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3-24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27分)
  • 1.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溯源(suò) 通衢(qú) 窘态毕露(lù) 松驰 淬炼 如履薄冰 B . 踱步(duó) 佣金(yōng) 蒙蒙细雨(méng) 座落  夯实 排涝泄洪 C . 罹难(lí) 诨名(hùn) 痛剧创深(chuāng) 制伏  邋遢 衣衫褴褛 D . 复辟(pì) 脱坯(pī) 沉疴积弊(kē) 布署 咬啮 兵荒马乱
  • 2.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年前焦裕禄倡导____ 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已经变成了现实。

    ②因为米考伯夫妇的一些亲戚朋友,已经出面来帮助他们 ____难关了,因而他们在监狱 里的生活反倒比在外面时更舒服些。

    ③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 ____ 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④回望疫情 ____ 之初,迅速上升的数字令人揪心,正常生产生活骤然“停摆”。

    ⑤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 ____我,做什么都行。

    A . 制订 度过 侦察 爆发 支使 B . 制定 度过 侦查 爆发 指使 C . 制订 渡过 侦察 暴发 支使 D . 制定 渡过 侦查 暴发 指使
  • 3.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衣服湿了,现在骤然一热,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噤。 ②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③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 ④这次把那股反动民团消灭了之后,附近各县的乡邻全都拍案叫绝,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

    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

    ⑤米考伯太太也同样宁折不屈。我曾见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

    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

    ⑥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 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

    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

    A . ③④⑥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⑥
  • 4.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知止而后有定 ③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B . ①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③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C . ①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③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D . ①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②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③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5.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B . 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自见者不明 C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当察乱何自起 D .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 6.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其坚不能自举也 ③与越人水战

    ④譬如平地 ⑤在明明德 ⑥先齐其家

    ⑦其未兆易谋 ⑧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⑨见贤思齐焉 ⑩故亏父而自利

    A . 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⑩/⑨ B . 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⑩ C . ①③/②⑨/④⑤/⑥⑩/⑦⑧ D . ①④⑤/②③/⑥⑩/⑦⑧/⑨
  • 7.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③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④当察乱何自起

    ⑤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⑥为之于未有

    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⑧以盛水浆

    ⑨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⑩请买其方百金

    ⑪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⑫自贼者也

    A . ①②④⑩/③⑥⑦/⑤⑪/⑧/⑨⑩ B . ①①/②③④⑥/⑤⑦⑫/⑧⑩/⑨ C . ①③⑪/②⑥⑦/④⑤/⑧⑩/⑨⑫ D . ①①/②③⑥⑦/④⑤⑫/⑧⑩/⑨
  • 8.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是历代儒家学 子首要研学之书。 B . 孟子首倡“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是非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羞恶之 心,智之端”。 C . “大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穷理、正心、修已、治人等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等的“小学”相对。 D .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墨家在 先素时与儒家并称“显学”。
二、(10分)
  • 9.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在人类文化中,道德(善)与审美(美)分属不同的领域。然而,人类内在的对真善美统一的 渴望,总是希冀在提升道德人格的同时满足审美需求。那么,道德与审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哪些 方式实现呢?

    关于道德与审美关系的最普遍看法是,二者为内容与形式之关系,即道德是内容,审美是 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因此,审美是实现道德教化的工具。柏拉图是这种观点的坚决倡导 者。他认为,那些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艺术使人丧失理性,屈从于感性,对教育理想国的公民 毫无益处;那些“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有利于培养和教化理想国的公民,因为它们服从于道 德目的。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法国新古典主义到启蒙主义,很多思想家都把审美或艺术作为实现道德目的的手段。

    确实,审美和艺术具有以情动人的力量,用来引导人们修养道德,比纯粹的道德说教具有 更好的效果。但是,道德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道德的进化往往发生于 社会变革之后,而审美和艺术却由于其创造性特征总是能够作为新思想和新社会的先行者。因此,仅将审美作为道德的工具无疑限制了审美的创造力。

