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2023·陕西中考)  在体育活动中,同学们经常使用到下列球类器材,其中直径最接近4cm的是(  )
    A . 乒乓球 B . 实心球 C . 排球 D . 篮球
  • 2.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 . 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 . 音叉的木质共鸣箱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D . 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 3.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 . 用声呐系统探知海洋的深度 C . 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B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C . 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 D . 0℃的钢材比0℃的木柴更冷
  • 5. 下列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水中倒影 C . 镜花水月 D . 影子的形成
  • 6. 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 . B . 海波 C . 松香 D . 玻璃
  • 7. 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 .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 .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 . 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 .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 8. 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 )

    A . 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 . 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 .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 .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 9.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二、非选择题(每图、每空1分,20(7)5分,共50分)
  • 10. 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选填“相对”或“绝对”)的。如图所示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出舱作业画面,出舱后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 11. 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

  • 1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月亮和渔火中 是光源;诗人根据 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 热量。
  • 13. 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 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白雾缭绕”,“白雾”的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酸奶瞬间 成块。(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4. 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

    1. (1)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 (2) 为了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略 (选填:“大”或“小”)一些。
    3. (3) 小车从A点到D点的路程sADcm,小车在AD段的平均速度vADm/s。
    4. (4) 下列图像中,能大致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15. 下面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如图甲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在探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小球弹起,如果此实验放在月球上做(选填“能”或“不能”)弹开。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 (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 (2) 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发声体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和钢尺振动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的关系。
    3. (3) 如图丁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音调最高的是(选填瓶子序号)。
  • 16. 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 (1) 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 ℃。
    2. (2) 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象,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

      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7.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 (1) 由表1,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
    2. (2) 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3. (3) a、b两组所测水的沸点均不是100℃,这是由于 (选填“实验误差”或“当地气压”)引起的。
    4. (4) 对实验进行评估可知,b组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你给他们的合理化建议是:。(填写一条即可)
    5. (5) 为探究水沸腾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6. (6)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丙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温度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 18.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稻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小远同学也进行了该实验

    1. (1) 小孔成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其形成原理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
    2. (2) 若将小孔由圆形改为三角形,则所成的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3. (3) 请在图乙中的光屏M上,画出物体AB经小孔所成的像A'B'
  • 19.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小明选用了量角器、平面镜、硬纸板、激光笔和铅笔进行实验。硬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与平面镜垂直的ON转动

    1. (1) 实验过程中,硬纸板应 地立在平面镜上。
    2. (2) 硬纸板在实验中除了显示光路,还可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3. (3) 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4. (4) 光在E纸板上沿AO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F纸板上沿OB方向射出。让光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
    5. (5) 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6. (6) 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大小
    7. (7) 如图丙所示,地球站1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立即把接收到的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地球站2,会感到对方的反应有些延迟,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之一是无线电波在射向卫星和从卫星返回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通信卫星离地球站1和地球站2的直线距离均为3.6×104km,若以地球为参照物,通信卫星是静止的。利用卫星通信8m/s)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表达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