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2023年中考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某班开展历史主题学习,第一组同学打卡山西夏县西阴村。这里长期流传着“先蚕娘娘”的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西陵部落里有智慧的姑娘。一天在桑树下烧水,蚕茧落锅里,嫘祖用树枝去捞,没想到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丝线。她尝试用这种丝线代替植物编织,就此发明了缫丝织绸。”2019年考古学者在该村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蚕蛹。据此可知(   )
    A . 传说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B . 考古发掘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C . 传说能真实反映历史原貌 D . 考古发掘也需要依赖于传说印证
  • 2.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等次)”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3. (2022·泸县) 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A . 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 . 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 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 4.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该记载(   )
    A . 突显了宋应星以民为本的精神 B . 强调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C . 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D . 反映了贾思勰多种经营的思想
  • 5. (2021·广东) 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A . 分封制度盛行 B . 全国户口众多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郡县数量过多
  • 6. “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图片体现了我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包括外形、铸造权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其中制造材质发生变化反映了(   )

    A .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 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C . 西汉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 唐朝对外交往的频繁
  • 7. 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 
    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

    ③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印刷术           
    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8.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B .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C . 对西方列强产生了崇拜心理 D .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9. 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

    唐朝长安城简图

    北宋交子

    明朝《南都繁会图》

    清朝广州十三行

    A .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B .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C .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 .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 10.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旗中文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 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 . 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 11.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对这两次事件看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 . 都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 . 图1事件为图2事件做了政治准备 D . 图2事件促进图1事件宣传的转变
  • 12.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同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 . 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 13.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被称作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材料描述的史事发生在(   )

    A . B . C . D .
  • 14. 某班开展历史项目式学习,第二组同学打卡山西长治平顺县西沟村。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个“光山秃岭乱石沟,庄稼十年九不收”的穷山沟,经过十几年的治山治沟,终于把这儿变成了绿色西沟。1955年,毛泽东特意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本书介绍西沟村。他认为西沟村的变化见证了(   )

    编者按:这个合作社办了三年,变成了一个包括二百八十三户的大社。……这个合作社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能够大量增产,为什么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不能够更加大量地增产呢?

    ——毛泽东

    A . 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B . 农业合作化呈现优越性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 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
  • 15. (2022八下·重庆市月考)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 阶级斗争为纲 B .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 实现共同富裕 D .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 16. (2022八下·陕州期中)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是因为(    )
    A .   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瓦解 B .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确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
  • 17. 某旅行社为初中生拟定出国研学计划,特意制作了下面的宣传广告。历史顾问审核时指出,有一处广告不符合历史史实。这句广告词是(   )
    A . 在尼罗河驻足,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 沿印度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探索佛教的前世和今生 C . 去两河流域观光,了解楔形文字,领悟海洋文明的魅力 D . 走过凯旋门,参观罗马竞技场,欣赏古罗马建筑的宏伟
  • 18. “一个拥有9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的封君又是另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说明(   )
    A . 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 .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国王效忠 C .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 . 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 19. 下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两次壮举,对此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B .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C .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D .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 20.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 . 拿破仑对外战争 D .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 21.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图4是关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发明成果的时间轴,其中①②处需要填入的内容是(   )

    A . ①蒸汽机车首运成功②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B . ①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②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C .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D . ①电子计算机的发明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22. 对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措施所体现的共同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图1 五年计划,四年完成

    图2 工作付酬的美国

    A .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 .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 . 迅速推进了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 23. (2017九下·枣阳期中) “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 . 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 . 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二、非选择题(2题,每题12分,共24分)
  • 24. 人类文明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向前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个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产生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从全球的观点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0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贸易呈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对殖民地控制削弱”中任选一个角度,说明这一时期欧洲霸权削弱的情况。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哪些问题?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序 言

    五十年前,从天安门传来的隆隆礼炮声,让中华民族从百年欺凌中站起。这炮声,已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中国人民再也不可辱的符号!半个世纪来,面对霸权,新中国始终高昂着正义的头:户破堂危,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毅然说不;面对核恫吓,中国冲破垄断说不……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次重申中国永不称霸,但也绝不低头!          

    ——《中国九次说不》前言(1999年出版)

    材料一:见众人不言语,毛泽东又接着道:“大家好好考虑一下。唇亡齿寒,人家马上要亡国噢,我们眼看着难过嘛,总该拉人家一把嘛。高岗同志,你站在高岗上看得远,你说说嘛,反正这一仗是要打的。”

    ——《中国九次说不》第二章 唇亡齿寒 新中国第一次说不

    材料二:赫鲁晓夫把原子弹当成苏联手上的一把伞,他慷慨地向毛泽东提供“半伞之助”。但毛泽东生来就不愿意自己的国家民族生活在别人伞下。为了使中国人明白这把“伞”的重要,“老大哥”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捎来了一部令人生畏的核爆炸记录影片。受到羞辱的毛泽东放言:“原子弹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中国九次说不》第七章 菇云腾空 风雷云霄六次说不

    材料三:1999年5月13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一片肃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激昂地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这一事件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对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作出全面交代。否则,中国人民决不答应!”

    ——《中国九次说不》第十章 声讨公道 巨龙怒吼九次说不

    1. (1) 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描述了新中国在哪三次历史事件中“说不”?综合上述材料,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精神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2. (2) 从三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