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食物腐败 ②煤炭燃烧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①“氧气”若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
A.稀有气体 B.水 C.蜡烛
②“氧气”若不能从甲处通过,除①举例的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填一种物质名称)。
a.承载大理石 b.吸附c.控制反应开始与结束 d.促进液体流动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甲。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溶液、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乙。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①由图乙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CO2脱除效果增强。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探究二: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思路分析]
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查阅资料] 盐酸、硫酸、醋酸等都属于酸类物质。
[设计实验] 用四朵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如图甲实验。
实验②的目的是。
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判断反应物的减少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