    康德和席勒赋予道德与审美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美是道德的象征”,把审美与道德看作 一种类比关系。康德进一步阐述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经常说大厦 是庄严的和雄伟的,说田野是欢笑的和快活的,说颜色是纯洁的和温柔的。这些都是因为在审 美感觉中包含有类似道德判断的因素。席勒认为,人的发展要经过自然阶段、审美阶段和道德 阶段。感性的人不可能直接成为理性的人,中间必须经过审美阶段,审美是对事物的外观进行 观赏或反思,它既没有脱离感性世界,同时又不受感性事物实际存在的功利性限制。也就是 说,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自然与自由的统一,而审美中所包含的理性和自由使它能够 直接通达道德。

    确实,崇高的审美风格很容易激发人们道德上的崇高感,品读有意境的艺术作品会逐渐提 升人的思想境界,这些都意味着审美与道德可以通过类比实现统一。然而,从本质上看,这种 统一不过是前一种统一的深入而已。审美与道德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统一,即确立一种人生美学使道德融于审美。在尼采看来,人不仅是艺术的创造者,人自身也是艺术品,人永不停歇地创造着自身,正是这种创 造性把现实的苦难化作了审美的欢乐,人生的意义才由此产生。

    福柯继承了尼采人生美学的理想,他用古希腊人的生存艺术来阐释审美与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古希腊人之所以会主动选择道德行为,是因为他们积极地实践生存艺术,即“使自己的 生活变成个具有美学价值、符合某种风格准则的艺术品”。为了实现这种理想的生存模式,个体要经过自我省察、自我节制、自我理解和自我改造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塑造自己的生活。福柯强调,当成为主体的主动实践时,道德就成为一种真正的自由。

    福柯所倡导的古希腊人的生存艺术与儒家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君子人格不谋而合。 “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既符合道德规范,又具有审美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自由而 不逾矩”。而这种人格要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实践过程才能获得。也就是说,美好的人生、理想的人格要经由语言的教化和道德的内化,才能在审美中最终实现。

    (摘编自《促进道德与审美的统一》)

    材料二:

    虽然审美教育的概念出现较晚,但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具有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等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 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 之中。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光辉形象铸就了 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象,他们一旦被艺术作品所表现也就成为艺术形象。审美教育可以通过这 些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 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 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 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陶。

    (摘编自《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仅将审美作为道德工具限制了审美的创造力,因为道德的进化往往晚于社会变革,而审美却总成为新思想和新社会的先行者。 B . 从本质上看,康德和席勒把审美与道德看作一种类比关系,这要比柏拉图把审美与道德 看作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更深一层次。 C . 我国审美教育的概念出现较晚,孔子最早提出并使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 “乐”和“书”进行审美教育。 D . 审美教育可以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英雄模范人物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 模范的内在动力。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记》中有“乐以象德”和“乐通伦理”的说法,这意味着审美与道德可以通过类比实现统一。 B . 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与福柯所倡导的古希腊人生存艺术不谋而合,既符合道德规范, 又具有审美价值。 C . 学校举行“道德模范宣讲团进校园”“榜样就在身边”等活动,说明审美教育能有效推动 学生道德建设。 D . 福柯认为只要经过自我省察、自我节制、自我理解、自我改变等一系列的主体的实践活 动,就可以实现理想的生存模式。
    3. (3)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审美与道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统一。
三、(20分)
  • 10.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或曰:桓公不知仁 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以中国为乱,道为宰于 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 桓公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 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执禽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 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 知仁义。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已愈礼 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 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 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 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 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 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 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 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 

