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郧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每小题3分,第6题7分)
  •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矗立(chù) 娉婷(pīn) 强聒不舍(guō)  鸠占雀巢    言不及义 B . 游弋(yì) 妖娆(ráo) 自吹自擂(léi) 李代桃僵     形销骨立 C . 鲜妍(yán)宽宥(yǒu)彬彬有礼(bīn)  扭捏作态     心无旁鹜 D . 汲取(jí) 坍塌(tān) 自惭形秽(suì)  矫糅造作     间不容发
  •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 . 品尝 绝妙意境 独特感受 浓情厚谊 B . 品赏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乐趣 C . 品鉴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 D . 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
  • 3.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要看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B . 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C .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 . 随着国家平抑物价政策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

    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

    ③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④中国人历来重信践诺,与中国打交道,只会收获合作共赢的友谊与实实在在的利益。

    ⑤中国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机遇,也欢迎别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A . ②①⑤④③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①②④⑤③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B .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母爱和童真是泰戈尔诗歌的重要主题。 C .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婵娟”指月亮。 D . 古人常用“家”或“令”称自己的亲属,表谦称,如“家父”“家母”“令郎”“令爱”。
  • 6.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 (2) 三年谪宦此栖迟,。《长沙过贾谊宅》
    3. (3) ,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4. (4) 溪云初起日沉阁,。《咸阳城东楼》
    5. (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6. (6)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他们的经历给心境茫然的诗人又增添了信心。
    7. (7)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以“”这两句表明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二、阅读理解
  • 7.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B . “凄凉地”“弃置身”写出了诗人无罪而长期遭贬的痛苦经历。 C . “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对王叔文等旧友的悼念以及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D .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2. (2) 有人评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郁中见豪放”。请结合颈联谈谈你的理解。
  • 8.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 ,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 , 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

    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欧阳修《养鱼记》

    【注释】①非非堂:堂名,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②洿(wū):掘土为池。③甃(zhòu):指砌池壁。④锸(chā):铁锹。⑤罟(gǔ):渔网。⑥嚚(yín):愚蠢。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全其自 B . 山水之间也 湛汪洋 C . 修竹绕荫映  环滁皆山也 D . 四五丈 不不圆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3. (3) 下列对语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连用二十个“也”,化呆板为神奇,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抒情叙事风格。 B . 乙文作者以细致的笔触描述了建池的经过和池水的清明之状,以及给自己带来的恬然自适的情趣。 C . 甲文从开头的全景、远景描写,逐步收缩视野,再用特写镜头定格醉翁亭,仿佛在引导读者寻幽览胜,充满发现的乐趣。 D . 乙文第二段开始提及养鱼之事,并详细描述了养鱼经过。作者对童子的做法感到奇怪,询问了童子的想法。
    4. (4)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遭贬谪却能“乐其乐”,乙文中童子养鱼“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欧阳修见之而有所“感”。甲乙两文中这一“乐”一“感”究竟分别是什么?
  • 9. 名著阅读

    初升的太阳

    照在我们的头上 照在我们的久久地低垂着 不曾抬起过的头上 

    太阳照着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照着我们的久久地住 屈服在不正的权力下的城市和村庄

    太阳照着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 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 田野、河流和山峦……

    ——节选艾青《向太阳》

    火的出发

    “火把的烈焰赶走了黑夜” 把火把举起来 把火把举起来 把火把举起来

    每个人都把火把 举在自己的前面 让火光照亮我们的脸 

    照亮我们的 昨天是愁苦着  今天却狂喜着的脸 

    照亮我们的 每一个都像 基督一样严肃的脸 

    照亮我们的  昂起着的胸部 ——那里面激荡着憎与爱的血液

    照亮我们的脚 即使脚踝流着血 也不停止前进的脚 让我们火把的光 

     照亮我们全体 没有任何的障碍 可以阻拦我们前进的全体

    照亮我们这城市 和它的淌流过正直人的血的街

    照亮我们的街 和它的两旁被炸弹所摧倒的房屋

    照亮我们的房屋 和它的崩坍了的墙和狼藉着的瓦砾堆

    让我们的火把 照亮我们的群众

    ——节选艾青《火把》

    1. (1) 艾青在长诗《向太阳》《火把》中,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的美好愿望,因此被称为“”的歌手。
    2. (2) 下面是小锦阅读《艾青诗选》时做的摘抄笔记,结合"摘抄",简析艾青诗歌创作的特点。

