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杭西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政治1...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1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5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6. (2024·浙江月考) 位于昆明的古城村遗址,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4000余件。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滇池地区的聚落形态、环境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摆脱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

    ②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③当时社会生产资料已经开始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

    ④当时部落内的大事都是由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 观察下列图片,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了( )

    A . 生产力的进步 B . 生产关系的变革 C . 经济基础的完善 D . 上层建筑的调整
  • 8.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 我国从秦朝到清朝,普遍存在“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皇帝作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居于顶端,皇帝以下有大、中、小地主,处于最底层的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这说明( )

    ①封建国家是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地主阶级以“君权神授说”钳制农民的思想

    ④地主阶级通过封建等级制度对农民进行压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3高一上·浙江期中)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货币作为资本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资产阶级的侵略、奴役成为必然

    ③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本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2023高一上·平湖月考) 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即要求工人为其长时间地劳动,而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表明( )
    A . 资本家主要通过压低工人工资来获取各种利润 B .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并限制工人人身自由 C .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 . 资本家始终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劳动产品
  • 11.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傅立叶主张和谐制度,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 呼吁富翁出资,但最终在无望地等待中离开人世。从中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者( )
    A .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 . 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C .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D . 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 12.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不同语言的译本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下列对于其内容和意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②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3高一上·余杭期末)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西方有政治家依此预言,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了,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但事实是,社会主义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生存、发展着。由此可以预见到(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导致这一预言破产的直接原因

    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④人类最终将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4.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价值时曾说道:“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对人类社会的真知灼见。下列经典著作与其蕴含基本原理相一致的是( )

    ①《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阐明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资本论》——科学社会主义——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某学校同学开展了一次“社会主义的昨天、今天、明天”的研讨活动,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A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 B .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曲折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D . 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持续奋斗
  • 16. (2023高一上·余杭期末)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复兴之路,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斗争,但都没能改变中国的悲惨命运,这同时也证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根本原因是( )
    A .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允许这样 B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C . 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 D .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 17.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1919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这里的“曙光”可能是指( )

    ①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科学真理

    ②从社会主义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在革命斗争中中国人民从此就有了主心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这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既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这一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这一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并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3高一上·宁波期末)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我们回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所得出的结论,支撑这一结论的依据的有( )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③照搬马列主义和苏联经验使我们快速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2024高一上·昆明期末)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

    ①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 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以下对“积累”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主题

    内容

    思想条件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物质条件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制度条件

    完成“一化三改”,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宝贵经验

    要独立思考,照抄别国经验是要吃亏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3高一上·光明月考) 1956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在于( )

    ①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下表为我国“一五”计划部分经济数据:

    项目/年份

    1952年

    1957年

    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比

    21.30%

    92.30%

    国家调配物资种犬

    55种

    532种

    国内生产总值

    824.4亿元

    1071.4亿元

    引起表中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国民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

    ②国家照搬了苏联管理经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推进

    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确指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以下描述符合上述讲话主旨的有( )

    ①任何国家搞建设都需要艰辛探索

    ②国家建设只有经过严重曲折,才能获得宝贵经验

    ③国家建设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④在历史条件不成熟时搞建设,是不需要借鉴别国经验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这两次会议的历史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 都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规定 B . 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时期 C . 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体现 D . 都促使中国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26. (2023高一上·金华月考) 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②明确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7.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多年来,正是凭借敢拼敢闯、务实创新精神,深圳人将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发展史上的奇迹。英国《经济学人》曾评价,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中,“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成为头号成功典范是因为我国(   )

    ①敢拼敢闯,勇于与过去划清界限        

    ②深化改革,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③与时俱进,坚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2023高一上·平湖月考) 浙江省积极推进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全省改革开放迈上历史性新台阶。这表明了( )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9. (2023高一上·杭州月考) 中国的改革开放循序渐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示范区

    ③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④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①→②→④
  • 30. (2023高一上·余杭期末) 1978年我国外贸总值为206亿美元,2021年我国外贸总值为6.05万亿美元,43年间完成了290多倍的增长。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②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31. (2024高一上·宁波期末) 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辞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表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③是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现

    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32. (2023高一上·余杭期末)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持续努力,我国逐渐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制度建设,是因为( )
    A .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B . 一国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国的制度 C . 我国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D .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最本质的特征
  • 33. (2023高一上·浙江期中) 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分别是(   )
    A .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 34. (2024高一上·长沙期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 )
    A . 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B . 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C . 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成果的全面继承与发展 D . 是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 35. (2023高一上·淳安月考)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 36. 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一场深刻革命。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奋力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材料二 西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发展“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离不开四代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离不开近8000名援藏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西藏建设;离不开累计投入的450多亿元援藏资金;离不开西藏自治区党委始终坚决贯彻落实改革开放之路。

    1. (1) 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知识,分析西藏40多年社会巨变的原因。
  • 37. (2023高一上·温州期末)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

    材料一: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

    ——《共产党宣言》节选

    材料二:近期,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一艘中国经济“奇迹”号巨轮模型傲立展区中央,上面的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12年的22.3%增长到2021年的近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9.4%增长到15.1%,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最根本保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创新强大合力。然而,我国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短舱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仍面临被“卡脖子”的窘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角度,谈谈你对“社会瘟疫”的认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制度优势”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能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原因。
    3. (3)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结合材料,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拟写一份演讲提纲。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合乎逻辑: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