    【注】①伊尹,曾借烹饪之事言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下之害       忧:为……忧虑 B . 趋一国之       患:担心 C . 使小臣有智能而桓公           遁:躲避 D . 敢骜霸王乎          庸:怎么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处士,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来也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 . 执禽,我国古代有朝见君主持禽类作礼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 C . 万乘,在古代既可指代天子,也可指代有兵车万辆的大国,这里指后者。 D . 举,文中为“列举”之意,与“其坚不能自举”中的“举”,意义并不相同。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B .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C .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D .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4.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齐桓公认为君主应心怀仁义礼贤下士,于是五次拜访小臣稷;韩非子对此做法并不赞同。 B . 韩非子认为小臣稷忘记了民众,失掉作为臣子的礼节,破坏君臣之间的尊卑秩序,并非百里奚、伊尹这样的仁义之士。 C . 韩非子认为作为臣子理应执礼朝见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骄傲自夸,还是无才能隐匿不为,都应该受到惩处。 D . 有道的士人,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君主贤明会礼贤下士,招揽人才,终会使天下人归附。
    5. (5)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

      ②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四、(17分)
  • 11.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献池州牧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为献给池州牧的千谒诗,作者没有着意强调自己的才华抱负,而重在表达对池州牧工作的高度评价。 B . 颔联、颈联写出了池阳凶年和战争之后的安定美好生活,以及水路交通顺畅、贸易往来繁荣的兴盛场景。 C . 颈联“惊断莺声”与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句,均以动衬静,意境相同,呈现出一 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D . 本诗语言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其内容重在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现实主义诗风的特点。
    2. (2) 儒家主张“仁政”,这首诗体现了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 12.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见贤思齐焉, 
    2. (2) 质胜文则野, 
    3. (3)   ,当其无,有器之用。
    4. (4) 自伐者无功,
    5. (5) 曾子在《论语·泰伯》中说:“  。”对此,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非弘 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6. (6) 《大学之道》中的“  ”,说明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7. (7)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令人警醒,这与《<老子>四章》中倡导人们做事情要  ”才能避免功败垂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16分)
  • 13.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滚烫的冰雕

    王筠

    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    一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 片白雪皑皑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睡着了,怎么也喊不醒。山上山下一片冰雪 的世界,而他们所躺的这一片山坡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这个白雪皑皑的山坡在地图上被标定为1071.1高地,位于朝鲜半岛长津湖地区的最南端。在东线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重创的美陆战1师终于等到了南撤命令,1071.1高地成为陆战1师南撤的最后一道屏障。1071.1高地上银装素襄, 一片冰封雪冻的景象。

    欧阳云逸和他的部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刀削斧砍一样的寒风从阵地上掠过,刺穿 了战士们单薄的衣裤,使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慢慢变得麻木僵硬。士兵都蹲在堑壕里,蹲在深 深的雪窝子中,他们的头上雪花席卷,狂风飞舞,漆黑如墨般的苍穹笼罩着冰冻的大地。

    没有一个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风,他们在等待着美国人的到来。极度的严寒摧残着大家的 身体和意志,更折磨着他们饥饿的神经。部队没有一点可以果腹、可以提供热量的食物,饥饿 和寒冷把他们推到了承受力的极限。

    “都找……找吃的东……西,看看还……有没……有。”欧阳云逸僵硬的喊声在凄厉的风雪 中回荡着, 一瞬间就飘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战士们抓起身边的积雪往嘴里送,吞咽积雪也能让他们饥饿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满足。

    欧阳云逸再一次翻了翻自己的帆布挎包。挎包里装着他的洗脸毛巾、牙刷、牙膏、本子、 笔、喝水的缸子,还有一个手绢包裹着的包包,那是鸭绿江中国一侧的江土,是他过江的时候带 上的。

    挎包里没有任何可以充饥或是能够提供热量的食物,欧阳云逸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冻僵 了的手还是在里面摸索着,他摸索了半天,最后拿出了那管牙膏。牙膏还有大半管,欧阳云逸 一直用得很节省。他的手指头已经完全僵硬了,他不得不用牙齿咬掉牙膏的盖子。牙膏也冻 住了,好不容易挤出了一截,欧阳云逸把这一截牙膏吃进了嘴里。