      他不能不爱他的号角/号角是美的 

       它的通身/发着健康的光彩/它的颈上/结着绯红的流苏

      ——《吹号者》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刈草的孩子》

    3. (3) 请结合《艾青诗选》的文本特征,推荐一种读诗方法并说明理由。
  • 10. 现代文阅读

    第二个太阳(节选)

    刘白羽

    解放大军一到武汉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武汉从慌乱与惊恐中苏醒过来,它睁大两眼,展开双臂,迎接亲人。

    顷刻之间,路面上已经拥挤得水泄不通了,万人夹道,男女老少,振臂欢呼。大街两旁的楼窗上也万头攒动,招手鼓掌。楼上垂下一挂挂鞭炮,刹时间,爆竹声震天惊地响起来。人们的热情比长江的浪涛还要汹涌,歌声喊声,像海浪般回环激荡。

    夜晚,秦震一个人悄没声地走下楼梯,走出大门。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不过他要亲自去做,不愿意让旁人知道。

    天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变阴了,从江汉一路拐向洞庭街,这块地方离长江很近,可以听见江涛怒潮澎湃。雾正从江上升起,黄色的雾,像大团大团云烟,给风吹得向市街上飞扬弥漫,一转眼工夫,大雾如同棉絮塞满天地之间,阴凄凄的。路灯只留下一圈淡淡黄影,江涛声似乎也变得低沉、喑哑了。秦震觉得脸上粘腻腻的,像挂上了蜘蛛网,又像是从大江上吹来的不知是雨还是水星。当他从法国梧桐下走过,才发现,雾是那样大,在梧桐叶上凝聚起来变成雨,一滴滴地落在地面上,把整个地面弄得一片精湿。

    他沿马路走下去。战士就一个挨一个蜷曲在人行道上睡觉。他一阵心疼,一阵喜悦。他们没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窗,他们没一个人躲在人家的门洞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呀!他们保护了广厦千万间,却露宿街头。

    他仔细察看:战士们连背包也没打开,就枕在头下,合衣抱枪而睡。他们睡得那样香甜舒适,有的打鼾,有的嚅动嘴巴,有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意;可是,他们头发都太长了,身上穿的还是东北战场上发的老棉衣,经过烟熏火燎、风吹日晒,没有一个人的衣服再是完整的了;他再看他们的脚,有的胶皮鞋底都磨光了,露出血淋淋的脚底……他不觉之间一阵心酸,兀自站了起来。

    而后他低着头慢慢走。——他们,都有父母,都有兄弟姊妹,家里不管是富裕还是贫寒,总有块暖乎炕头呀!可是他们走,走,走到这里来,睡到冰凉的地上。

    他盘算着补给的数字,运输的时间……他下定决心:无论怎样艰难也要给战士换装,这是第一件大事,否则就对不起大家!

    但,他的眉毛皱了一下,眼光凌厉地一转:我们面前还有很遥远、很艰难、很困苦的路,前面还有多少人,水深火热,嗷嗷待哺……是的,我们还要忍辱负重呀!

    一个战士梦中翻了个身,把棉衣撩在旁边。秦震小心地把棉衣给他压好,棉衣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他怔怔站了一小会儿。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

    这时,他看见一个黑人影向他这边移动过来,哦,是一个战士,披着棉大衣,抱着冲锋枪,在值班放哨。秦震朝他走去,那人也朝他走来,仔细端详了一阵,敬礼,报告:“六连一排二班班长牟春光。”

    “你认识我是谁?”

