在影视、小说圈子中,很多人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冷门作品佳作多,好看,艺术性高;热门作品商业化,不好看,艺术性低。由此,有人认为,商业与艺术是对立的,但也有人认为,在每年近万部上映的影视作品中,确实在有些艺术性低的作品中,总会有几部是热门的。这些艺术性低却很热门的作品,也总会不断被人拿出来当成黑热门的证据,成为攻击那些既热门又艺术性高的影视作品的借口。

    联系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

  • 34.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成功返回。近五年来,“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等字眼频频出现于公众视野,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次的跨越,也不断标注着中国太空探索的新高度,中国航天工程在飞向太空的一次次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这些丰硕成果又为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