    牙膏已经有些干硬,但并没有完全冻结,欧阳云逸慢慢嚼着, 一股辛辣的味道充满了他的 口腔。他把这管牙膏递给身旁的战士,战士咬了一截,然后又把它传给了下面的战士。 一个传 一个,半管牙膏被大家吃光了,每个人都吧嗒着嘴巴,每个人的嘴巴里都散发着浓重的辛辣的 味道。

    雪下得好像小了些,刺骨的寒风却更加猛烈。欧阳云逸害怕战士睡着了,他知道在这样严 寒的夜晚, 一旦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他喊叫着:“坚持……同志们,坚持住,我们要像钢钉一 样钉在这个阵地上,绝不让美国鬼子从山下跑掉!坚持啊,同志们,天……就要亮了……”他声 嘶力竭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耳边,伴随着一阵阵猛烈的寒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一个小战士挤在欧阳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脸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说来说去还是我 们江南好,没有这么……冷。”

    欧阳云逸紧紧接着他的肩膀:“打走了美国……鬼子就……回去,回到我们的……江南。 我们……江南,油菜黄,稻花香,八月桂花遍地开…… ”

    他们的目光极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过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 已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而桂花的芬芳漫天弥漫着, 从他们山清水秀的江南一直飘散到脚下的长津湖畔,飘到了他们的身旁。他们都张大了鼻孔 和嘴巴,深深地、贪婪地呼吸着……

    高地上静悄悄的,寒冷的阳光洒在雪原上。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 榴弹弹雨。这种安静过于反常,让美军师长史密斯有点莫名其妙。美国人终于小心翼翼地爬 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百十号人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 战斗位置上,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 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 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冷风吹过,铮铮有声。

    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端详。 “让他们待在这里吧,不要打扰他们。”史密斯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节选自2021年10月19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文本二;

    (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执行任务时,未能按时到达照川,延误战机,遭到彭德怀怒斥。)

    梁兴初:“我想准备准备,准备结实了再打。我想尽量减少伤亡。我们牺牲的人太多了,太 多了……战士们仗都已经打到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 ”

    彭德怀:“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 ……我们这辈人, 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节选自2023年10月《志愿军:雄兵出击》电影台词,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滚烫”与“冰雕”看似矛盾,实则意蕴丰富,志愿军战士同仇敌忾的坚定信念和 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B.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半管牙膏“一个传一个”,每人只“咬了一截”,展现出战士们同甘 共苦、团结友爱的精神品格。

    C.虽然冻成“冰雕”,战士们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枪口方向一致,可以看出志愿军军纪严 明,他们非凡的意志力令人震撼。

    D.史密斯向牺牲的志愿军行军礼,表明志愿军以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血性铁骨赢得敌人 的尊敬,在精神上击垮了敌人。

    1. (1)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品中人物个性鲜明,欧阳云逸与战友们同生共死的坚韧果敢令人动容,梁兴初的软弱 退缩与彭德怀的英勇无畏形成反差,使人物更加血肉丰满。 B . 小说细节传神,使作品更具张力,例如欧阳云逸挎包里用手绢包裹的那一包江土,藏着 他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眷恋,铮铮铁骨,亦有柔情。 C . 小说环境描写出色,用语洗练,文本一多处关于风雪、暗夜的描写既突出了志愿军所处 阵地自然环境的恶劣,也为下文战士们冻成冰雕做了铺垫。 D . 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如“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冷风吹过,铮 铮有声”,以视听结合的手法增强真实性,极富现场感。
    2. (2) 作者写小战士和欧阳云逸在饥寒交迫中想起江南,有何用意?请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说说你的理解。
    3. (3) “战场上每一颗子弹射向的都是一位母亲的胸膛”,有人认为文本一第一段耐人寻味,不能删除;也有人认为这一段突兀赘余,可以删除。请结合文本二,谈谈你的看法。
六、(60分)
  • 14. (2023高二上·山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用各种美食的滋味诱惑了中国人的味蕾;也有人说,万般滋味,皆 是生活。

    围绕“滋味”,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