    “老司令!夏季攻打进公主岭,你甩着一根马鞭子,瞪着两颗大眼睛,骑马飞跑,我挡了你的路,你大喝一声:‘闪开!’你带着一群马队,就一阵风一样朝街里跑去。”

    秦震笑了笑,一个指挥员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在战士脑子里留下这么个印象。

    “老战友,这么说我得向你道个歉了。”

    “咳,都是执行任务嘛!”

    牟春光这几句话唤起老熟人的亲切感,两人伸出手握住。秦震终于吐露出他沉重的心情:“你们太苦了!”

    牟春光明白秦司令员指的是什么,他开怀一笑说:“这有什么?就拿我说吧,当了十几年劳工,在兴安岭老黑林子里伐木,在鹤岗煤矿里挖炭,吃橡子面,披麻袋片。人嘛,就怕前思后想。将今比昔,兴旺多啦!再说,那时给人当牛做马,受苦,窝囊!现在是给穷人统一天下,遭点罪,痛快!”

    牟春光的话在秦震心里激起一阵阵波澜,战士的心就是这样豁亮,浓雾遮不住,冷雨浇不灭,江风吹不透。他暗暗觉得有点羞愧,为什么他刚才只想战士们的苦难,而没想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

    牟春光压低声音说:“首长,我有个要求!”

    “你说吧!”

    “解放全国的战斗正在节骨眼上,你可别忘记我们六连,咱可是出了名的尖刀连!”

    秦震扑哧笑出声来:“老班长,别老说‘我们六连’。我该向你报个到,我就是这个连队里出身的战士。”

    “一九二七年。”

    是的,二十二前,大革命失败,阴云密布,多少人血洒武汉街头。自己就是在这里接上组织,从汉江上坐船逃出武汉,赶往南昌……

    江风拂面,吹散了浓雾,也卷走了耻辱、沉疴、巨痛。历史好像是从这儿开始,又回到这儿歇一下脚,好迈上新的途程。

    1. (1) 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解放军受到欢迎——①——偶遇牟春光——②

    2. (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震趁着夜晚一个人悄悄出门,这一细节描写与上文热闹的氛围构成鲜明对比,也成功地唤起读者对他的身份和动机的好奇。 B . 小说擅长细节描写,在写蜷曲在人行道上睡觉的战士时,写他们过长的头发,破旧的棉衣,磨光了的胶皮鞋底,血淋淋的脚底板,只是为了凸显战争的残酷。 C . 小说巧妙地设计了秦震与牟春光两次相遇的情景,初遇时的稍显急躁,与再见时的对士兵的深深关爱,将秦震这位革命将领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生动。 D . 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特点,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作品激荡着革命的豪情和浓郁的温情,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和动人的艺术魅力。
    3. (3) 小说中,牟春光的形象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文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结合第(18)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
    4. (4) 本文中,秦震意识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请你说说这里的太阳指什么?并结合现实,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追寻心中的“太阳”。
  • 11. 现代文阅读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②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疆,广大青年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向阳而生,蓬勃发展。

    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挺身而出,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自信自强,更在于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努力。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1. (1) 阅读全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要是针对广大青年写的,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运用大量的典型的事实论据让文章的观点突出,有说服力。 B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可以插入文中第②段的横线处,既紧承上句,又开启下句,语意连贯,语言典雅。 C . 第⑤段中“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这四个短语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的,不能调换顺序。 D . 全红婵七岁开始接触跳水运动,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夺得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项目冠军。这则素材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证明论点。
    2. (2) 文章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
    4. (4) 文章中说“自胜者强,自强者胜。”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 12. 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觅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觅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在绘画语言中,底色是绘画时的第一层着色,就是一幅画的精神,是画的基调。2023年从成都大运会到杭州亚运会,中国运动健儿将拼搏、奋斗、团结、坚持、梦想……作为人生的底色,超越突破,屡创佳绩。风华正茂的你们,想为自己的人生画布上涂上怎样的底色?

    请以“         , 是人生的底色”为题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